周记(2024.08.11)
文摘
健康
2024-08-11 22:51
广东
自从写周记以来,发现时间过得格外快,一晃眼一周又过去了~~~这周有点瞎忙乎,事情较琐碎,周记提笔,竟不知道从何开始。
工作上,南岛老师的公益课共读,终于提上日程,共读形式和共读计划很快就会与大家见面啦,而且这次的带读,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位神秘嘉宾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自得读书会的很多老学员们都认识这位老师,值得期待哦~~~南岛老师的公益课,干货满满,随处都是宝贝。这两个月,灸馆内部同事们的内训,也一直在学习公益课,每一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更是时不时感叹,原来很多知识点南岛老师早就在公益课程中抖落。比如前段时间在跟诊的过程中,有一位客人自诉胃胀,有食欲,但稍吃一点就易胃胀,胃脘发冷,进入空调房,感觉食道冒冷气,严重时从胃脘到咽部都发冷,灸中脘只能暂时缓解;劳累食腹胀加重,偶尔反酸,无嗝气;喜甜食,易闷闷不乐,心情不好时更想食甜食;入睡难,梦不多,不烦躁;脉象:双脉微微弦,按之有力,总体和缓;舌质淡红,舌中部长裂纹,近根部略粗,舌苔薄白。南岛老师诊断为:少阳痰热阻滞,脾气虚,艾灸至阳、腰阳关。自灸宜左内关右带脉。刚好这位客人是张渊老师的一位朋友,南岛老师还特别给张渊老师出了一道题:这个病案是《伤寒论》中的哪个方证?之后在与张渊老师讨论的过程中,我们由另外一个案例引申,讨论到“食道有痰,算消化道还是焦膜”?为什么她这个表现出来的寒象,却是痰热阻滞?想来想去不明白,第二天复习公益课时,看到《伏邪:潜在的致病因素》篇里,南岛老师早已详细阐述过这个问题:你觉得吃东西,吃了之后不消化,它主要是藏在什么地方?它藏的主要的位置是消化道。一个消化道蠕动比较慢,第二个就是在肠胃之外、膜原之间,你理解就是消化道的外壁,它波及到消化道的外壁去,或者影响到外壁这些,这些在转动,它不完全是食物的积滞,它引起了这个气机的不动、气机的不畅,这是食积可能存在的位置。
生完气之后就吃不下饭,或者吃完饭,胃胀得好厉害,肚子胀得跟个西瓜一样,走来走去老是那里顶的慌。实际上里面没东西,不是胃的问题,胃里面很空,感觉到饿但是吃不下去,吃的时候撑得慌......(省略一段)
这时候我们说它藏在什么地方?藏在“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肠胃之外但是跟胃的关系很密切,所以它可以抓住你的胃,使得你的胃没有能力去受纳,就一下子感觉撑得慌,吃点儿东西之后这个胃很难受。
所以我们说气郁生淤血主要的影响的位置在这一块,特别是有形的淤血,它在这个膜原之间穿梭很厉害,它可以到达纵深区,膜原通过膲膜这个组织可以上到我们的头顶,下到我们这个腿,都是有这个组织参与其中的。
南岛老师是不是解释得很具体?!胃胀也要考虑少阳焦膜的气机问题。如果不仔细读,或者我们没有遇到具体案例的时候,往往就一读而过了。在这个案例中,南岛老师还提了一个问题,“甘草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的核心区别是什么?《伤寒论》条文中,甘草泻心汤有”心烦不得安“,《血证论》中甘草泻心汤:”胃虚不能调治上下,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查阅了很多资料,多数医家是认为胃虚时使用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有人参,甘草泻心汤加大甘草用量,减了人参,如果仅仅是胃虚,好像有点说不通。在2022年五力共读时,高建忠老师曾在《辛散苦降治中焦——半夏泻心汤漫谈》中写道:半夏泻心汤用于内伤病辨证时抓住两个关键点,一个是舌苔腻,一个是病位下心下或者以心下为主。在这里,病家的舌苔并不腻,是薄白的,可见痰热之邪积滞并不厉害。在上周的内训课中,在同事讲《中医对“疫”的认识》篇时,南岛老师还特别分享了他当时写直播课件的思路,做研究时,如何才能去认识清楚一个事物的本质?他分享了四个问题:
很少有老师愿意袒露他思考的痕迹,而南岛老师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正如他所说:“思考之所以具有穿透力,是因为阐述清楚概念”。而南岛老师思考的穿透力,在《艾灸进阶课》线下课的案例分析中,也是袒露得相当彻底,这些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后是具有自我生长的生命力的,才是我们学习的关键。在这次的复习中,我们将南岛老师这次的分享一并分享给大家。另外还有一个公益共读也将启动,也就是已经说了好久的《洞见写作》的共读。自从听南岛老师说助教也要以身作则,共读期间保持日更后,顿时没有了启动的勇气,所以一直拖延到现在。现在拖到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先立个flag,督促自己赶紧上吧。在写作这块,我由衷地钦佩南岛老师,刚下直播,10多分钟,20来分钟即可出一篇高质量的总结性或者回顾性长文,也很佩服言老师、奚艳老师能连续保持两三年的日更。对于学习类的输出,保持日更,我想想就心里发怵。2022年五力共读时,我曾经日更过10多天,每天心里惦记的就是要完成日更,那时知识量非常有限,所以学习的速度非常慢,有时为弄懂一个词或者一个概念,要去查找好久资料,每天4点半早早起床开始干活,那时还兼顾施灸,最终身体扛不住,选择放弃,没能坚持到底。但前不久,有一个朋友推荐我参与了一个有关个人发展的共读会的年度会员,她说他们的读书会形式和我们有些像,看到南岛老师带我们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她也很想南岛老师能带着一起读更多的书。出于好奇,我报了名。刚报名碰巧赶上他们21天的卡片写作营,学习了三周,顺利通过了第一关。学习过程中,老师有一个观点很是触动我: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我们不需要记录完整所有的点,记录对自己最触动的一个观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再附上自己的经验体会,以及行动指南,记录成一张写作卡片,字数不要求多,除开引用作者的观点的字数,300-500字即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卡片时,就可以随意调用综合成一篇长文,这瞬间降低了单次写作难度,可以就地取材,随时记录。这也增加了我日更的信心,以往,我总是想着知识点要再全面一些,研究更清楚一些再写,而往往就只停留在想法,没有以后了......这周就先记录到这里,本来想分享两个解表法的运用的案例,一个是最近读到到的小儿焦虑症医案,竟是用桑杏苡甘汤(麻杏苡甘汤的变法)加减;一个是肾病综合症(南岛老师最近的案例),可惜坐在桌前琢磨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法动笔,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