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进入冬季, 很多人裹紧了厚羽绒服, 盖起了厚厚的被子,手脚却还是像被泡在冷水里一样。尤其是晚上睡觉时更为严重, 经常被冻醒。冬季手脚为什么会冰凉?应该如何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呢?
中医认为, 容易手脚冰凉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虚”,指阳气不足,气血亏虚。阳气就像自然界的太阳,被称为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功能之一。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手脚等肢体末梢部位,便会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现象,比如老年人或者久病体虚的人,阳气渐衰,就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二是“郁”,指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运行不畅,阳气内郁,经脉瘀阻,气血难达四肢,通达周身,故手脚发凉,常见于心情不畅、肝气郁结之人。比如情绪不畅引起肝郁气滞,就可能影响气血运行;或者久坐、久卧等不良姿势,也会导致气血运行减慢。
如何改善手脚冰凉?
宜进行“日光浴”
手脚冰凉患者多为阳气不足,从补阳角度来说,适当进行日光浴,就如同以自然界的阳气来补充人体阳气。阳光中的温热之力可以温煦人体的经络、气血,让身体阳气充足,气血运行通畅,起到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有效改善阳虚体质人群如畏寒、手脚冰凉等症状。正确进行“日光浴”,应背对阳光,使阳光充分照射背部,温通背部膀胱经气,30分钟左右为宜,有助于肾中阳气升发。
适当进行运动
动则生阳。适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激发机体阳气生发。可以依据个人爱好、体力强弱选择运动方式,比如快步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冬天运动微微出汗即可,不推荐大汗淋漓。
适当进食温补的食物
冬季是封藏的季节,人体阳气内藏,此时吃温补食物可以帮助人体补充阳气。适当食用牛肉、羊肉、生姜等温热性食物,有助于温煦机体阳气,散除寒气,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同时,食用黄芪、黑芝麻、当归、红枣、桂圆等补气血的食物,能促进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濡养四肢的目的。
揉搓手脚心
从经络角度看,手心有劳宫穴,它属于心包经,脚心有涌泉穴,归属于肾经。揉搓手心脚心能够刺激这些重要的穴位,起到调节经络气血的作用。经常揉搓手脚心,直到有热感,可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温暖手脚。
作息规律,勿熬夜
《黄帝内经》记载:“人卧则血归于肝”,凌晨1点至3点肝经当令,此时睡好觉有助使肝气畅达,促进肝脏发挥正常功能。肝藏血,肝气充足使血能濡养全身脏腑、经络和组织器官,保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运转。因此经常手脚冰凉的人,更不建议熬夜。
中医外治方面
艾灸:居家可选择艾灸血海、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具有温阳散寒,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等作用。也可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艾床灸、督脉灸、隔姜灸等更有针对性的艾灸方式。
泡脚:脚部为三条阳经(膀胱经、胆经、胃经)的终点,也是三条阴经(肾经、肝经、脾经)的起点。泡脚对于这些经脉有刺激作用,有温经散寒、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经常泡脚对于改善循环,缓解手脚冰凉有重要作用。对于泡脚的注意事项及泡脚方,可参照本公众号往期发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