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泡脚方】驱寒邪,排瘀血,泡脚来解决

文摘   健康   2024-12-19 07:00   广东  


一到冬天,很多人开始觉得关节病在发威了,睡眠睡到一半突然冷醒过来数绵羊……听说泡脚好又不知道拿什么来泡!那就一起来学习省名中医池晓玲教授的冬季泡脚方吧。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池晓玲教授认为,冬季种种不适,很多时候都因两个坏蛋在作祟



坏蛋A——寒邪,坏蛋B——瘀血。



池晓玲教授说:身体受寒易影响脏腑功能,引起腹胀、腹泻等疾病。寒气入侵,又会导致血液滞而不行,从而合并血瘀,继而引起关节病、腰腿痛、失眠等症状。

寒从脚起、冷从腿来”。所以,冬季要重视足部的保暖





池教授说:在冬季如果睡前用热水浸泡中药泡脚,同时,按摩足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让睡眠更安稳。

为此,池教授向大家分享以下泡脚秘方:





暖身袪寒--当归干姜方
    受寒气影响,很多气血循环较差的人常脚底“冰冷”,池晓玲教授建议,这类人可以用一些温和活血的中药来浸足浴,如干姜、附子、吴茱萸等具有散寒止痛和温经通脉的温药,有助于袪散寒气。
材料:干姜1两、附子1两、党参1两 、当归1两、吴茱萸5钱。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水温适宜,浸足20-30分钟。
功效:行气活血,暖身袪寒。


温肺通鼻--川芎白芷方
    舒缓风寒感冒引发的、鼻塞、打喷嚏、流鼻水、头晕、头痛等,可用一些宣肺通鼻的中药作足浴,如白芷、辛荑花、苍耳子和蒿本等。
材料:川芎1两、白芷1两、辛荑花1两、苍耳子1两、蒿本1两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水温适宜,浸足20-30分钟。
功效:宣肺通鼻,止眩止晕。


利水消肿--丁香胡椒方 

 “除了怕冷外,有人脚部经常浮肿。”池晓玲教授说,其实水肿与肺、脾、肾都有关系,脾虚与肺虚则会令水气和湿气容易积于脚部。此时,用胡椒、泽兰、益母草、赤小豆等利水消肿的中药,配合温肾助阳的丁香浴脚,可增强身体机能。

材料:丁香5钱、胡椒5钱、泽兰1两、益母草1两、赤小豆1两。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水温适宜,浸足20-30分钟。

功效:温肾袪寒,利水消肿。


预防外感--荆芥防风方
    预防病邪、发热、头痛、风寒感冒侵扰时,可用袪散风寒的中药足浴,如荆芥、防风、姜活、紫苏叶等发汗解表的中药。
材料:姜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荆芥1两、紫苏叶5钱。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水温适宜,浸足20-30分钟。
功效:辛温解表,袪风防感



泡脚有益的前提是正确地泡,

泡脚注意事项勿忽视?




泡脚有益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泡脚时间、时长等等。此外泡脚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就不宜泡脚。


池晓玲教授建议:
不是用于治疗,只是为了养生保健,一个星期泡脚2-3次即可;
泡脚后不建议再做过多活动,最好是在睡觉前进行;
泡脚时,水的温度要适中,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避免出汗和烫伤,泡脚最好的“火候”,就是泡到全身微微发热、似出汗却没出汗,这时身体的血液循环已经比较通畅了
泡脚后在足跟周围可以涂抹一些护肤保湿用品,以防止皮肤干燥引起的皲裂;
另外,心脏病、高血压和出血病等是否适合足浴,要先谘询中医师的意见。


 


(本文摘选自《广东科技报》,有改动,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肝病科普知识,可参阅专著《其实您可以活得更好》(池晓玲 编)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您点的每个在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正本清源呵护肝脏
“源于中医脉统,正本可以清源”。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微信公众平台,立足中医药及肝病专业,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国粹为己任,发布肝脏疾病知识,传递中医健康理念,普及养生保健文化。让我们携手共进,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的成才需要您的关注与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