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食疗】大寒苁蓉粥,从容渡过冬

文摘   健康医疗   2025-01-22 07:03   广东  


今年1月20日开始,就进入了大寒节气,也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俗话说:“大寒小寒,冻成一团”,

所以很多人懂得:

在这个节气,养生要做足保暖、潜阳的功课,

如“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如“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

但只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四季轮转,大寒正是冬春交接的节点,养生也要考虑到季节变换



    大寒节气,

    除了要养护脾肾之阳,

    也要提前调达肝的气血

    如情志上既要安宁恬静以顺应冬季“伏藏”的特点,又要舒畅开朗以顺应肝脏喜舒恶郁的特点;

    起居上既要早睡晚起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又要逐渐增强活动使气血流通以养神骸。

    饮食上既要适当进食甘温滋补食物以滋肝脾肾,如肉苁蓉、红参、羊肉、牛肉、乌鸡等,又要略佐辛温升散以疏肝行郁,如陈皮、薄荷、葱白、桂皮等。



    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辛温升散食物也有助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

    需注意,随着大寒向立春过度,人体阳气逐渐外行,脾胃功能也会逐渐下降,因而进补量也应逐渐减少,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宜热食,以防止损害脾胃阳气。

肉苁蓉

  在这个节气里,肉苁蓉是值得推荐的佳品。

  肉苁蓉又叫肉松蓉、地精、大芸等。



  中医认为,肉苁蓉性温,味甘酸咸,入肾、大肠经。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的功效

  临床上多用于治男子阳痿、女子不孕等肾精亏虚之症,或者女子带下、血崩等肾气不固之症,以及精血不足引起的肠燥便秘症状。

  此外,民间有外用肉苁蓉治疗破伤风的经验:用肉苁蓉切片晒干,烧至起烟,熏伤处,经常可以奏效。



   在养生学上,肉苁蓉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药性论》认为它可以“益髓,悦颜色,延年”,该书也记载古代养生家多用肉苁蓉配药长期服用作为滋补延寿的途径,如针对年老精气衰败、面黑劳伤者,用肉苁蓉四两,水煮烂,切薄研细,炖羊肉吃,久之有效。

    而在明代医家调养老年血虚、长期便秘的病人,也喜用肉苁蓉为养,其中有一简便方剂如下:取肉苁蓉三两,白酒浸透后,洗去鳞甲,切成细片,然后用米汤水三碗,煎成一碗,定期服用。



特别提醒


    虽然肉苁蓉用处颇多,但由于它属于温性之品,又有滑肠功效,

    因此,对于胃弱便溏,相火旺者应当慎服

    另外,以肉苁蓉制膳,建议浸泡、清洗干净,甚至可以先煮烂过水,以去细沙杂砾,避免影响口感



  下面介绍两道肉苁蓉药膳供大家参考


膳食推荐



苁蓉粥

食材取肉苁蓉30克,葱白2茎,生姜15克,粳米适量。

制法将肉苁蓉浸泡后反复清洗干净,切成薄片;葱白洗净切成细段;生姜洗净切丝。粳米淘洗后,加入肉苁蓉、生姜、葱白、适量水,煮至粥烂,加适量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有温补脾肾、升阳散寒的功效,适合冬春过渡节气——大寒节气服用,对于体虚容易受风寒邪气侵扰者尤其适宜。


苁蓉乌鸡

食材取乌鸡500克、肉苁蓉20克、淮山30克、枸杞10克、茯神20克、陈皮5克。

制法乌鸡洗净,焯水后切块;上述药材冲洗干净。将乌鸡与上述药材同放入煲中,加2000ml凉开水,大火烧开后改小火再煲约90分钟,加适量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有滋补肝肾、调胃健脾、理气安神的功效,适于肝肾不足、脾胃失调诸症,如神疲虚弱、腰酸乏力、纳食不香、气虚便秘、失眠不安等病症。

(以上为池晓玲教授专访稿整理,摘选《生命时报》,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肝病科普知识,可参阅专著《实用肝胆疾病药膳食疗大全》(池晓玲 著)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正本清源呵护肝脏
“源于中医脉统,正本可以清源”。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微信公众平台,立足中医药及肝病专业,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国粹为己任,发布肝脏疾病知识,传递中医健康理念,普及养生保健文化。让我们携手共进,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的成才需要您的关注与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