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文摘   2024-12-29 10:03   山东  

  

    早上,出了楼栋,迎面一阵阵寒气逼来,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外面的世界如同一个巨大的冰柜,东北风肆无忌惮地“呼呼”刮着。小区里的那些槐树,山楂树……裸露着枝枝丫丫向天空中伸展,呈现出一副不畏严寒的精神态势;倒是那些葱绿的冬青与松树,被冻得像一个个可怜虫似的,在冷酷的寒风中摇曳,不停地瑟瑟发抖。

  今天是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短,夜间时间长,也意味着寒冷的冬天真正来临了。听老百姓讲,如果冬至的时间是上午,今年的冬天就是暖冬,如是下午,则反之。二叔二婶因北京女儿家中有事,打算几天后回去照顾一下正在上学的外孙子。他们走前,特地在冬至这一天,约了一家人去酒店吃一顿团圆饭。

  今天的天空格外晴朗,红彤彤的太阳出来了,把早上的寒气一咕噜都赶得无影无踪,阳光温温柔柔地照耀着人们,暖洋洋的,让人十分惬意。十二点了,我们如约来到了古镇外的刘家小菜馆。这是一家很有特色的乡村饭店,我的一位侄子是这家酒店的老板兼厨师,他师从于古镇的名厨杨家,出师以来,经过多年的历练,加上自己不断地探讨,他的厨艺堪称当地一流的水准,菜的味道很适合老人们的胃口。二叔曾在这里吃过一顿饭,价格不贵,菜肴可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菜都是一些家常菜,辣椒炒鸡与浇汁鱼是必须有的,菜香喷喷的,又兼有品相,大家见了,不由得顿生食欲;脆皮猪肉丸子用汤汁炖了是二叔的最爱;当然,我喜吃的家常豆腐这道菜也是不可缺少,还有红烧茄子、红烧肉炖干豆角、辣椒炒毛蛋等等,不一会儿,菜肴就摆满了一桌子。

  席间,二叔兴致勃勃地开始敬酒。他说,今天恰好是冬至,我把大家召集来,就想一家人好好在一起吃个团圆饭。他别出心裁地从“一心一意,大富大贵”开始,一直到“天长地久,地久天长”“十全十美,实心实意”这些吉利话儿说起,接连不断地敬了全家人十杯酒。家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真是场面非常热烈,满屋子亲情四溢。

  各地人们过冬至的习俗不尽相同。在古代,冬至这个节日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一些地方不但吃饺子、吃汤圆,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祀祖宗活动。吃罢饭,时间不知不觉已到了下午,三嫂去镇子里买了一些新鲜水果、五色果品和烧纸等祭祀必需物品,我们带着这些物品一起去了村南面的爷爷墓地。通往墓地的路很不好走,从茅庄通往停庙村的这条道路,由于资金短缺问题,一度被迫停工,只是修完了基本的路基,不得不搁置。路上面的车辙印弯曲可辨,坑洼不平是常态,小车行驶在路上,“咯咯噔噔”发泄着不满的声音。墓地的风水极好,这里原来是一座耶稣教堂,后来“破四旧,”高大的教堂被毁为一旦,变成了一片基本农田。墓地的西侧十几米远是一条小河,墓的周围栽了四棵碗口粗的松树,高大的石碑背向北,面往西南。老人讲,这种朝向是风水先生特意指定的,说什么脚蹬河闸头枕北方,主家里人大吉大利。这些许是一些玄学知识,我个人认为,信则灵验,不信则无,谁又能知道呢?

  站在爷爷的墓前,我回想着老人往日曾讲过的那些家族史。爷爷的一生命运多舛,幼年丧父,他与寡母一起相依为命的艰难生活。那是一百多年前发生的事,也就是爷爷八岁那年,大概冬至前后的一天深夜,盘踞在河西一带的十几个马子(土匪)拿着刀枪闯入了他的家门,先用刀逼住了女老太,把爷爷强行捆绑带走了。当时,女老太一时无措,整个人蒙了,等她醒悟了过来,一边哭着,一边跟着追下去,她一双小脚怎么能追得上那些身强力壮的马子们,随着爷爷的哭声越来越远,直到听不见了,才不得不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里。几天后,河西马子那边托人带来了口信。她在娘家人的帮助下,变卖了家里仅有的一块田地,又多方筹借了不少钱,才筹够了这笔赎金。几天后的夜晚,夜出奇的黑,黑色像一个怪物一样张着大嘴恨不得把世上所有的光亮都一一吞噬。女老太把那些赎金装入一个布袋子里束在腰上,独自一人,黑灯瞎火地去了河西那里约定的地点,领回了幼年的爷爷。后来,女老太考虑到自家独门独户,孤儿寡母根本无法立足于村子里,她简单把日常所用的物品打了一个行李卷,把大门关了,用铁锁头一锁,挑着一副担子,牵着年幼的一双儿女回了娘家停庙村居住。直到解放后,整个社会都安定了下来,女老太才带着孩子又回到了村子里生活。二叔一边磕头一边叨咕,“爹、娘,请你们来拿钱使……”唠叨声把我从纷乱的思绪中拉了回来,眼前的火苗越烧越旺,火头也不断地跳跃。我连忙随着他们在爷爷的墓碑前磕了三个头。

  妻和她的妹妹在家里忙着包着饺子,饺子馅是白菜豆腐粉条,又加了一些新剜来的荠菜,她们又精心准备了八样荤素搭配的小菜。等我们祭祀回家时,桌上的菜肴都已齐备,不多时,妻妹又端上来几盘子热气腾腾的饺子……

  二○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撰写于临沂

  作者,刘宗江,笔名起跑线。山东郯城人,副团职退役军人。热爱文学,立志:读万卷书,走文学路,永不懈怠。现系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多有文章发表于报刊和网络平台。




长按二维码 关注郯城作家      

传承郯城文化 构建文学家园    

投稿邮箱 

tczx20207@163.com(综合)

tcwxshige@163.com(诗歌)

郯城作家
关注文学动态,发表文学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