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21年濮阳市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集中培训后返岗实践总结

2021-10-27 10:01  


       2021年5月23-28日,我在河南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6天的“濮阳市教学名师培育对象集中培训”活动。在短暂而又充实的学习时光里,我怀着空杯的心态聆听了教学专家大咖们的精彩讲座,厚厚的笔记本写满了智者的思想和我浅浅的思考。带着沉甸甸的收获,我回到工作岗位,将学到的教育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中。转眼间,返岗5个月即将过去,对比返岗时列出的计划,即有收获,也有欠缺,现总结如下;

1.在阅读中领悟未知。

        这段时间每天坚持读书,精读了《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这三本书,每周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在学校的读书交流会上做题为“跟吴正宪老师学做温暖的教育”分享发言。通过阅读,了解并领悟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我们的数学课要力争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我愿像吴老师那样用心地读懂儿童,专业地读懂教材,智慧地读懂数学,为孩子们创造爱的课堂,快乐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做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读了《“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我知道了深度教学要求教师更了解孩子,要拥有更加专业的学科知识,不断进行学习创新, 积累更为丰富、综合性、跨学科的学习材料, 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度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深度教学不应该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负担,而应该成为教师的教学常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成长离不开阅读,爱阅读才会有内涵,边读书、边思考、边实践,我将努力做一名书香教师。

2.在研课中示范引领。

        今年我们工业园区选拔了一位优秀的年轻教师高老师参加市优质课(小学数学)大赛,参赛课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为了讲好这节课,我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找到突破重难点的关键,针对高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高老师一起设计了有趣、有效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入手,蕴含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比分析类似问题,在对比中建立数学模型。最终,这节课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市级一等奖的荣誉。作为我校的教研主任兼园区数学教研员,我常常和年轻教师交流想法,一起研课、磨课,在一次次交流活动中,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着,我也和他们一起提升,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3.在学习中探索路径。

        利用暑假的闲暇时光,我参加了“张齐华社会化学习”网络公益培训活动,跟着张老师了解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9月份开学后实践于自己的课堂。选拔小组长,科学分组,培训组长和组员,制定计分方式和评价方式,设计每课时的学习单......由于尝试新的学习方式,每天都遇到新的问题,每天忙着思考,忙着解决,不亦乐乎!现已实践一个多月,初见成效。小组内部凝聚力大增,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惊喜的是以前令人头疼的学习困难户也有改变,韩朝聪课上能听讲了,张佳乐作业能交上了,薛雅菲上黑板做题也能做对了,看着孩子们的变化,再累也快乐!“想想都是问题,行动才有出路”,我不由得从心底佩服张齐华老师的高招,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探索教书育人的新路径。

4.“勤于动笔”未能实现。

        在阅读书籍时,能把精彩片段及时摘抄、整理;在网络学习时,偶尔能把所思所想写成文章,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但更多的时候,因为时间因素,因为个人意志不坚定因素,未能做到“勤于笔耕”,很是遗憾,这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觉得定的目标太高不容易实现,不如给自己先定一个小目标,每周一篇原创作品发公众号,半年之后再看看自己是否做到,再调整目标。点滴积累,厚积薄发。

        感谢这项“返岗实践总结”的作业,让我在回顾总结中整理自己的收获,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这样明明白白的工作、生活,真好!

那片天空
分享数学教学的视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特级教师讲座,课堂实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