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麦田

文摘   2024-12-20 07:00   山东  

  回农村老家看到久违的麦田,在微风吹拂下,一起一伏,像偌大的水面起的波浪一样,这时我就会想到“麦浪”。“麦浪这个词真是巧妙,汉语中许多词兼具外形和美感,但只有它,带着熟悉的亲切感,那么清清楚楚地闯进我的脑海,模糊中鼻间还嗅出一股清香,是大地的味道,是麦浪的味道……

  亲切的麦浪啊,无论是绿色的时候,还是硕果累累时候,总在抬高着,上升着,回忆着我对家乡的留存梦。

  明明故乡并不只种麦子,一捧捧的花生,洁白香甜,饱满的玉米收获后,铺成的金地毯连成一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灿灿的光。

  可我记忆中最深远的还是麦子。

  它随风摇曳,压弯的沉甸甸的麦粒,一束一束停留在我儿时稚嫩的眼中,心中,也长久的横跨我狭小的记忆长河。

  那是一片棕黄的土地,不太肥沃又不贫瘠,刚刚好适合麦子,就在我家门口,至今不知道是谁家的地,但是我爱看,无聊的时候就蹲在门口,或者脚步轻快的拿个小马扎坐着,看着湛蓝无际的天空,混着无暇的云纱,轻轻薄薄地缓慢流动,底下麦子刚开始发苗时是细细的绿,这个景色怎么都看不腻。我一坐就是半天,每一天放学后我都会去看,它渐进抽条,长得健康又活力,幼时的我只觉得它好看,如今回头再看发现处处都是希望,处处都是汗水的浇灌。我的前半截人生就是在这里度过,村庄中每一处地方都零落着我小小的脚印。

  记得《美术》课本里有梵高画的麦田,农民在辛苦地收割,收好的麦子堆在一起,看得出作者作画时的心情是喜悦的。据说他爱画麦田,因为他喜爱大地,喜爱大自然,他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他的画中了。我不会作画,我想我和他热爱麦田、热爱自然的心境是一样的。

  读书的时候看《乡土中国》,深感其魅力,原因就在于中国的乡土气和村子里的感觉相同。那时往日的欢快记忆已经开始蒙上灰尘。我沉醉于丰富的城里时代,图书馆是我去过最多的地方,神秘的书籍开发着我眼中的世界。

  

  无意之间拿到一本书籍,它是这么说的“人都有来路,那是一个人的根。”关于这书的记忆我已经记不得多少了,但是这一句话却像丘比特击向爱情的那把箭,我被狠狠的击中了。

  记忆像是一本书,它被风吹翻又回到原点。

  家乡的深刻记忆,一片麦浪,沉甸甸的在乡野间弯着腰。还有务农的人们,姥爷宽大手掌中粗粝的痕迹,凸出来的变形枝节,土地慷慨让他的手变成自然的一部分。

  麦子长得慢,但实在,真诚往上长。

  小时候看着门前的麦田,觉得它一天一个样,又感觉它好久没有变过样子,我幼年的心中总是生出怅惘,真想快一点长大,我和麦田一起。

   作者 张泽宇,女,2005年出生,山东郯城人,现在青岛某大学就读。热爱写作,在网络上发表小说10余万字。


长按二维码 关注郯城作家      

传承郯城文化 构建文学家园    

投稿邮箱 

tczx20207@163.com(综合)

tcwxshige@163.com(诗歌)

郯城作家
关注文学动态,发表文学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