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您了解我国第一大肝病
文摘
健康
2025-01-14 07:01
广东
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脂肪肝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并成为健康体检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首要原因。并且,越来越多的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合并脂肪肝,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
那关于脂肪肝有哪些危险因素,有哪些高发人群及特殊人群呢?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
导致脂肪肝的原因
脂肪肝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有关,而后者则由某些特殊原因所致。 营养过剩所致体重增长过快和体重过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相关脂肪肝,以及隐源性脂肪肝均属于原发性脂肪肝范畴; 而营养不良、全胃肠外营养、减肥手术后体重急剧下降、药物/环境和工业毒物中毒等所致脂肪肝则属于继发性脂肪肝范畴。
与肥胖症密切相关的富含饱和脂肪酸和果糖的高热量膳食结构,以及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此外,暴饮暴食、不规律饮食、长期熬夜、情绪失调等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
易感人群
非酒精性脂肪肝以中心性肥胖,或有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人群,以及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的人群,发病的危险性更大,需加以警惕。此外,一般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脂肪肝,绝经后妇女比绝经前妇女更易患脂肪肝。
特殊人群中的脂肪肝
瘦人脂肪肝:
BMI 正常成人(瘦人)脂肪肝患病率亦高达10%以上。瘦人脂肪肝是指体重指数归类为非超重或肥胖的瘦人中存在脂肪肝,它具有代谢紊乱和组织学病变相对轻的特点,但远期预后仍然不良。 两类瘦人易患脂肪肝:(1)营养不良的瘦人 有些人因长期厌食、节食、偏食、素食、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原因,热量不足、缺乏营养而消瘦。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动员体内贮存的脂肪,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但由于蛋白质缺乏,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造成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脂肪在肝内堆积,所以瘦人也可能得脂肪肝。 (2)隐性肥胖的瘦人 有些体型消瘦的人尽管外表看起来很苗条,但实际上却可能是个“胖子”。这些患者重要器官内的脂肪含量有可能比肉眼看到的皮下脂肪要多很多。 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使肥胖的发生率快速增长,以及传统观念对儿童肥胖的接受,儿童肥胖已经越来越普及,但带来的相关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
在肥胖及超重儿童中脂肪肝患病率显著增高为50%~80%。肥胖是儿童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肥胖或超重儿童应格外警惕脂肪肝的发生,建议定期到肝病专科进行肝功能、血脂、血糖、B超等常规筛查。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脂肪肝,保护肝脏健康,防治第一大肝病。更多关于肝脏健康推文,请留意本公众号!
(本文图片采自网络)
更多节气养生知识,可参阅专著《顺着节气养自己》(池晓玲 编)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