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大寒节气,
此时正是冬春交接的重要节点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教授指出:
大寒养生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切忌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多吃。
另外,此时烹调食物,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证热量供给,也可结合药膳冬令进补。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人体的肤色、形体、举止、性格及其对气候耐受力等特点按五行学说,把人的体质划分为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等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省名中医池晓玲教授提倡根据五形人体质融合二十四节气变化进行膳食养生,使机体保持“阴阳平衡”的状态。
那么,大寒节气,不同“形”的人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进行个体化膳食调养呢?一起来跟池教授学习吧。
体质特点:肤色苍色,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但体力不强,多忧虑。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饮食调养原则:宜多吃补肾养阴的食物,如羊肝、枸杞、百合、芝麻、核桃等。
膳食方案推荐: 山药黑芝麻糊
制法:山药15克,黑芝麻150克,粳米60克,鲜牛奶200克,冰糖100克,玫瑰糖6克。粳米用清水浸泡1小时,捞出滤干。山药切成小颗粒。黑芝麻洗净后晒干,入锅炒香,加鲜牛奶和清水拌匀,磨成浆,滤出浆汁。锅中加适量水,放入冰糖,大火煮溶,将浆水倒入锅内与冰糖搅匀,加入玫瑰糖,边煮边搅拌成糊,熟后即成。当点心,每日2次。
功效:滋补肝肾。
体质特点: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饮食调养原则:可多吃一些具有益心气、补肝肾功效的食物,如莲子、百合、木耳等。
膳食方案推荐:远志枣仁粥
制法:远志肉10克,酸枣仁10克,粳米50克。将远志、枣仁、粳米洗净,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后放入远志、枣仁,小火煮至粥熟即成。晚间睡前服食。
功效:滋阴养血安神。
体质特点: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他们内心安定,喜助人为乐,爱结交朋友。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饮食调养:多吃益智仁、淮山、熟地、苹果、核桃、枸杞等补益肝肾、健脾益气的食物。
膳食方案推荐:山药羊肉汤
制法:羊肉500克,淮山药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20克,精盐3克。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药用清水润透后,切成2厘米厚的片,和羊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用大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放凉。将羊肉切成片,将羊肉倒入碗内即成。
功效:补脾肾,温中暖下。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饮食调养:可多吃具有养肾、肝、肺之效的枸杞、五味子、淮山、百合、雪耳等。
膳食方案推荐:枸杞鸡肉汤
制法:鸡半只,枸杞子15克,淮山30克,生姜片15克精盐适量。将鸡肉洗净切块,倒入开水锅中烫一下取出,以去除腥味,然后把鸡块放入砂锅中,加入淮山药、枸杞子、生姜片及适量开水,用小火煮至肉烂汤香,调入盐,再煮一沸即成。当主餐,随意食用。
功效:补肝益肾,温中益气。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偏黑。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饮食调养:多吃温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等以温热散寒。
膳食方案推荐:姜汁牛肉饭
制法:鲜牛肉100克,姜汁5克,粳米500克,酱油、花生油各适量。将鲜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状,放碟上,然后加姜汁,拌匀后加些酱油、花生油再拌。把粳米淘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如常法煮饭,待锅中水将干时,将牛肉倒入米饭,约蒸15分钟,待牛肉熟即成。作主食,随意食用。
功效:益气和胃,补虚消肿。
(以上为池晓玲教授在《羊城晚报》的专访稿整理,图片来自摄图网)
更多肝病科普知识,可参阅专著《实用肝胆疾病药膳食疗大全》(池晓玲 著)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