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自得读书会《洞见写作》共读的第九天,学习拆解文章的开头。
《活着》一书的作家余华,在谈写作时提到:“写作就是一个水龙头,第一段对了,所有东西就会喷涌而来。摸到那个开关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地写,写这一段不对,就再换一段。开关肯定会被你摸到的。”
不管是写一本书,还是写一篇文章,开头都特别重要。尤其是碎片化的自媒体写作,标题决定文章打开率,而文章的开头则决定读者愿不愿意看下去。
在《洞见写作》中,作者介绍了爆款文章常用的四种开头模板:
1、提问式开头
2、素材引入式开头
3、名人名言式开头
4、感同身受式开头
下面,我们用《洞见写作》中介绍的方法,来拆一拆南岛老师公众号的文章。
1、提问式开头
在《用两个穴位,缓秋燥,解秋悲,找回生活的好滋味》一文中,开头开门见山:
秋天三个月,我们该怎么养生?
以问题吸引读者的兴趣。再自问自答,说他的经验可以总结为用两个穴位,实现养肺、润燥和防止秋悲。
进而开始解释为什么要养肥和预防秋悲:“养肺是最核心的,肺养得好,人不会燥”。而秋悲呢,主要是见到不少人在这个季节会有悲观情绪,甚至不想活了,对未来没有盼头,所以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希望讲一讲帮助大家过得开心一点。“
这个提问式开头,自问自答的模式,既点出了秋三月养生的重点,又让读者有了继续往下看的欲望。
2、素材引入式开头
南岛老师文章中,会经常运用到素材引入式开头的写法,比如在做案例分享时,他开头经常直接引入求助信息。还有,在说明一些具体的问题时,也会引用素材做开头。
比如,在《西瓜如此可恶,我要跟它绝交!》这篇文章中,直接引入《醉花窗医案》里一则医案:
写一位病人在喝酒后吃西瓜,腹中绞痛,又吐又泻,看诊时腹部敲起来像鼓皮一样,嘭嘭声响,但是小便不利。通过揉腹利小便后并吃藿香正气丸才好。
这篇文章后续还引用了另一则吃西瓜的案例,郝万山老师吃多了西瓜,出现上颚特别干燥,并且手触没有感觉,怀疑自己得了脑瘤!
通过两个案例引出夏天吃西瓜的注意事项。
比如《5岁40℃高热,灵活艾灸,成功退热》一文:
从求助素材入手,通篇都是指导高烧退热过程,以及跟进疾病变化,及时调整艾灸穴位的截图。
最后引出结论:
艾灸选穴,在外感病处理上,始终遵从顺着身体趋势,给邪气以出路的思路,邪在少阳,用至阳透发,邪转阳明,用曲池清热。
3、感同身受式开头
在《悟后起修,开灯寻物》的文章开头,南岛老师直接以他直播完的感受开头:
我刚做完一场直播,又是一场掏空自己的直播。
上一次讲完感觉掏空自己,是讲从方到法。这次是讲辨证的要素和要件,都是较难理解,而一旦理解,水平可以迅速提高的内容。
这样写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让刚听完这场直播的同学感同身受,感觉这节直播太宝贝了,老师又讲了超越认知的让人无比兴奋的知识内容;
二是激发了外围没有听直播的同学的好奇心,是什么样的直播,什么样的知识内容的讲解,让南岛老师觉得掏空了自己。
4、名人名言式开头
南岛老师后期的文章,开头都以简洁、直入主题的风格居多,以名人名言式开头的文章真不多,这类开头形式在他2017年早期的文章中能有体现:
比如在《我的好书标准》一文中,引入夏承焘先生的日记:
阅陈寅恪连昌宫词笺证一篇。念著书有三种:最上,令读者得益;其次,令此学本身有发现;其三,但令读者佩服作者之博学精心。陈君之书,在二三之间。
用这则日记引出他对好书标准的定义标准是:令读者得益。
之后继续深入探讨什么才能算“得益”?引出“文革”期间只让读“老三篇”,并未让人更高尚,而文学史上的“禁书”,读了也并不见得就会让人道德败坏。
从而得出“得益是虚幻的,可能因人而异,拿来当好书的标准很不合适。”,并亮出自己的新认识:好书的标准是经刷。
并通过举例进一步论证“书不禁刷跟书读不进去不是一回事”。最后得出结论:
好书一定是经得起你一读再读,甚至是每次重读,都有所收获。
南岛老师对好书定义的标准,一以贯之,也就成了他现在写公众号的标准,一定要写有价值的东西,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推敲,值得反复读,让读者有所收获。
拆解南岛老师的文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仅是拆他的写作思路,更重要的是,读他的文章,仿佛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你的眼前,你能读出他的思想,他的价值观,并且他始终知行合一地践行着他的价值观。
好啦,今天的拆文就到这里啦,明天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