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媒介--消化系统

文摘   健康   2024-09-21 18:01   广东  
▽ 点击下方“营养师王璞关注公众号
不做知识专家 要做生活赢家
生态学中的食物链概念,指的是“在大自然中谁吃谁,被谁吃的故事”,本质上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一种传播路径。在食物链中植物作为生产者,食草动物是一级消费者,一般食肉动物是二级消费者,豺狼虎豹属于三级消费者,是食物链的顶级掠食者。额外加一类分解者,当生物消亡之后,分解者让它们尘归尘土归土,并且把剩余的能量物质进行释放。大自然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完成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很多人说人类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存在,但如果严格意义上来讲,人类是跳出食物链之外的存在。因为自从人类发展出了智慧文明,就没有了天敌,也不属于食物链的任何一环。
健康的最底层是物质基础,也就是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构造一个人,人死亡后这些物质最终又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需要一整套桥梁和媒介系统,这套系统就是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是人体与食物直接产生接触的体内空腔或者管道,消化腺是附着在不同的消化道区域,释放对应的消化液体,帮助食物完成消化吸收的腺体。我们从结构和功能、容易出现的病变及如何预防角度,跟大家展开讲解分析人体消化系统。

消化道是指从口腔到肛门之间的管道,从上往下依次为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在胃部的上下分别有一组单项流通的开关,叫做贲门和幽门,避免了食物的反流,因此胃食道反流出现烧心的症状,医学中叫做贲门括约肌松弛,就是负责贲门肌肉的功能出现问题,导致开关无关紧密关闭,胃酸反流到食道出现“烧心”。小肠的最上端,有一段被命名为十二指肠,全长约25cm,由于相当于十二个横指并列的长度而得名,胃部与十二指肠的连接处即为幽门,此处容易寄生一种细菌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门螺旋杆菌可能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且医学有证据证明与胃食道的多种黏膜相关淋巴瘤有关,世界超过50%人口在消化系统上部带有幽门螺旋杆菌,虽然是一种感染,但超过85%的感染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或并发症,出现的症状一般会包含口臭、胃痛、恶心、胃胀、打嗝、呕吐、黑色粪便等。权威医学数据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者有10%到20%的风险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有1%到2%的风险发展为胃癌,因此常规健康体检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是必要的。
人体的消化过程,可以概括成6个步骤,分别是摄取、推进、机械分解、化学消化、吸收和排泄,身体的智能程度极高,从看见想吃的食物开始,口腔内的唾液夹杂着酶类就开始分泌,当牙齿开始咀嚼,机械分解和化学消化就已经展开。唾液中约99%是水,不仅可以滋润食物,还可以清洁口腔,溶解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使食物可以被品尝,体验到食物各种不同的风味,唾液中也含有酶,可以开始对淀粉类食物进行化学分解。
食物进入胃部后会进一步被搅拌、磨碎、与胃酸深度混合进行分解。接下来,肌肉收缩推动食物通过消化道,并将其物理分解成微小颗粒变成食糜,食糜与小肠内壁上丰富的绒毛充分接触,接触面积很大,目的就是更充分地吸收有益成分。食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当然也包含身体不需要的无害或者有害物质,在小肠及大肠阶段,肠道黏膜间隙会进行谨慎的判断和筛选,把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分解成足够小的分子以供吸收,最后,不可消化的物质及身体不需要的成分作为废物排出,整个消化道内的工作任务就完成了。
表面上是消化道在工作,但背后的消化腺提供了关键性作用和强大的支持。
首先,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是消化系统的附属器官。肝脏不断产生胆汁,这种黄褐色液体通过乳化十二指肠中的脂肪来帮助化学消化。胆汁从肝脏流出,进入左右肝管、肝总管,然后流向小肠,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如果胆汁不需要立即消化,就会通过胆囊管流入胆囊。胆囊是一个绿色的梨形囊,用于储存和浓缩肝脏分泌的多余胆汁,胆囊根据需要将胆汁释放到小肠中。
这里需要提一种常见的疾病--胆结石,胆结石是由于胆汁中的物质变硬而形成的,可以想象一个场景,锅内的盐水在被煮沸的过程,水分蒸发,最终会析出盐的结晶,胆结石的形成就是胆汁浓度超过溶解度后析出的一种结晶。根据结石形成的位置又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一旦结石形成,在消化过程中,胆结石会阻塞胆管中的液体流动,发作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或腹部、背部或右臂下方疼痛。临床医学的处理方式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决定,胆囊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切除胆囊后,从疾病的角度确实完全治愈、终生不可能再复发,但从生命科学自然医学更在乎完整性的角度,直接切除并不是最好的做法。
网上流传不吃早餐是胆结石形成的因素,这是一种很大的误区。在胆结石人群中发现有更高的比例不吃早餐或进食不规律,但反过来未必成立,科学上也没有任何研究结论,把不吃早餐跟胆结石画上因果关系。结石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但概括一下包括进食不规律,三餐没有固定的时间点,经常暴饮暴食,饮食过于清淡没有刺激胆囊分泌胆汁等,有研究显示素食主义者有更高的胆结石发作风险,原因就在于膳食脂肪的缺乏,没有规律促进胆囊的蠕动,滞留的胆汁更容易析出结晶。
除了肝胆之外,胰腺这个不起眼的器官,能够分泌胰液,胰液是一种含有消化酶、水及电解质的混合物,胰液会通过胆管进入小肠,一方面会缓冲胃酸的酸性,避免强酸对小肠消化道的破坏,另一方面消化酶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而在胰腺周围,分布着约100-200万个细胞团,这些细胞团被称为胰岛。其中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这一组激素是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物质,参与人体重要的内分泌代谢,因此也可以说胰腺是一个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关于对血糖调节的机制原理,在我的新书《主动健康》的其他章节中有详细的讲解。
消化系统是人体黏膜组织最密集的区域,因此最大的健康风险就是各种慢性炎症,从口腔溃疡到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直肠炎、阑尾炎、痔疮等等,背后的本质都是黏膜破损后不能及时修复所导致的慢性炎症,从临床医学的角度一般为对症下药,要么止疼、要么消炎、要么是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点的刺激等,但大都忽略了炎症背后的因素。
从功能医学或自然医学角度,足量的营养摄入是修复破损组织的第一任务。很多年前我经历过一个案例,有一个朋友的孩子1岁半左右,在小区内摔了一跤,把舌头咬破,到了医院缝合了6针,因为部位比较特殊,导致孩子一个星期都吃不好睡不好,1周后去医院复查,医生发现缝合的位置并没有恢复,因为口腔湿润容易感染,加上一周没有怎么吃东西,孩子家长咨询我如何解决营养问题,我给了两个建议,第一是每天喝牛奶,给孩子蒸鸡蛋羹,第二是补充适量的蛋白质粉,之后不到一星期伤口位置愈合,很快就痊愈。婴幼儿的修复生长能力极强,外伤因素导致表皮破损不能及时修复,一定是营养的问题,其中又以蛋白质为主。
成年人也一样,多数炎症不能痊愈的根源都是营养问题为主。
黏膜组织太脆弱,非常容易被破坏,但黏膜的修复速度同样很快。消化系统的慢性炎症修复,第一需要考虑关键性营养,包括优质的蛋白质、优质的脂肪酸尤其是欧米伽3系列脂肪酸、以及维生素A。第二就需要考虑所有的持续性应激源,我们在调查中会发现,所有那些高压力高节奏工作人群,以及常加班熬夜的程序员人群,绝大多数都肠胃功能不太好,慢性肠胃炎持续性发作,他们似乎认为身体有意刁难,实则是生活方式本身给身体制造了危机和伤害。
压力等应激导致炎症高发的背后机制,我们就需要谈到自律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高度依赖于人体的自律神经,自律神经系统控制蠕动,控制肠胃的收缩和松弛。蠕动是消化过程中的关键功能,蠕动使消化开始进行,没有肠胃的充分蠕动,就谈不上充分的消化。如果没有充分消化,肠胃的吸收压力就会很大,必然导致肠胃黏膜系统的负担加重。而自律神经系统中的副交感神经会直接控制肠胃的蠕动,高压力高节奏等持续性应激,会直接抑制副交感神经的表达,直接把肠胃启动消化工作的开关给关闭了。自律神经系统的底层工作机制原理,《主动健康》的其他章节中会有详细的讲解
我们把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已经进行了完整的讲解,但这才仅仅完成了从食物到营养的第一步,如果不能更好的吸收,营养就没有办法真正为健康加分。如果肠道长期存在各种慢性炎症,又会导致一种非常流行的亚健康症状--肠漏症的发生,这也是现代人容易过敏、食物不耐受、容易出现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根本性原因,当然存在肠漏症,也是影响健康质量和免疫水平的一类重要原因,肠漏症的内容,在新书《主动健康》的第七章中会有系统的解决方案。

我的新书《主动健康》已经出版发售,这本书是我从业十年的专业浓缩和总结,共21万字(8个章节72小节),书中的内容通俗易懂,适合每一位热爱和追求健康的人阅读。
这本书融合了基础营养学、健康管理学、生命科学、功能医学及自然医学的内容,核心目的是提供一套综合系统的、可持续的健康解决方案。买书可扫下方二维码加我微信。

营养师王璞
不做知识专家 要做生活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