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1:钠含量超标
地雷2:过高饱和脂肪、反式脂肪
在《健康公敌--反式脂肪的百年兴衰》中我们详细列举过反式脂肪常见的代名词、以及常见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零食,都需要在日常选购中提高警惕,避免长期大量摄入。同时像面包糕饼、酥皮点心、油炸烘烤类零食都是常见的高脂食品,也需要留意饱和脂肪的含量,如今在我国的食品营养标签上,只标注总脂肪的数据,缺乏了饱和脂肪的强制要求,这其实也是目前营养标签的不足之处。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造成胆固醇升高、增加罹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地雷3:含糖量过高
在《添加糖的前世今生》中我们详细讲了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家对添加糖的限制,目前我们的营养标签中还没有实施对添加糖的强制标注要求,但可以通过配料表成分识别是否有糖的添加,养成控制添加糖的习惯,因为添加糖充斥在大量的零食中,放松警惕很容易摄入超标。
地雷4:食品添加剂
不管是要让零食更香、更好吃,还是要延长它的保存期限,零食的加工的过程中往往含有额外的食品添加剂,在讲究健康的现代化饮食习惯中,不必要的食品添加剂越复杂,大概率对健康越不友好,识别方法可直接查看食品配料表。
避免以上四大雷区之后,我们就需要考虑健康零食的几项硬性指标。
第一,首选没有加工的原生食物或者是轻加工食品。通常是以天然食材制作而成,同时添加剂极少、营养破坏率极低、零食的升糖负荷GL一般也更低,对血糖更友好。例如全麦饼干、原味坚果类零食、奶制品、无添加肉干、蔬果干等,这类零食在两个正餐之间适量食用有益身体健康,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第二,在加工类零食中一定需要考虑盐的添加,按照美国FDA的健康建议,以实际摄入零食量为基准,NRV%低于5%为最佳,高于20%就需要警惕。
第三就是低糖,这里的糖特指游离糖添加糖。饮料可以参考上文中的新加坡饮料营养等级标签制度的标准,而加工类零食需要以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配合识是否有糖的添加。需要注意,无论是白砂糖、蔗糖、砂糖、果糖、蜂蜜,还是红糖、黑糖、高果糖玉米糖浆、果葡糖浆等,本质上都是游离糖,并不存在某些有特殊营养的糖,红糖补血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经不起推敲。
通过上述标准即可挑选出相对更高健康价值的好零食,但并不是说明其他零食都不能吃,因为零食除了营养属性之外,也有其他例如放松、消遣、社交等属性,因此把健康属性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把零食分为三类:
一是可以经常吃,作为日常零食。推荐营养价值高、营养密度高、正餐不容易吃到的一类食物,如原味坚果、新鲜水果及蔬菜、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等。原味坚果如花生、瓜子、核桃等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E;水果和能生吃的新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奶类、大豆及其制品可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族和钙。
二是可以适量吃,控制好总量。尽可能配料表简单,不使用人工合成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食用香精等,比如奶酪、冻干水果蔬菜、巧克力、干熟肉制品等。这类食物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一些营养、解解馋,但是不建议经常吃、过量吃。
三是限制性食用的零食。一般特点为高盐高油或高添加糖,如糖果、辣条、油炸类食物、碳酸饮料、水果罐头、薯片等,尤其要注意“超加工食品”,超加工食品指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加工而成的食品和饮料,如蛋糕、冰激凌等大多属于超加工食品的范畴,这类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能量及糖、盐和脂肪等营养素,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而有利于健康的营养素如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通常较低,这类零食偶尔吃一次问题不大,但经常性选择,就跟健康的方向背道而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