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方如何去究竟?

文摘   健康   2023-11-04 06:25   广东  

最近学了麻黄人参芍药汤,抓了一剂,煲出来试了试,微甜中带苦,口感不错,莫莫老师说感觉到了辛味,我还没有体会到,因为方中有麻黄,虽然已经减量到3g,还是不敢多试,有人服用3g也会心慌。


找机会请教了下南岛老师,他其实不太建议这种试药法,觉得代价太高,何况外感药不能乱试,如果实在想试,可以试试嚼单味药的感觉。

但是体会嚼单味药也有弊端,开方往往是药物的组合产生作用,远远大于单味药的作用。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借用古人的经验,多看医案,从医案中去体会各种差异,然后就是尝试实践。


特别是要观察别人是如何思考开方的,起初开了什么方,吃了有何反应,之后又是如何调换方,吃了又是啥反应,这种调换方的思考是学习的重点。


一日一方的学习,今天讲到了小柴胡汤,又弄清楚了几个关键问题,思路又清晰了一些,特别地开心。


有时候真是无比地佩服南岛老师做学问究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也是我一直缺乏的,往往是别人说什么我接受什么,不过在老师身边待久了,这种单向思维模式正在被逐渐打破。


越是经典的方,我们准备得越是心里发虚,往往都耐不住老师的灵魂发问。


今天弄清楚了哪几个关键的点呢?


《伤寒论》第96条: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针对这个条文:南岛老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伤寒五六日中风”,到底是伤寒还是中风?如果是伤寒,证据有哪些?如果是中风,证据又有哪些?


我以前就知道小柴胡汤的病机是寒风郁火,那肯定是有中风嘛。但是当南岛老师追问,哪一个证据提示它是中风的时候,我沉默了。


这个是对条文一读而过,没有仔细去琢磨、去究竟。


“伤寒五六日中风”是伤寒五六日的基础上,又中了风,这个时候才会邪入少阳。那中风的证据是什么?


“往来寒热”,一会儿恶寒,一会儿发热。恶寒一般都会恶风,但是恶风不一定会恶寒。


所以证据一恶风;证据二:脉浮弦,证据二是从实践中得知。


所以这里是既伤了风又伤了寒,以伤寒为主,伤风为辅。


紧着着,南岛老师追问了第二个问题:

胸胁苦满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是闷还是胀?


所谓“痞闷胀满”,所以这里的满是病人自觉胀,苦满是因为持续性地胀,这也提示了有实邪,这个实邪是啥呢?“默默不欲饮食”,因为里面停了水饮。所以,才会喜呕,想呕又不出,呕出来会舒服一些


如果水饮重,就会出现硬满而痛;若火重,则会表现出心烦、口苦或心中烦而不呕。


“或不渴”,是因为有饮,停津在里,所以口不渴,甚至喝多了肚子还会不舒服。


而小柴胡汤中用了小半夏汤(半夏、生姜),用药推测也有散水饮的作用。


默默不欲饮食,懒得理你,即是因为有饮,也因为脾虚,所以小柴胡汤中用了人参。


所以,小柴胡汤的病机就是寒风郁火,水饮内停,脾虚。


原本稀里糊涂地认识,经南岛老师一追问、一推理,框架也就清晰了起来。


随后,南岛老师追问了第三个问题:

《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小柴胡汤中是哪一味药使得”上焦得通“?


因为表寒郁于上焦之上,上焦起于咽,所以会口苦、咽干、目眩;表寒郁阳化火,则表现出往来寒热;表寒持续不解,所以上焦气机不利而停津为饮,三焦不畅;


所以是表寒得解,上焦得通。


表寒如何得解呢?

服用小柴胡汤后”身濈然汗出而解“,所以表寒得解后,其他的症状也就自然随之解除了。


于是,又有了老师的第四个问题:

少阳表里相兼,表寒郁火,那么小柴胡汤中哪味药或哪几味药解表寒?

、生姜。


继续追问:如果有表湿,能不能用表寒?

伤寒论第98条:小便难,面目及身黄,柴胡不中与也。


继续追:不能用柴胡,可以用什么?

海风藤——解少阳表风湿。


这次经过南岛老师的一拆解,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小柴胡汤的病因病机,以及用药之法。


以前只知道“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是疾病得解后一种状态,但从未想过,为什么说上焦得通?上焦又是怎么得通的?


南岛老师做学问的严谨性、究竟的精神,不得不赞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弄清楚其疾病的来龙去脉,有时思考的点完全是我们未想到的一些细节,却在老师的提问中层层展开。


这正如老师所说,学方贵在学他的思维,学他研究的方法,这才是学习的关键,方是学不完的,但学会了思考方法,则为自学搭建了桥梁。我们是何其有幸,能够得到老师这样毫无保留地教导。


学方需要不断积累,跟诊的学习也是充满了惊喜。很多人问我,你怎么就这么执着于艾灸呢?还老想着艾灸能治病,有病干嘛不去医院,干嘛要到你们灸馆?


面对这样的质疑,以前我会辩驳一番,总想着说服他来感受艾灸的好,现在我常常淡淡一笑。好与不好,信与不信,都是缘分,需要自己来体会。能接受,是缘分;不能接受,是缘分未到。

当然,也正是因为跟着老师学习,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和底气。


比如最近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是上焦焦膜的问题,刚好可以关联到我们最近正在复习的三焦辨证入门课,与大家分享之。


这位女士,从外地赶来广州,今年45岁,今年6月份时出现头晕,胀痛,感觉有气顶着头皮发紧,肩膀以上延至头部都会发紧,晨起明显,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后症状慢慢缓解。头晕的同时,伴随恶心,伴随腰酸痛,偏右侧,一直牵连到两侧骨盆;


半夜会突然清醒,身上好多毛毛细汗,不会浸湿衣服,持续一两分钟,心跳快,过一会可继续睡;血压一直低血压;


这种症状天气热时会加重,天气凉下来人会舒服一些;早餐后8:30-10:30特别想睡觉;午饭后想睡睡不着,如果睡着醒来头会特别胀痛;


她发现她的症状与她的大便情况紧密关联,大便通畅时,症状减轻;大便情况不顺畅时,症状会反复。症状严重时,七八天无大便,偶尔有便意,但拉拉不出,无胃胀,小便黄,顺畅;


之前灸手三里、右带脉后,上述症状解除,但入秋后大便开始出现之前的症状后,头晕恶心、气顶头皮发紧的症状又反复了。


常清嗓子,咽喉有痰阻感,位置偏左,痰发黏味咸,走路或站桩时会吐比较多的痰;


饮食喜汤水,喜淡不喜油腻,不喜喝水感觉不到渴,如果吃油腻食物,第二天晨起小便会浑浊;


近段时间晨起口苦,口黏腻;胃口一直不是特别好,感觉不到饿,今年5月开始。


月经28天规律,4-5天,量少,颜色深,有血块,之前经前会烦躁,现在不会;


每年有一两次心脏不舒服(早搏),身体发紧时出现,平躺1-2分钟可缓解。去年阳时症状表现为头晕,肝脏、胆囊一带闷胀;秋冬时手脚不凉,会穿得厚一点;


舌质暗红,舌尖红点密集,舌苔白;右脉微浮,弦涩,按之稍抬指;左关浮长弦数;


初诊是斯敏老师的看诊,取穴身柱、筋缩双灸;灸完感觉头比早上要松弛一些。


灸完后,南岛老师复诊,此时脉弦感大减,已显虚象。老师给出证候结论:上焦湿热夹痰,郁遏气机,肝郁;素体脾虚;继续灸身柱+筋缩。


这就是典型的上焦焦膜问题,等灸到第三天,客人反馈晨起头晕、头皮发紧、恶心症状均已解除,晚上出毛毛细汗症状也解除,睡眠变好,能一觉睡到天亮了。仅有大便还没有恢复正常,需要慢慢调。客人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可以安心回家了,连我们都能感受到她的轻快,真是为她开心。


没错,辨证对了,效果就是来得这么快,神奇般地快。


鲍小yo的成长花园
长期践行中医艾灸,学习中医,记录成长日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