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聿 | 在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2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学术   2024-10-21 17:54   吉林  


(消息来源|反思与奠基)



在纪念高清海先生

逝世2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孙正聿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高清海先生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和先生在一起的日子,已经成为美好的记忆和亲切的怀恋。


先生逝世周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山高水长——高清海纪念文集》。在这部纪念文集中,先生的亲人和朋友,先生的弟子和仰慕先生的学者们,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在先生夫人张树义老师的心中,有先生这样的丈夫,是她一生的最大幸福;在先生挚友张维久老师的心中,有先生这样的朋友,是他一生的最大幸运;在先生弟子们的心中,有先生这样的老师,是我们一生的最大骄傲;在仰慕先生的学者们的心中,有先生这样的导师,是中国哲学界的典范和自豪!


作为相知相爱的终生伴侣,张树义老师对先生的追忆和思念,是最为真挚和最为亲切的。她写道:清海走的太早了,只活了74年,但他所做的工作,却远远地超出了他有限的生命年限。在家庭生活中,他对母亲非常孝顺,是个孝子,对弟妹很爱护,是他们心目中的最尊重的大哥。他那高大的身躯、宽阔的胸怀,坚强、刚毅的性格,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追求真理并为之献身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前进的形象,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使我难以忘怀。


作为相交相知半个世纪的挚友,张维久老师对先生的追忆和评价,是最为全面和最为真切的。张维久老师说:我无时不深深地怀念着他,脑海中经常闪现出他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高大身影,回忆着和他一起度过的那些难忘岁月,感激他对自己兄长般的关爱。特别思索着他提出的那些创见性的深邃思想,仰慕他那超群的才华与睿智,敬佩他为发展马克思哲学思想作出的突出贡献,感悟着他的生活态度,工作之风,为人品质,治学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高老师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为新中国哲学事业呕心沥血、拼搏奋斗的一生,也是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生。维久老师对先生的评价是:他是突破传统哲学观念的哲学家;他是立足现实、富有使命感的哲学家;他是哲学繁荣与发展的领军人物;他是创立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的倡导者;他是超越自我、为人治学的榜样;他是在哲学教育事业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教育家。维久老师深情地说:一生中能结识高老师这样的挚友,并同他在一起学习工作,感到由衷的幸运与自豪,如果人有来生的话,我愿意再一次同他一起共事。愿高老师在九泉之下,能听到我们对他的怀念与崇敬之声。


先生在他的追求真理、献身哲学的思想人生中,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哲学著述和哲学思想,而且为我们昭示了“为人为学、其道一也”的人生典范。志存高远的大气,真诚求索的正气,敢于创新的勇气,这是先生的为人为学之道,也是所有学人的繁荣学术之道。


先生的为人,如同他伟岸的身躯,是直立的、挺拔的;先生的为学,亦如他伟岸的身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先生提出: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人对世界的关系是否定性的统一关系;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提出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当代中国哲学的使命是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创建属于中华民族的哲学理论;哲学的历史任务是面向人类的未来命运、实现人类的“类意识”觉醒。


先生的深刻睿智、振聋发聩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他的史论结合的《哲学的憧憬》之中,体现在他的独树一帜的《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之中,体现在他的重构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中,体现在他的竭力达成的《“人”的哲学悟觉》之中,体现在他的发人深省的“哲学断想”的系列论文之中,体现在他的变革哲学观念、反思现代文明的全部著述之中。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这是先生的人生追求,也是先生的思想写照。


先生总结自己的治学体悟和教育理念,只概括为最为朴实的两个字:笨想。笨想,就是不投机取巧,老老实实地做学问;笨想,就是不迴避问题,在思想上跟自己过不去;笨想,就是不囿于己见,在学问上相互批评;笨想,就是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笨想,就是不固步自封,勇于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先生的“笨想”,就是以仰望星空之志而行脚踏大地之实,就是以闲别人之所忙而忙别人之所闲,就是以平常之心而成异常之思,就是以呕心沥血之作而成照亮文明之经典。先生的墓碑矗立于苍松翠柏之中,先生的思想存留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


先生临终前些天,我和妻子李璐玮去医院看望,在病床前有一次无法忘怀的长谈。告别时,先生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深情地看着我说,“正聿,再见了”。走出病房,我对妻子说,“是永别了”,不由自主地哭起来。这是定格在我脑海中的永远的记忆。


先生逝世后的20年里,吉林大学的历任领导和现任的姜治莹书记、张希校长,均以先生为学者之楷模、育人之典范,大力弘扬先生的哲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曾任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的邴正老师,历任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的高文新老师、孙利天老师、贺来老师、田毅鹏老师和现任院长的白刚老师,为继承和发扬先生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典范,把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一流学科,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并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奋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为了继承和发扬先生的哲学思想,在先生逝世一周年、十周年、十五周年之际,我们先后出版了三部纪念文集,并在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编辑了第四部纪念文集。先生夫人张树义老师、先生挚友张维久老师、崇敬先生的学界朋友们、与先生共事的老师们、在先生身边学习过的弟子们,撰写了百余篇纪念文章,深情缅怀先生奋斗拼搏的人生,深入研究先生睿智通达的哲学思想,深切阐发先生理论著述的时代意义,广泛地传播了先生的思想理论和为人为学之道。


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先生的哲学思想,在学校的亲切关怀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吉林大学高清海哲学思想研究中心”。在中心主任王福生老师的组织下,编辑出版了《高清海类哲学文选》等三部文集,整理出近3000万字的高清海手稿扫描版达225册,统一再版了《高清海哲学文存》,翻译出版了韩文版和英文版《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为全面研究先生哲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并在国际学界传播了先生的哲学思想。


为了让吉大学子系统地学习和继承先生的哲学思想,由孙利天老师倡议,在哲学系开设了“高清海哲学思想讲座”本科课程。利天老师不仅亲自授课,而且出版了《高清海哲学思想讲座》这部著作,为探索先生的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为了让学界持续、深入地研究先生的哲学思想,我们创办了高清海哲学思想讲坛、高清海哲学思想论坛,召开了一系列“高清海哲学思想研讨会”。特别是在东北师大工作的胡海波老师,组织国内学者、特别是东三省学者,多次召开高清海哲学思想研讨活动,为深入研究先生的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深入推进先生“创建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的思想事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在先生开辟的“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刊发了大批优秀学术成果,目前专栏已开设93期,发文近300篇,被“四大文摘”转载和摘编180余篇次。专栏入选“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在继承先生的思想遗嘱、推动当代中国哲学创新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鼓励国内学界、特别是青年学者研究和发扬先生的哲学思想,我们设立了“高清海学术基金”。邴正老师、贺来老师和崔月琴老师做了细致的组织工作。迄今,已经开展了3次评审,共评选出获奖作品38项。历届获奖代表出席了今天的纪念活动,并将为本届获奖学者举行领奖仪式。


为了纪念先生逝世20周年,坚守和推进先生所开创的“辩证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我们于2023年组织撰写了十卷本的《辩证法理论研究》丛书,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实践智慧及其学说体系,将对推进我国辩证法理论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先生逝世20周年,也是先生为之奠基的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创建20周年。在近20年的建设中,中心在哲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交流、社会服务各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承担了8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3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成果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4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成果获国家图书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11人获国家级人才称号。特别可以告慰先生的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团队于2022年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们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于2024年被评选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生开创的吉林大学哲学学科,正在并将继续弘扬先生的哲学思想,为创建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做出我们的贡献。


在纪念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界朋友们对先生的崇敬和热爱,特别深切地感谢学界朋友们对吉大哲学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人类正在途中,哲学正在路上。真诚地期待与学界朋友们一道,继承和弘扬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和为人为学之道,以哲学方式面向现实,塑造新的生命意义,引领新的时代精神,创建新的人类文明,坚守哲学对真理、正义和更美好生活的追求!


谢谢大家!


2024年10月8日   定稿

2024年10月13日 发言




责编 | 熊佳琳

指导老师 | 宋绍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数字化传播,旨在发布学术信息,促进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