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河流抑或淡淡的乡愁——《橡树的诗》之印象

文摘   2024-12-14 07:01   山东  

   

     和诗人橡树结识,我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

  橡树是管晋章先生的笔名。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和橡树兄初次相见,是在2021年的一次鲁苏两省文学座谈会上。那时我觉得他似从古卷中走出,带着乡土风尘和熟悉的鲁南乡音,淳朴而又清新脱俗。我们一见如故坐在会议室的角落里聊起了诗歌,聊起了人生。我发现,并非我想象中的清高孤傲,他的谈吐谦逊而真诚,对诗歌的热爱如同我对生活的热爱一样纯粹。

  从那以后,我们成了朋友。几乎天都会在微信里和他分享我的生活,听他讲述他的诗篇。他说,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住着一个诗人,只是有些人将其唤醒,有些人则将其深埋。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总有一些文字能够触动人心,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

  近日,我收到橡树邮寄给我的橡树的诗》,开卷阅读,一首首诗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

  笔下故乡-——滚滚红尘中一丝安放灵魂的息壤

  《橡树的诗》整部集子,诗人满怀深情,书写乡愁,歌咏国,赞美青春,描绘四季,且行且歌山也是诗,水也是诗,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无处不漫漶着诗意之美。这本诗集共分为“仰望太阳”“夏天的”“月亮是一个古典的文本”“爱是一个人的灵魂”和“莲花,一个象征”五辑,题涉宽泛,内涵丰富,以时间为经,各个时期的诗作形成一条时间的河流,缓缓流淌,陪着作者从少年走向青年,从青年走向壮年。以空间为纬,以乡土为背景,以故乡为根基,描绘了一幅幅青春与爱情的画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乡土的淳朴、故乡的温馨、青春的激情和爱情的甜蜜娓娓道来,让人读后回味无穷,颇值一读。我深信,每位读者读过必有所获,必有感悟。

  诗集中的乡土描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对家乡的山水、风物、民俗的描绘,现了乡土的韵味。那些熟悉的田野、村庄、河流,仿佛就在眼前,让人不禁想起少年时的记忆。如《渡口》一诗中写道:河道里的风像狗一样/发出无家可归哀鸣……/老人在船上点燃灶火/他默默地注视着/一条白色僵硬的鱼”,这散发着泥土味的诗句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生机与活力。

  故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诗人用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如《》一诗: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月亮在银河中沐浴”。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故乡的夜晚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感受到了故乡的宁静与美好。

  有故乡是件多么快乐幸福的事啊。随着时代发展,城乡差异越来越小,异乡即故乡,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走南闯北,随遇而安。还有很多人生于流浪之途,长于奔波之旅,居无定所,更不知故乡为何方。诗人荷尔德林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梦萦魂牵的故乡,就是接近万乐之源。而诗人管晋章深得其中奥妙,反复吟唱故乡山水、人物、草木、庄稼……一遍遍在纸上诗意还乡,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以诗为槌——用诗歌敲响青春岁月里的晨钟暮鼓

  橡树是打骨子里热爱诗歌的真正的诗人。放眼当下诗坛,很多人以会写几首分行文字便自命不凡,自诩为诗人,或东抄西拼,生编硬造,或东拉西扯,鬼话连篇,或似曾相识,毫无新意,或自立门派,尽情游戏……不一而足,致诗坛混乱空前。创新不可脱离传承,传承必须敢于创新。“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要用最美的语言,表达最美的感情。橡树就是一个视诗歌为信仰的真诗人,满怀着对诗歌的敬畏之心,每写一诗,必反复打磨修润,直至圆润精致为止。

  青春是诗集中的另一大主题。诗人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在《仰望太阳》一诗中,诗人写道:你依然是那个易于冲动的少年/欢乐地弹奏春天的琴弦/你更像草原上的小鹿/勇敢地飞越冰融的河川”,这些诗句道出了青春的美好与向往,个性与拼搏。青春时期的爱情也是诗人关注的焦点,如《我想还你一个回眸》一诗,诗人用浪漫的语言描绘了青春爱情的纯真与美

  爱情,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在诗集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在《初见》一诗中,诗人写道:为了要见不曾见过的你/他和他的马一夜未宿”,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热烈与力量,那个他把自己当作白马王子,去追求他想要的自由和爱情

  作品还表现了对远方的憧憬。诗人通过对远方的描绘,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如《北国雪》一诗,诗人写道:一只神奇的白鹿/从更远的北方/穿越丛丛原始的黑松林/衔来冬天的礼物”,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总之,《橡树的诗》这本诗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了乡土的温馨、故乡的眷恋、青春的激情和爱情的甜蜜。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本书犹如一剂良药,治愈了我内心的疲惫,让我重新找回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我相信,这本书也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在诗人深邃的笔触下,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不再仅仅是花草树木,它化身为一首首动人的诗篇,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坚韧。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自己感悟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使得这部诗集《橡树的诗》成为了一部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正如诗人所言,“这些诗歌记录了个人生活、情感、记忆甚至是梦境”成为整部诗集的基调,诗中那些看似平凡的意象,在诗人的笔下,成为了大地上的灵魂。它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人类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境界。

  在《莲花,一个象征》这首诗中,诗人写道:自从盛开便开始凋零/我目睹了花落的全过程这不仅仅是对莲花的描绘,更是对人类生命力的赞美。诗人写莲的花、茎、莲的和种子它的根象征着坚韧不拔,无论风雨如何,都能稳稳地扎根于池水而它的种子更是顽强生命力的体现,这种莲的精神正是诗人想要传达给读者的。


  诗以言志——在诗歌中彰显诗人的使命与担当

  橡树生于中华银杏之乡山东省郯城县。那里有一直流传着的战国时期“管鲍之交”的故事那里也曾是南朝诗人鲍照的家橡树的故乡既有“明月芦花思煞人”的芦苇荡,还有“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沭河那里有名扬鲁苏两省的郯城八景之海楼朝霞禹台柳莺仙洞云壑白溪秋月石门夜雨红崖古梅沂水春帆龙门桃浪等诸多名胜古迹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诗人自小便浸淫于如诗似画般的环境里,诗意审美与生俱来。

  记得早在十多年前,我借调到苏北一个小县城的政府机关从事文字工作期间,便经常在网上到橡树的诗歌,斯时他小有名气,心生仰慕之情,却无缘结识。直到2021年的一次文学座谈会,才得以结缘,为其谦逊、博学、沉静与和善而敬慕之。那时便想,诗如其人,只有,方可写出这么可歌可咏的作品橡树现为郯城中的一名语文教师,身处繁忙的教育系统,却能守住初心,安静读书写作,视滚滚红尘为无物,实为难能可贵。细读诗人诗作,整首整组地抒写心中对故乡的深情与大爱,不是每个诗人都能做得到的。

  诗以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歌诗合为时而著。在橡树的诗歌里,时时处处皆可感受到诗人满满的家国、悲悯情怀。当下诗坛,每天至少生产几万首产品,而真正能称为诗的能有几何?听说有位诗人一天能写出几十首诗,我简直不敢相信。橡树的诗写得少,写得精炼和传神,是新诗创作应该提倡的

  《橡树的让我领悟到了诗人将橡树作为笔名的含义。这不仅是橡树的自然属性,更是诗人对生命力的颂扬。橡树的枝叶,是生命的象征,它们在风中摇曳,展示着生命的律动。橡树的种子,经过岁月的洗礼,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循环,更是人类文明的延续。诗人通过这样的喻,表达了对生命不息、希望永存的信念。整部诗集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这不仅是对人与性的赞美,更是对诗人自身创作状态的写照。诗人在夜晚的沉思中,与过往对话,与自然对话,从而找到了创作的灵感。

  总的来说,《橡树的诗》这本诗集,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生活情感、记忆与想象梦境融为一体,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诗人用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带领我们领略了生活的美好与感动。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幻的境界中,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又能体会到人生的哲理。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诗集,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心灵港湾。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走进那充满情感记忆与想象梦境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真谛。

  我自幼酷爱诗歌,写诗评却不多。今读《橡树的诗》后,对我感触良深,因此颇想表达一下我的一些浅见。也希望这本诗集能得到更多读者认同与喜爱。

  2024年12月11日

  作者 陈达,笔名田地。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山花》杂志社执行主编。1985年涉足文坛,先后在《诗刊》《青年文学家》《诗歌月刊》《散文百家》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章2000余篇。创作至今先后有文学作品被收入《2022年中国诗歌年选》《2023年中国诗歌年选》等二十多个版本的文集,并在全国性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



长按二维码 关注郯城作家      

传承郯城文化 构建文学家园    

投稿邮箱 

tczx20207@163.com(综合)

tcwxshige@163.com(诗歌)

郯城作家
关注文学动态,发表文学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