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名中医池晓玲教授谈本草食疗:一份补肝血益肾精熟地药膳,帮您封藏冬季身体能量

文摘   2024-12-16 07:00   广东  
   

  

      大雪节气,原本应该湿冷的天气依旧持续了多日温暖干燥,很多人出现了口干、皮肤干燥、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等症状,此时来一份熟地药膳,不仅能补肝血,益肾精,而且能安五脏,养心神


       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蒸晒制成。熟地的药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记载熟地“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


       《本草纲目》中记载熟地具有“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的功用。


      《药品化义》:记载熟地“藉酒蒸熟,味苦化甘,性凉变温,专入肝脏补血。因肝苦急,用甘缓之,兼主温胆,能益心血,更补肾水。凡内伤不足,苦志劳神,忧患伤血,纵欲耗精,调经胎产,皆宜用此。安五脏,和血脉,润肌肤,养心神,宁魂魄,滋补真阴,封填骨髓,为圣药也


     历代医家对熟地的药用价值十分重视,而其中张景岳是最著名的一位,张景岳是温补派的宗师,他善于将熟地用于温补之剂中,对熟地的药性和功用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与理解,通晓熟地的配伍应用,在应用熟地治疗疾病方面有独到之处,形成了自己的医疗风格,被人称“张熟地”。传说他早年游历弃戎从医,一日路过柳庄,得知村中老幼妇孺因吃土茯苓过多伤了脾胃,腹胀、便秘,死伤无数。张景岳便将随身所带的熟地分给饥民充饥,并教村民掘采生地蒸晒成熟地代土茯苓,不久村民的病皆治好,村民因他以熟地救命之恩,夹道高呼“张熟地”


熟地
   
    

   熟地性甘微温,归属于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状。

    

熟地的现代研究:     


    熟地含丰富的苷类、糖类、有机酸、氨基酸、无机元素等,其中多糖、5-羟甲基糠醛、Fe元素等起主要药理作用。熟地具有抗氧化作用,抗衰老作用;抗疲劳作用益智作用;提高免疫的作用;对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促进机体造血功能恢复,有补血作用。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池晓玲教授推荐以下食疗方:


膳食推荐


熟地山药鸡汤


食材熟地10克、山药30克、鸡肉500克,枸杞、姜片、葱段、盐适量。


制法鸡肉切块焯水,山药去皮切块。把熟地、山药、鸡肉、枸杞、姜片、葱段放入锅中,加水炖煮,至鸡肉熟烂后加盐调味。


功效此方有滋阴补肾、健脾益胃的功效。适应于可以缓解肾阴虚的症状,也能增强脾胃功能。


杞地白芍猪肉汤

食材枸杞30克,熟地黄30克,白芍15克,猪瘦肉150克,大枣10枚,生姜10克,陈皮6克。


制法将猪瘦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全部用料放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小火煮30分钟加精盐调味食用。

功效此方有滋补肝肾的功效。适用于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等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


玉竹熟地粥

食材鲜玉竹50熟地15粳米100克。


制法将玉竹、熟地洗净加水用小火煎汤去渣留汁再加洗净的粳米和适量水用小火熬煮成稀粥便可食用。

功效有补益肝肾胃益生津的功效。


 池晓玲教授提醒您:熟地虽好,但因其滋补之力较强,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者不宜过量服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食疗营养知识,可参阅专著《中医营养与疾病》(池晓玲 编)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您点的每个在看
,都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正本清源呵护肝脏
“源于中医脉统,正本可以清源”。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微信公众平台,立足中医药及肝病专业,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国粹为己任,发布肝脏疾病知识,传递中医健康理念,普及养生保健文化。让我们携手共进,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的成才需要您的关注与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