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多少钱》三年级---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家常”课(65)

教育   教育   2024-10-07 20:07   陕西  

   不改变课本的环节,完全使用课本上的问题串,这样的课上出来效果如何?我们一直在尝试……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需要多少钱


   学习目标:

1.结合“需要多少钱”的现实情境,经历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思考与交流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逐步使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2.了解点子图和表格是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工具,会利用点子图或表格探索乘法的口算方法,理解乘法的算理,体验算法多样化。

3. 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
课堂观察点一: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问题

教学指导用书上提示我们,可以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从学生的提出的问题中选择合适的问题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在备课时,我就感觉到,学生不容易提出:“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元?”这样的问题,因为图中虽然画了3个孩子,但这个条件不容易被他们和问题联系到一起,而图中数学信息又非常的多,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就是不容易想到“几个十几”类型的问题。果然不出所料,第一个学生问到:“买2个泳帽多少钱?”是2个9;第二个学生问到:“泳衣比泳裤贵多少元?”;第三个学生问到:“我有25元,买一件泳衣和一个泳圈,还差多少元?”学生其实问的都很好,但课堂时间不能让我再等下去,所以我就做出了提示,因为学校最近刚好在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所以我说,老师最在意同学们的安全,学生自然就提出了:“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元?”,课前对学情的预估,不可少。


2
课堂观察点二:方法逐渐在优化

12乘3得36,得出这个结果不难,难在为什么得36。孩子们各显其能,用自己的理解向大家展示,有的孩子说的非常好,让人感慨这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一个小男孩非常可爱,用算式加上“几个一,几个十”把算理表示的非常清楚,让人感动。


3
课堂观察点三:奇怪的“112”

当一个小女孩在计算12乘3时,有一步是3+6=36,这个错误是心里明白,表达错误。我想把它放大,就把她请到了黑板上书写。当全班同学辨析了这个错误后,我突然发现她给计算结果上写着个“112”,明明她的答案是36,112从何而来?不明白就问,原来孩子是把12分成了10和2,中间那个不是1,而是分隔号。我们眼中的错误,有多少是对孩子的误解?真的是要尊重儿童视角,多问问孩子原因。


4
课堂观察点四:点子图的分法不容易

淘气把12乘3的点阵平均分成两部分,变成了表内乘法,然后分别算出乘积,最后把两个积合在一起。对于学生来说,一道算出答案的题目,他们就不再关心过程,而是认为把36平均分成了两个部分,所以在这里费了些功夫,我也觉得自己的话说的不太好,学生不易理解,最后的解释也有些绕,应该干脆利落些。


5
课堂观察点五:问题串背后的提升点

仔细阅读教师教学用书,发现在问题串的背后,是有很多的提升点的。“淘气和笑笑是这样算的,你看懂了吗?”学生没有用点子图或表格进行乘法运算的经验,所以直接出示。但不是看懂了,说明白就完了。因为这两种算法之间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需要总结提升的时候。教学用书中明确指出:如果把淘气用点子图的算法用表格来表示,应该怎么画?如果把笑笑用表格的算法用点子图来表示,应该怎么画?让这两种方法相互转化;还提出:这两种方法有哪些异同点?这些问题都特别好,所以,一定要好好阅读教师教学用书。


6
课堂观察点六:你的问题真不少

一节课上完,这些爱思考的小朋友总是有问题:

1、  能不能把10和8加起来乘4?

2、  有没有更简单的一步算出的方法?

3、  同学方法中的2是哪来的?

孩子们真的是有很多问题,我们的主编钱守旺老师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把这样的课堂定义为精品课,很惭愧,这真的是家常课,还是准备不充分的家常课,但是很鲜活,很真实,把这样的课堂呈现出来,可能会更有利老师们的思考和批评,如果能为老师们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

我们一直在努力中……

感谢观看。




有你想看的精彩




里程表(一)---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精品课(62)

里程表(二)---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精品课(63)

小树有多少棵---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精品课(64


执教:张静

制作:尚腾


张静数学空间
老师把自己当成儿童,数学课堂与儿童的脉搏一起律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