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自得读书会《洞见写作》共读的第十一天,学习拆解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以及如何寻找合适的素材。
在《洞见写作》中,作者介绍了让故事更精彩的五大技巧:
1、明确一个主题
2、区分主次关系
3、制造矛盾冲突
4、刻画人物个性
5、注重细节
2024年7月12日,姚老离世的当天,南岛老师曾在公众号发表一篇《纪念姚梅龄老师》,写他带家属找姚老看病的经历,以此来悼念,该篇文章获得了3.2万的阅读量,让更多人了解到姚老的伟岸形象。
我们一起来拆解看看,南岛老师是如何讲述姚老的故事的。
01 拆标题
《纪念姚梅龄老师》,标题即是本文的主题,非常明确。
02 拆开头
文章开头直接点题,接收到姚老去世去世的消息,有点愕然,无法接受。
——点明主题,悼念姚老。
03 拆行文结构与人物个性的刻画
紧接着南岛老师讲述这几年因为带家人找姚老看诊,与姚老有近距离地接触。并通过几个故事场景的回忆,来树立姚老的性格特征:
第一个场景:到了中午1点,还坚持看完诊
突出一位80古稀老人坚守一线,对病人认真、负责的高大形象,也以此来彰显姚老辛苦得让人心疼。
第二个场景:签名“通晓伤寒论,救己救众生”,勉励年轻一辈
第一次看诊时,怀揣一本《临证脉学十六讲》找姚老签名,姚老写下“通晓伤寒论,救己救众生”,勉励自己;
第三个场景:关键时刻,果敢决断地让家人停止服用西药
当姚老摸到我家人的左关脉略弦劲时,非常严肃,几乎不带任何商量的语气说,停止服用一切西药,否则拒诊。
——凸显姚老对待医学的严肃、认真、果敢的品质
这里的细节描述很形象:
当姚老生气的时候,眼睛会直勾勾地瞪着你看,而且声音非常高亢,我被吓到,但当场也答应下来,真的再没有让家人吃过一颗西药。
第四个场景:遇见危急病情时,心系病人,每天亲自追踪
家人突发腹痛、高烧,引起姚老的重视,通过几个动作继续树立姚老心系病人、认真负责的医学态度。
1、遇见危急情况,将家人的病历全部打印,带回家研究。
2、留下家人的电话,每天亲自电话追踪。当第三天没有退烧时,因为疫情不方便看诊,推荐家人去找他的学生摸脉,以确定病情。
3、成功退热后,也没放松警惕,反复催促进一步检查,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以便病人随时联系。
继续描述细节:
“我们有点无动于衷,他还再三暗示我,说电话不要打太久,不仅我家人可以打给他,我有事也可以打给他。我还是没听懂,那次看完诊之后,他抓住一个空档,把我拉到角落里,告诉我他在隐隐担心我家人可能得了不容乐观的病,叫我务必找时间给他打电话。”
——被姚老的这一行为而感动。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姚老为病人着急。
4、电话中分析病情,并且逐一否认我的观点,提出他的观点。
——进一步凸显严谨认真,小心求证,审证求因,不轻视小一辈的观点
5、最后描述对姚老态度的升华,从惧怕到敬佩,到对他感到亲近和关心。
细节描述:
在电话里,他有时会得意道,“体用精气神,说起来还是我对中医最大的贡献呢”,有时干脆直接给我们讲起课来,回顾一个病的来龙去脉,有时也来几句冷笑话。
我从对他惧怕——每次看诊都要大声教育我们,到对他敬佩——年逾古稀还是坚持一丝不苟地在临床一线,到对他感到亲近和关心——高兴时吹起来,俨然姚神仙,看到治疗效果不如自己的语气,当场就给自己起绰号,“姚老头”、“姚大粪”,“我没有资格当医生”,“治成这样应该自我枪毙”……
——仿佛姚老就鲜活地站在我们眼前,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仿佛又听到姚老在讲课。
第五个场景:教育病人学会观察自己,当个合作的病人。
通过家人的视角,进一步凸显姚老严谨认真的医学态度
细节描述:
我家人说,每次去找姚老看诊,都感觉像要考试。前几次看诊,她记不住自己的不舒服,属于什么性质,直接被姚老劈头盖脸骂过来,“你不仔细观察自己,就没有资格当我的病人”。
后来我们看到他讲起他帮他爱人看病,就反复跟他爱人说,“讲清楚”,“把症状讲清楚”。
——要求病人全面观察,清晰描述症状,与那些进门5分钟即开方的医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六个场景:姚老带给我的精神力量,让我尝试帮我家人开方,成功退热后,得到姚老的肯定。
疫情时,无法及时看诊,一咬牙将从姚老那里学来的,如何观察疾病,如何记录,到如何辨证,如何处方,如何判断喝药后是否起效,药后的护理关键等关乎疾病能否治好的关键处,一整套系统的疾病观,运用于临床,效果显著,成功帮家人退烧。
得到姚老的一两句肯定后,我获得了极大的信心和动力,硬着头皮读完不少难度高的中医书,也治好一些我从未想到过的复杂疾病。
姚老师的一两句话,让我受用一辈子。
——验证姚老的学术系统相当实用且好用。
第七个场景:姚老哪怕生日,也在为病人奔走,辛苦得叫人心疼。
第八个场景:八十多高龄,与时俱进,学习ChatGPT,心中时刻挂念脉诊智能机器人。
通过对姚老对ChatGPT数据的研究,展现姚老活到老学到老的求学精神。
引出“何谓活到老,学到老,姚老师真是亲身示范。而论做学问的扎实和系统、庞大,我心目中他在中医界首屈一指。”,进一步树立姚老高大的形象。
第九个场景:鼓励年轻人多学善思,自己去求索答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金匮要略》之中的泽漆汤,却不告知答案,鼓励去临床中总结,多学善思。
第十个场景:病重后,自己给自己看病,临终仍是心系病人。
病重时,自己分析自己的病情,自己给自己看病,让人心疼不已。——让读者跟随着一起揪心
电话表达关心之情时,姚老仍然心挂病人,第一句话先问病人的身体。
——到最后一刻,姚老心中挂念的依旧是病人。一生所系,只为救人,姚老当之无愧。
04 拆结尾
从姚老和姚老父亲的最终的选择,引出他们的大科学家精神。表明他之所以站稳中医的立场,在于中医对疾病的观察全面细致等方面,都是科学的,而且是遥遥领先于固态化疾病观。
最后进一步升华主题:在我心目中,姚老师已经不仅是一个心系病人的中医大家,而且是一个一生求是拓新的伟大科学家。铮铮铁骨,乘愿再来,姚老师在我心中永远高大。
拆分这篇文章,再次泪目,南岛老师通过从病人家属的角度的观察和体会,用十个场景,有故事,有画面感,步步递进,刻画出姚老心系病人、严谨辨证、与时俱进求学,一生为中医奉献的医学大家形象,让人顿时对姚老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