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温暖守护:开个养生御寒方,健康过大寒

文摘   2025-01-23 07:00   广东  

大寒节气是新旧交替之时,是“运气”变化的开始。此时气候严寒,但温暖的气息也开始逐渐回归。天气变化无常,若保养不当,容易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加重肝病、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时节变化,调整身心,开出适合自己的“御寒方”,帮助身体安然度过寒冷时节。


1. 防寒保暖,冻疮远离

寒冷天气最怕冻疮。对于容易长冻疮的人,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外用疗法
    可将辣椒根(或辣椒)煎水,泡洗手脚;或者使用柚皮(150g)、橘皮(100g)、生姜(20g)煎水熏洗,每天浸泡一次。

  • 内服方剂
    可服用当归四逆汤(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0g、大枣10g、细辛3g、木通6g、炙甘草6g),每天分三次服用,帮助增强身体抗寒能力。

2. 头部、脖部保暖,预防鼻炎和头痛

  寒冷时节,头部和脖部的保暖非常重要,尤其是女性朋友。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头部保暖不当容易引发鼻炎、头痛等疾病,甚至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要保护好头部,尤其是口鼻部分,寒冷的空气容易引发急性鼻炎。

  • 头部保暖
    可以佩戴围巾、口罩防寒,外出时尽量避免寒风直吹。

  • 鼻腔清洁
    回家后,可以用温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湿润,减少感染风险。



3. 温足养生,增强抵抗力

    “树枯根先衰,防寒先暖脚”,寒冬时节,泡脚是养血补气的好方法。泡脚时,选择适合的草药可以增强疗效。

  • 草药泡脚方
    取桂枝10g、砂仁6g、吴茱萸6g、白豆蔻10g、淫羊藿30g、生姜10片、仙茅10g,泡足15-20分钟,温水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抗寒能力。

  • 注意事项
    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水量应足够覆盖脚腕以上,泡脚后可轻轻按摩脚底,舒缓疲劳,促进睡眠。


  

4. 早睡晚起,藏养阳气

  大寒时节,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相对缓慢,保养应以“藏”为主。建议保持早睡晚起,避免过度劳累、忧虑和激动情绪,不打扰阳气的自然生长。身体在冬季进入静养状态,过度操劳容易伤害阳气,影响健康。

5.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适当的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御寒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适度运动能够增加体内热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 运动建议
        在“小寒”与“大寒”节气中,最好等到太阳升起后再进行户外活动,避免清晨过低气温对心脑血管造成负担。运动前,可以做一些搓脸、伸展和拍打肌肉的准备活动,增强韧带和关节的柔韧度,同时预防冻伤和感冒。
      

    通过这些小小的生活调整,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抵御寒冷,还能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大寒节气,让我们以温暖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呵护自己的健康。

(本文转自《生命时报》,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季节养生知识,可参阅专著《其实您可以活得更好》(池晓玲 编)



正本清源呵护肝脏
“源于中医脉统,正本可以清源”。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微信公众平台,立足中医药及肝病专业,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国粹为己任,发布肝脏疾病知识,传递中医健康理念,普及养生保健文化。让我们携手共进,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的成才需要您的关注与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