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没有冬虫夏草

文摘   健康   2024-06-12 11:02   广东  
▽ 点击下方“营养师王璞关注公众号
不做知识专家 要做生活赢家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界发生过一次重大的兴奋剂丑闻事件。
1988年,马俊仁任辽宁省田径队女子中长跑组教练,训练出一批女子长跑选手,包括王军霞、曲云霞、刘东等很多人熟知的运动员。1991年后,这些女子运动员在世界各项运动竞赛中获得佳绩,被称为马家军。仅仅在1993 年一年,马家军就连破 66 项全国乃至世界长跑记录。
教练马俊仁声名鹊起,一时间赢得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马俊仁对外宣称,马家军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绩,关键在于其日常的饮食中添加了鳖精、虫草之类的保健滋补食品。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保健品市场还混沌未开、野蛮生长,有马俊仁的“代言”和长跑冠军背书,一时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波争吃滋补食品的狂潮。能够查得到的公开信息,马俊仁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期出售用药配方,并接拍“中华鳖精”广告。
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夕,马家军多个成员被检验出服用违禁药,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禁马家军参赛。自此马家军开始逐渐销声匿迹,只为躲避各种丑闻,逃避社会各界的公愤。但在2年前的1998年,著名作家赵瑜发表《马家军调查》,对外已经完整披露马俊仁进行训练时的各种丑闻,包括运动员“因长期服用大剂量违禁药,女队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肝脏疼痛,声音变粗,就连生育系统也受到了损害……”。但是这些关于服用兴奋剂的内容被删除,无法出版。直到2015年年底,《马家军调查》再版,禁药内容被还原出版。之后作家赵瑜接受对外访问,国际田径联合会开始进行调查,自此之后,马家军兴奋剂丑闻事件,才被广泛传播,更多人才了解事件真相。
但在马家军兴奋剂丑闻被曝光之前,自90年代起,在被各种商业炒作、加上各类名人站台代言的推动下,各类保健滋补品的价格飞涨。仅仅 3 年,冬虫夏草价格就从 90 年的 1000 元/公斤,翻倍为 2000 元/公斤。1995年,国家放开了对私人经营冬虫夏草的限制,从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开始推动冬虫夏草价格逐年稳步上涨。之后2003 年非典爆发,冬虫夏草价格再迎来一次质的飞跃,非典后虫草从几千元/公斤涨到 1.6 万元/公斤,正式迈入奢侈食品行列。
这就是市场,在市场的疯狂操作之下,冬虫夏草早已超越了产品本身,今天再回看那个年代,会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置信,但即使到了20年后的今天,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你我之间的广泛人群中,2022年疫情期间,连花清瘟胶囊持续断货,原价20元一度被哄抬炒作到超过百元,一度出现一盒难求的场面。历史没有成为历史,只是在换一种方式重新演绎。
背后的本质,是我们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素养的缺乏。过去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话题叫“为什么美国没有冬虫夏草?”网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早在2016年,BBC中文就发过一篇文章《每公斤卖到2万美元的虫子》,文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在中国文化中有一部分,是喜欢吃稀奇古怪的东西,物以稀为贵,稀少就是珍品,珍品就是高健康高营养价值。
2、在经济快速发展上升期,民众会慕强、会有金钱崇拜,有些东西是身份的象征,若拥有,就是地位和阶级的跨越,对虫草的追求类似西方的鱼子酱和貂皮大衣。
3、奢侈食品不仅仅在中国有,是不同的科学普及率、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经济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美国鱼子酱行业在 19 世纪前几十年蓬勃发展,之后走向彻底的萧条,一方面是鲟鱼数量的下降终结了这种繁荣,另一方面是民众的健康素养和认知水平提升,会更在乎食品本身的健康价值,而非虚拟的商业附加值。
我比较认同以上观点,虫草是中国在过去经济快速上升期的一种现象级产品,不仅仅是虫草,也包含海马、鹿茸、鹿鞭、人参、灵芝等等都被过分包装和过度营销。随着商业规则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迭代,大概率未来会走向萧条。
关于虫草到底有没有作用的内容,大家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去搜索有效信源,我们不再赘述。回顾过去几十年,中国人对“营养”这个词的理解,可以归纳总结成三个不同的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才实现了普遍吃饱的目标,只有肚子饱了,才能关注健康营养。但对于健康营养本身的概念是模糊的,且在上世纪末、获取信息的来源极少,因此这个阶段对营养的理解,全部是停留在稀少,我们的骨子里都认同“物以稀为贵”,稀少一定会贵,贵一定是好的,因此我们再去回顾上世纪90年代刚刚爆发、野蛮生长的中国保健品市场,代表性产品如三株口服液、脑白金、中华鳖精、太太口服液等,以今天的专业去评价,无一例外都是打着保健的名义,以极低的成本去卖及高溢价的安慰剂。这没有对错,这是市场规律,因为消费者的认知阶段就在这个水平。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WTO,很多信息壁垒开始打破,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开始多元化,传统媒体广告及PC互联网信息迅速传播,在这个阶段大家不再单一的认同贵就是好,对于营养健康的概念,开始转移到名人效应、明星代言等对影响力背书的认同,因此这个阶段各类明星代言铺天盖地,不管明星自己用不用,只要明星站出来公开讲一句广告语,这个品牌大概率就会火。如2002年,由赵本山代言的蚁力神广告在央视播出,“送礼就送蚁力神,谁用谁知道”这句广告语风靡全国,蚁力神这款保健品也火遍全国,后面跌下神探的结局是必然;再如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茶”被315曝光翻车,之后十几年,藏秘排油成为了舞台上于谦调侃郭德纲的梗;再如成龙与霸王洗发水的代言故事,在今天的网络上还是流行的梗…
洗脑式广告加明星代言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持续发展了20年的时间,自从2020年之后,这张王牌逐渐不再好使。2016年是健康中国的元年,之后几年迎来了健康教育行业、健康科普领域的快速发展,加上85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代,都拥有相对更高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判断能力。有明星效应,但不一定代表懂专业,不懂专业就说好,聪明的消费者就知道是违心话,不可信。
最近5年大家能够看到,尤其是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的代言已经不再是老一套的明星名人露个脸。举个例子,某品牌的益生菌广告,找了100个素人营养师联名推荐,这种逻辑跟过去找明星的逻辑不一样,试图通过专业人士或者KOC的分享,去建立品牌更专业的调性。
未来在所有品牌的代言选择上,也会非常谨慎,如霸王茶姬是奶茶行业的一股清流,是现制茶饮品牌中第一个标识出热量和公开部分产品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今年又开始大胆使用营养分级系统,公布产品GI值等等,今年签约郑钦文成为品牌代言人,以过去的思维难以理解,一个奶茶品牌竟然签约体育运动员代言,但如果以健康的品牌调性作为出发点,这种代言合作最适合品牌形象打造。(郑钦文,作为2002出生的新生代运动员,2024年1月刚刚在澳网公开赛中获得了女子单打的亚军,也是继李娜之后第一个闯入大满贯女单决赛的中国运动员。)
回到标题的内容,去讨论美国有没有冬虫夏草并不重要,基于科学的健康素养,去做更正确的选择,是健康促进策略中的底层旋律。不盲从、不武断、不偏执,这是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最基本态度。

欢迎加我,一起交流

营养师王璞
不做知识专家 要做生活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