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纪念高清海先生专题”
本文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4期
“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纪念高清海先生专题”栏目
“类哲学”创想的三重主题
胡海波 | 文
[摘要] 高清海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的“类哲学”创想。“类哲学”可以视为当代中华民族创造“哲学自我”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理解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必须把握住“类哲学”的三重主题——人性主题、现实主题与生命主题。高清海先生自1990年开始重点关注与研究“人”的问题,把“人”作为哲学的主题,实现了哲学观念的变革,也开启了“类哲学”创想的思想历程,人性主题也就构成了高清海先生创想“类哲学”的哲学主题。市场经济研究把“人”的哲学主题创造性地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提供了一个时代性的现实主题。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与思想建构是围绕着人的“类生命”这一主题具体展开的,是在人类走向“类时代”的语境中思考与表达人的“类生命”和“类本性”的未来哲学问题。类哲学的三重主题也应当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哲学研究与思想创造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 类哲学;人;类生命;哲学自我
哲学观念变革是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气质与毕生追求。从1994年10月撰写《“类哲学”引论——人与哲学的未来》这篇标志性的论文到2004年10月去世,高清海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以他特有的哲学观念变革的精神气质、心系中华民族命运的情怀与关注人类未来趋势的视野,始终围绕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这一思想主题,执着探索“人与哲学”的思想理论与现实实践问题,寻求中华民族的哲学自我以及人类走向的哲学精神,形成了独具创造性与前瞻性的“类哲学”。
近些年来,“类哲学”在国内哲学界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与认可。然而,由于哲学观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类哲学的理解与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依然习惯于以哲学是关于世界本质的知识体系的哲学观及其思维方式来理解“类哲学”;二是人们往往执着于“类”的概念及其知识体系来把握“类哲学”。这两种问题的根源都是没有按照“人”的方式来理解“类哲学”,都是脱离人的具体性以及“类哲学”创想的思想历程与丰富的思想理论、历史逻辑与社会现实来把握“类哲学”。这是“类哲学”常常被误解甚至被认为难以掌握的根源。
类哲学是现代哲学,我们不能按照古代哲学或者近代哲学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来理解和把握类哲学。类哲学作为现代哲学,不是一种知识性理论,是面向未来的哲学精神,是高清海先生在系统研究和批判西方的传统哲学以及深入研究和体会马克思哲学之后提出的新哲学观念,是体现人的理想、追求、目的、创造的价值体系。只有按照价值体系的哲学观,把人作为哲学的主体和主题,才有可能理解类哲学。脱离开对人本身的理解,脱离开对人的生命本性与存在方式的追问,脱离开对人与哲学的未来的憧憬,就很难理解类哲学。
高清海先生认为,哲学同历史、现实、未来有着内在的关联。“哲学的根子深扎在历史里,哲学的生命成长于现实的土壤,而哲学的活力却表现在它永在不断开辟的那个未来的意境趋向之中。”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也是源于他对哲学历史、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深刻把握。我们理解和研究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思想,同样不能离开哲学的历史、现实以及未来发展。因此,本文将在探索高清海先生晚年“人与哲学”的思想主题转向与哲学观念变革的基础上,分别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具体考察类哲学思想三重主题,即“类哲学的人性主题”“类哲学的现实主题”与“类哲学的生命主题”,进而展现高清海先生类哲学创想的哲学观念变革、现实语境与走向未来的哲学精神。
一、哲学观的时代性变革与类哲学的人性主题
高清海先生半个世纪的哲学研究与哲学观念变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的哲学气质集中体现在哲学观念变革的思想历程之中。他的哲学观念变革,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支撑这个起伏跌宕哲学经历的思想节点是三次最为关键的思想革命:
第一次哲学观念变革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高清海先生致力于摆脱“苏联模式”的思想束缚,重思马克思哲学,并据此推进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摆脱了教条主义习性,逐渐学会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伴随着这一思想转折,高清海先生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大量的西方哲学经典著作,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哲学研究的方向与追求。这一思想转折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他主持编写的哲学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1988年出版的哲学专著《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这一哲学观念变革的探索及其思想成果,奠定了高清海先生以新的哲学观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次哲学观念变革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高清海先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在于提出实践观点,把哲学引向现实生活的新视野。1988年以后,国内许多的著名学者都意识到实践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主流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是“实践唯物主义”。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对象与功能等思想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高清海先生针对人们关于实践概念的认识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在他看来,马克思提出“实践”概念,主要在于改变了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强调实践作为人的感性生命活动的主体性,以及实践作为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高清海先生称之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出发,人的全部问题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由此,高清海先生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对象与功能的新的理解,也实现了自己的哲学观念变革。
第三次哲学观念变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4年。高清海先生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自觉地走进人的现实生活及其自我意识之中,认为在一切观念的变革中“人”的观念是最为根本的,“人”的观念关联着整个哲学的理解,“人”的问题是哲学的出发点、归宿和主题,哲学在其本性上是关于人的价值体系。然而,高清海先生也痛切地认识到,长期以来,把哲学当作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的哲学观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关于人的各种抽象观念更是根深蒂固,人们总是习惯按照理解“物”的方式去理解“人”,而不是按照“人”的方式理解“人”。针对这一问题,高清海先生在进入90年代之后,把“人的本性”和“哲学本性”这一问题作为他哲学研究的新主题,开启了自己晚年“人与哲学”的思想主题转向与类哲学的思想创想。
高清海先生90年代之后的“人与哲学”思想转向经历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探索过程。在他去世多年以后,我们发现了他写于1990年至1993年间的一本贴着“人”字标签的黑皮笔记本,这是一本摘抄自古希腊哲学以来哲学经典作家关于“人”的种种论述的研究笔记。这个笔记本的内容表明,高清海先生自1990年开始重点关注与研究“人”的问题,这可以视为他的类哲学创想的思想起点,人性主题也就构成了高清海先生创想“类哲学”的哲学主题。“类哲学”是建立在对人性以及人的“类存在”之深刻觉解上的未来哲学,人性研究是“类哲学”思想的基础和前提、血脉和股肱。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思想成果是1992—1993年写成的《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1995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以讲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讲义为基础写成的哲学著作,然而这本书并不只是对《形而上学》思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而是高清海先生由此所作的对自己思想的清算。“我在本书中着重于理论思想方面的发挥还有一个理由。1988年我承担了一项以《哲学观念变革研究》为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就此题我已发表过一些论文,但一直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恰当的形式系统表达我的思想,这本书稿以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本体理论、运动变化学说为主要内容。考虑到这些问题正是‘传统哲学’的主题,亚里士多德又是这种传统哲学的主要奠基人,而所谓哲学观念变革所要改革的又主要是传统的哲学观、本体观、发展观等等内容的变革,当然也就顺理成章的使本书同时成为系统表达我对哲学观念变革问题看法的著作。”这本书的书稿在1993年交付出版社时的书名为《哲学的梦憧》,经修改后以《哲学的憧憬》为名出版。“哲学的梦憧”或“哲学的憧憬”体现的是高清海先生对传统哲学特别是古代哲学的理解。他一语中的地指出,“哲学的秘密在于人”,作为传统本体论的古代哲学从根本上说也是关于人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理解,只不过是以人性外投的形式来表达,即借助于外部世界超越于人的力量以表现人的理想追求。这表明那时的人及其哲学虽然拥有崇高的信念,却缺乏属于自身的强大力量。正像一个人处于富于幻想的童年时期,总会把自己想象为一个英雄人物一样,哲学也曾经历过这样一个以想象的存在来表现自身内在本质与理想追求的童年阶段。“哲学的梦憧”或“哲学的憧憬”这样的书名就是对古代传统哲学的这种状况的概括与表达。这一著作尤其是前言——“哲学的秘密在于人”——对于我们研究与理解高清海先生晚年类哲学的思想创造具有特殊意义。具体说来,“哲学的秘密在于人”这一命题,一方面凝结着高清海先生一生哲学探索与哲学观念变革的思想成果,是他的哲学观思想的晚年成熟表达;另一方面更是突出了高清海先生关于哲学的人性主题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理解他晚年的类哲学创造过程与思想实质最切当的入手点。
高清海先生认为,这本书虽然以“《形而上学》的沉思”为题,但是没有局限于文本分析,而是通过同先哲卢克昂的对话,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谱系和脉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在显象的意义上,此书深入地分析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观念、本体论思想和关于运动变化乃至实现活动的学说;在隐性的意义上,则是一次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清算,并据此引出了高清海先生对哲学观念变革问题的系统表达。
1992—1993年高清海先生在哲学观念变革的思想主题中究竟关心哪些问题,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研究?深入考察高清海先生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以及他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想成果,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他晚年类哲学创想特别是其人性主题的前提。
经过认真阅读与研究高清海先生晚年围绕“人”这一哲学主题的笔记与论著,我们发现他主要围绕以下五个维度展开类哲学创想:一是对于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作出以人为主题的理解;二是按照人的观点来理解整个哲学思想史,把哲学思想史看作是关于人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与自觉转变的历史;三是具体分析哲学思想史上本体论思维方式的五种表现形态,以及它们在理解人的双重本质问题上何以陷于抽象的单一观点;四是学习与把握马克思所奠基的现代哲学在人的生命活动与生存方式中理解人的双重本质及其统一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并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具体理解人的双重本质及其统一,理解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历史发展;五是立足人的双重本质与双重生命,在人的现实与未来中把握人的类本性,进行独具个性的类哲学创想。
关于自己的哲学观,高清海先生在《哲学的憧憬》的序言中有一句非常精辟的阐述:“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面对的虽然是外部世界,表达的却是对人的自己的观点”。高清海先生认为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人自身的认识,两者是相互同一、互为彼此的。一方面,哲学理论中显现的世界面貌,正是人对自身面貌之觉解的反照;另一方面,哲学理论中的人的形象,也正是人在其中操持劳作的世界现象之投射。人如何理解世界,就如何理解其自身;反之亦如此,人如何理解自身,便也如何理解世界。人生观和世界观,拥有互为表里的同一内容。
高清海先生认为人之所以需要通过对世界的认识来理解自己,是因为人以整个世界为自己生存与活动的对象,这是人所特有的性质和能力。世界包含着人的奥秘,只有了解世界才有可能彻底地了解人。然而,认识世界的最大困难又在于人的世界,人是世界的奥秘所在,要真正了解世界又必须真正地理解人。这样看来,哲学所面对的世界正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处于对人关系中的世界,即踏上了人的足迹、投进了人的身影、经过人的活动参与创造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再是单一的自然世界,而是有着自然的与属人的两重关系的矛盾世界。
高清海先生认为,世界两重性的根源在于人的两重本质,第一重本质,是人的“自然生命”;第二重本质,则是人的“超自然生命”。人就是这样一种其自身就内蕴着矛盾的存在。这一矛盾不仅体现在人是肉体和灵魂的对立统一,而且还在于人是超越性与非超越性的对立统一,人依赖自然又超越自然,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不断分化与统一世界的过程中生存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将人的双重本质投射于对象世界之中,从而使得对象世界也两重化了。
世界两重化的根源实际上在于人的双重本质,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的生存性活动,也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和区别于物的存在本性,哲学以理论的方式分化世界,人类则以实践的方式分化世界,二者相互统一、相互适应。因此,哲学从未摆脱两重世界、两重人格的矛盾,哲学之所以对万物的统一性如此执着,不过就是想要把对立的世界统一起来。也正是基于对人的双重本性与实践活动的这种哲学观层次的理解,高清海先生超越了仅仅在认识论层面上理解实践问题的传统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发挥运用于理解“人”,开启了以“人”为主题的类哲学创想。
高清海先生进一步按照人的观点来重新理解整个哲学思想史,把哲学思想史看作是关于人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与自觉转变的历史。人是在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动物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人的,人在形成人以后,这个发展过程仍在继续,人总是不断地否定自己,更新自我,这是人的一个根本特点。随着人的发展变化,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所看到和理解的世界也必然是各不相同的。人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的发展历史中有着不同的联系方式,人的成长与变化从根本上说是这两种关系的地位消长与联结方式的转化。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理论,其发展历程从总体上说与人和世界的关系的变化是一致的。
起初,人们是从人的原始存在中去追求人的本质,古代哲学属于这一发展阶段。这种哲学以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人,认为人的真实本质在于万物的始源存在。按照这种理解,“人”是什么,要由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然”是什么来判定。
接着,人们是从人的理想存在中去探究人的本质,中世纪具有神学性质的经院哲学属于这一发展阶段。这种哲学从自然本性之外发现与追求超自然本性,并且把人的超自然本性寄托与归结在上帝身上,形成了神学超越论的思维方式。这样,“人”是什么的问题就被归结为“上帝”是什么的问题了。
而后,人们是从人的对象性存在关系中去寻找人的本质,近代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哲学都属于这一发展阶段。与前两种哲学对人的理解相比,这种哲学理解人的特点在于把人作为真实对象,从人的“存在关系”或“认识关系”理解人的本质。中世纪以后的许多哲学家已经意识到,真实的人既包括潜在存在的自然性,也包括天使般的神性,人是这二者的结合体。然而,属于人的这两种不同的性质怎么能结合在一起以及怎样结成一体,成为困扰当时的哲学家们最大的难题。他们没能在人自身找到结合的源泉和根据,而是从人的对象性存在关系中去寻求结合的基础。在这种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什么要看人的“对象世界”是什么,由此出发,人被理解成“感性存在”或者“理性存在”。
最后,人们是从人自身的活动方式和存在形式去探求人的本质,这属于现代哲学的发展阶段。人由自身活动创造人本身以及人的生活,人的自然性本质与超自然性本质是在人的自身活动及其成果中结为一体的。在现代哲学的观念中,“人”是什么取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存在形式”和“活动方式”是什么。
高清海先生坚持认为,哲学就其实质而言是贯彻人的观点的思维方式,然而哲学不是人学,不能提供关于人的实证性的知识。如果用人的“肉体”与“灵魂”来形象地表达人的自然性本质与超自然性本质,那么哲学关注的就是肉体与灵魂的相互关系问题。在高清海先生看来,肉体与灵魂的矛盾关系,或者说人的自然性本质与超自然性本质的矛盾关系,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基本关系。人的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所形成的全部对象性关系,即人的活动中以及所面对世界中的所有矛盾关系都根源于这一基本矛盾关系。就此而言,所谓贯彻“人”的观点,实质上就是从如何把握“肉体”和“灵魂”的辩证关系出发去理解各种事物的问题。在哲学思想史中,对于处理肉体和灵魂关系问题的每一次尝试都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归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是从肉体和灵魂原始统一关系出发的自然观点;二是肉体和灵魂彼此对立的二元观点;三是把灵魂归结于肉体,从肉体的感性存在中推演出精神以及外部世界的一切存在的抽象存在观点;四是把肉体归结于灵魂,从意识或精神中推演出外部世界的一切存在的抽象意识观点;五是肉体灵魂抽象统一的人本学观点;六是人与自然、灵魂与肉体具体统一的实践观点。”
高清海先生认为前五种思维方式属于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表现的都是以往的哲学对人自身的理解。所谓本体论,源出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对“作为存在的存在”之追问,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终极存在、始初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人的存在本性、行为根据以及前途命运的一种理论方式”。这种肇始于古希腊并在哲学史中不断获得思想滋养的方式是同传统的即历史成长中的人相适应的。尽管传统哲学在实质上也是关于人的理论,但传统哲学又常常失落了人,形成了关于人的各种抽象观点。这是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最大弊端。哲学的传统和现代之变,根本即在于把已然在传统哲学的人性中遗忘的“失落之人”再归还于其生命本身,使人从抽象回归现实、从彼岸回到此岸。这一人性观的转变,究其实质,乃是一种哲学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即对待人和人的世界的根本态度和根本方式的变革。
在《哲学的憧憬》一书的前言中,高清海先生就“人是哲学的秘密”这一主题探讨了人与世界关系中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人的自然本质与超自然本质,以及哲学思想史理解人的世界和人的本质体现出来的从古代到现代四种哲学形态、六种思维方式等丰富的哲学思想内容。它们具体地展现了高清海先生的哲学观思想,是他近四十年来潜心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史思想的积累与升华,这也为他此后十几年的类哲学创想奠定了雄厚而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市场经济的形上性研究与类哲学的现实主题
高清海先生晚年“人与哲学”的思想转向,升华了他哲学研究的思想境界。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深刻理解“人是哲学的奥秘”,具体把握人的自然本质与超自然本质,由此形成了哲学是人的自我意识理论的哲学观,揭示出哲学关于人的观念的历史性变革的特点与逻辑。关于哲学及其历史发展的这些基本看法,在哲学观或哲学思维方式的层面上,为其晚年的类哲学创想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类哲学是从以人为主题的历史性、思想性哲学反思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新的历史时代特征的哲学形态。
然而,只是一味地进行哲学观与哲学思想史的反思,未必就能创想出类哲学。高清海先生能够成功创想出类哲学的关键,还在于他把对人的哲学理解诉诸对于人的现实存在与发展问题的时代性历史性反思。关于这一点,高清海先生曾经在1996年10月召开的“类理论”研讨会上主题发言说:“关于‘类’的问题,我思考已经很久了。为什么要考虑并提出这个问题?总的说来是由对‘人’的思考引发出来的。这里当然还包括现实的、历史的,以及学理的种种方面的考虑”。在他看来,人类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期,无论是从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与发展趋势来说,还是从哲学总是抽象地理解人因而经常失落人的理论困境来说,都要求哲学对人和人类社会有一个总体的、本质的、更符合时代发展诉求的新理解。当前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中的一切矛盾问题,实质上都是人和人的矛盾问题,问题的根子在于人的存在状态与“人”的观念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已经不能再用过去关于“人”的观念和认识去对待,而应当寻求一种新的观点或思维方式来解决“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理解,高清海先生开展了对作为现实的人的时代处境之市场经济的形上研究。这一研究可视为“类哲学”创想中的现实主题,是“类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理论维度和必要组成部分。
从当时具体情况来看,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此后所发生的中国人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还有当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积极关注,都直接促动高清海先生开始现实地思考与研究“市场经济、人与哲学”的问题。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把人与哲学的话题创造性地推向一个新的境界,这对于晚年的高清海先生来说是一次思想的挑战,也是一次哲学创造的际遇,不仅为他找寻到“类哲学”的社会生活契机提供了一种思想创造的机缘,也为他作为一个中国哲学家创造出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新哲学理论提供了鲜活具体的思想体验。我们理解高清海先生晚年的类哲学创想,绝对不能忽视这一现实主题。
高清海先生思考和研究市场经济问题的过程是复杂的、曲折的,也是艰辛而富于灵感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哲学理论层面上理解市场经济。在最初的研究中,高清海先生试图通过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这三种基本的经济形态去把握市场经济的历史性、时代性特质。这样的研究预设很容易就会把人的注意力引向不同时代的经济形态所特有的本质、规律及其特质。按照这样的思路研究市场经济,最高的预期只能是从自然自在的客观意义上理解自然经济的本质、规律及其特质;或者只能是从主体意识的主观性意义上理解计划经济的本质、规律及其特质;亦或者只能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的意义上去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律及其特质。高清海先生及时地发现,以这种方式和思路研究市场经济不能在哲学上真正理解与把握市场经济与人的内在关联,也不能真正发现市场经济对于人的生成与发展以及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进步所具有的人性意义。
按照这样的理解与认识,高清海先生经过审慎的探索与思考,重新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发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三形态”这一重要理论,并重新阐发了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货币章”中阐释了人的历史发展的重要理论:第一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系”,第二形态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第三形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成长与发展依次经历了这三种历史形态。
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极大地启发了高清海先生。他从人作为主体的生成角度把人的三个发展阶段概括为“人的集群主体形态(以群体为存在本位的人)、个人主体形态(以个体为存在本位的人)和类主体形态(以类为存在本位的人)”。他认为人的发展必定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人是以群体为本位的,只能在人的相互依存以及对自然的依赖关系中生存,这种直接性的依赖关系是“类本质”尚未充分展开的原始形态。“人类初期群体形态所表现的并非完全属于人的类性质和类力量,在很大成分上不过只是自然的群落本质和群落力量。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对群体的依赖性表现的便主要是对自然性、自然对象和自然关系的依赖性,并不完全属于人的类本性的实现和发挥。”
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化的关系、全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高清海先生认为,就人的成长和发展而言,在这一阶段人从群体本位走向个体本位,摆脱了实体化-人格化的共同体的束缚,生成为独立人格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所谓个体的独立性,其实质即在于个体的“类”化,从前只有群体性意义上的人才具有其人性、人格,个体的人没有上升到普遍性并因此没有真理性,继而不具备真正的实存。当人必须从群体获得自己之所是时,他们便被阶级化了。而在第二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中,“每一单个的人都成为人,都具有了人的本质,获得了人格性,‘人’因而也就变成普遍的存在、更加类化的存在”。高清海先生认为,当前人类正处于个体本位的阶段,市场经济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市场经济是人类走出以群体为本位的生存方式,进入以个体为本位的生存方式的历史形态,它创造着也要求着个人具有独立的人格。”通过市场经济这一历史环节,人获得个体独立性,从群体本位的那种依赖性中解放出来,所以市场经济给人带来的是一次人性解放,是人的社会历史形态的提升与进步。由此,高清海先生找到了研究市场经济的路数,即按照市场经济的历史形态意义和人性价值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清海先生认为,不仅要把市场经济当作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来研究,还要把市场经济当作人的社会历史形态来研究,要研究市场经济对于人的形上意义和价值,对于人类发展的历史形态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在中国就是要使中华民族获得个体独立性、个人主体性。如此一来,高清海先生找到了哲学研究市场经济的方向,把“人与哲学”的研究和市场经济研究合成一个问题,也使他的“类哲学”创想具有了一个重要的现实维度。“人性维度”和“现实维度”,二者共同充实了“类哲学”创想的内涵。
高清海先生从历史形态和人性的意义上理解市场经济的形上意义和价值,围绕着“市场经济、人与哲学”这一主题,撰写了《从人的生成发展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个人主体与现代哲学》《市场经济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与当前中国哲学的发展》等数篇文章。高清海先生在市场经济研究中是从现实的意义上理解人,通过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来理解人,实现了对人的具体化理解,也深刻揭示出市场经济的历史进步意义。这与以往西方哲学通过神、绝对精神等抽象概念理解人有本质的不同。
市场经济研究,使高清海先生对人性生成的历史逻辑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市场经济涉及人的个体独立性的生成。在市场经济的研究中,高清海先生不仅注意到人性生成的第二形态,而且更为关注人的未来即第三个阶段—人的自由个性阶段。高清海先生认为,人的真正存在形式是超越个体独立性的,是“类体”的存在。从人的主体性的生成来看,人成长的第一阶段表现为“群体主体”,第二阶段表现为“个体主体”,第三阶段表现为“类主体”。群体表现为依赖关系,个体具有独立性的特质,类体则是一种自由个性的类体。人的类体时代是未来的,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做准备。市场经济是为人类社会走向未来做准备,为人的发展从个体的独立性走向类体的自由个性在做准备。高清海先生指出,人在第二阶段通过市场经济建立起普遍的全面的体系,人们不再受制于人身依赖和等级从属的关系,但是,经由物、商品的中介所建立起的联系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生活世界陷入物化、殖民化的境况中,人们被置于货币、资本的支配之下。“社会关系的物化也是人的自我失落,属于人对自身本质的一种异化状态,所以个体的本位形态也并非人的完善状态。它不过是历史过渡的一个环节,在进一步发展中也必然要被否定,为更高的类本位形态所取代。”高清海先生认为,研究市场经济不仅要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对于人的历史进步的形上意义和价值,而且还要超越性地面向和把握人的未来。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所有人的生产能力的提高,是人本身、人的生命性的变化,这种生命状态的变化在哲学上是应该被自觉意识到的,自由自觉的人的生命状态应该在哲学上有所体现。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看成人的生命状态,人开始依赖自己的生命状态,这才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高先生把这种走向未来的自由自觉的类体的生命状态叫作“类生命”,把关于这种“类生命”的哲学叫作“类哲学”,即走向未来的哲学精神。
三、“类本性”探索与类哲学的生命主题
人的“类生命”是类哲学的内在主题。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与思想建构,主要就是围绕着人的类生命这一主题具体展开的,是在人类走向“类时代”的语境中思考与表达人的“类生命”和“类本性”的未来哲学问题。我们理解高清海先生晚年的类哲学创想也必须真切地理解他对于人的类生命、类本性的洞见。
在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思想中,人的“类本性”“类生命”与“类时代”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类”概念又是其前提与核心。如何理解“类”概念以及人的“类生命”“类本性”,是高清海先生在1994年撰写的第一篇关于“类哲学”的论文《“类哲学”引论——人与哲学的未来》中首先阐述的内容。在他看来,人类的发展趋势必将是从群体存在、个体存在过渡到类存在,类存在形态乃是人在未来的存在形态。与这种存在形态的变革相适应,哲学的存在形态、思维方式必定会发生相应的历史性转变,即“从个人的主体体验哲学转向具有更为广阔的宏观视野的类主体哲学”。高清海先生认为把握人与哲学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对人的生命本性与本质特征的深刻理解。
关于人的生命本性与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类本性意味着人不能脱离他人和他物而存在,必须与他人和他物建立起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人与世间的一切存在都处在类联系之中,但唯有人这一存在以类为本质,以类为生命活动的原则。如此一来,人与外部世界的一体性关系,不同于动物同外部世界的统一关系。动物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天然的、本能的,但人并不只是自在地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把自己同世界的关系视为其生命活动的对象与原则,有意识地超越其天然本能的规定,创造出属于人自己的类意识、类生活。为此,高清海先生把类理解为人区别于物的超越性概念,认为只有从类出发,才能了解人的本质与特性。人区别于物的关键在于人能够同人之外的一切存在建立对象性关系,使外部对象、整个世界变成为我的、属人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说明人的本性与特质的时候,总是要从人与物的区别谈起。在高清海先生看来,这一理解方式往往难以摆脱物种思维的限制。尽管人们试图强调人区别于物,但依然是以看待物的方式理解人。因为人们从人与物的区别中所发现的本质与特性,并不是人的类本质与类特性,而是物的种本质与种特性。人作为万物的一员,同物的种规定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人之为人就在于人超出了物种的限制与规定,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与原则。
因此,“类”是理解人的双重生命的思维,是超越种的概念,是一种思维属性的概念。“类”这个概念具有价值性,带有目的性、理想性。因此,千万不要把“类”概念知识化和本质化。关于“类”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两个意义来理解:
一是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说,“类”概念与“种”概念相对,“种”是前定的,“类”是后天的、创生的;“种”是有限的、本能的,而“类”则是无限的、超越的。这是“类”和“种”概念的一个区别。“类”和“种”是相对的概念,“种”是自然性、本能性的存在,而“类”是超自然性、超越性、创造性的存在。
二是从人性生成的意义来说,“类”是一个历史形态的概念,意味着从群体主体、个体主体走向类主体的阶段。“类”蕴涵着理想性、目的性、追求性、创造性。对人而言,“类”是突破界限的超越性概念,是“属于自我生成的‘历史’本性”。“类”概念体现的是人对人自己的追求、对自己的超越、对自己的改变的全部内涵和意义,所以它的丰富性和历史超越性的意义就出来了。高清海先生就用“类”这个概念理解生命,理解人,认为人的根本在于类。“人的类本性不是人的抽象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它是人自身建立的统一性、充分个性化基础上的统一性、超越自身界限的统一性、以否定为内容的统一性,即普遍化、多样化的统一性。”对于人来说,“类”是一种对人的生命的和生命本性的多重多义的理解,而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自然的本能的理解。
2004年4月,高清海先生在为《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系统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的“类生命”的总体看法。在高清海先生看来,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改变生命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本性,超越人的本能生命,实现生命的自我创生与主宰;超越个体自我,建立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超越物种规定,实现天人合一,成为具有双重生命、两重本性的存在。“人的第一重生命是父母给的,与动物的一样,属于‘物种’规定的本能生命;第二重生命则是在后天活动中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它是主宰生命的生命、属于生命又突破了生命、依托个体又超越了个体、区别于万物又与万物一体、属于有限又趋向于永恒、服从必然又具有自由等等,这就是人的‘类生命’或‘类本性’。”人的生命活动向来不是自在的、被规定的、固定不变的,而是自为的、生成的、超越的。只有立足于人的双重生命观,即把人理解为具有种生命、类生命的两重存在,才能理解人与动物的本质性区别,才能把握人这一独特存在的类本性。因此,人要成为人,意味着必须超越第一重生命,在革命的实践中与世界建立起否定性统一关系,成为以类为本性的存在物。
在这个序言中,高清海先生又重申了他的基本哲学观:“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不过是人的本性的自我意识”。就此而言,“类哲学”也是一种关于人的“类生命”和“类本性”的自我意识。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解决人的自我意识问题应该达到理论的“彻底”,即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引起高清海先生的高度注意与深入思考,他进一步提出了“人本身”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根据自己对西方哲学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理论的长期研究,高清海先生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对于人必须从‘生命’入手才能理解它的特质”。那么,在这个意义上,人本身在于人的生命。
高清海先生主张从两重性的观点去理解人的生命,提出了人的双重生命观。人既有被给予的自然生命,又有着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高清海先生认为,马克思虽没有提出“双重生命”的概念,但马克思所提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已把自身两重化,超越了物种生命的本性,形成了超越自身、比已有生命更高级的“超生命的生命”。
在高清海先生看来,人具有双重化的生命。人的第一重生命是自然生命,是本能的、自发的、先天的、前定的、固定不变的生命;人的第二重生命是超自然的生命,是创造性的、自觉的。高清海把前者称为“种生命”,把后者称为“类生命”。“类生命”作为人的生命本性,有赖于人的自我生成与创造。“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分别,可以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在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等等的区别中去理解。”“类生命”就是人的双重生命,是关于人的生命本性的概念,它表达的是人有多重多义的生命。如果只认为人有超自然的生命,或只认为人有自然生命,这都是单一生命的观点。单一生命的观点就是种生命的观点。类哲学不是单一生命的观点,不能在人的自然生命或超自然生命这样两种生命的单一性角度上理解人的生命,必须在这两种生命的双重性统一关系当中理解人的生命。理解人的生命本性的关键在于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来理解与把握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本性不能用认识物种的“种”思维来理解,而必须以“类”思维来把握,即在“类”的意义上去理解人的“类生命”。
高清海先生认为“人”的观念的转变是一切观念变革的前提与根本。过去人们关于人的观念基本上都是抽象化的,是以单一性的、先在性的、被动的、片面的观点理解人的生命,这是“种生命”的思维。高清海先生创造“类生命”这一概念就是要超越这种单一的外在的思维方式及其生命观,所以类哲学蕴涵着一种崭新的生命观。
关于“类生命”这一概念的内涵,我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在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的统一性中理解类生命,另一种是在超自然生命的意义上理解类生命。前者考虑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的生命整体,后者强调超自然生命是人的生命的根本。这两种理解在高清海先生的论著中都曾出现过。先生认为,人一方面具有由其自然物种属性而来的本能生命,另一方面又有由其理智创生活动而来的自为生命,前者是有形生命、肉体生命,可以称为“种生命”;后者则是无形生命、文化生命、社会生命、智慧生命,可以称为“类生命”。此处的“类生命”,表征着人的超越性生命。“第一生命如果叫做自然给予的‘种生命’(体现大自然的物种规定),人所特有的这个既涵盖又超越了物种生命的自为生命,就可以称作人的‘类生命’(与‘种’相对待)。”在这句话中,高清海先生认为类生命既涵盖又超越了物种生命,是两重生命的否定性统一。
为什么在类生命的论述上有如此的差异?如果仅在一个静态的意义上理解类生命,那么就会产生这些疑惑。从动态的意义上理解类生命,类生命就是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概念,就是人的未来的生命。就生命本身来说,类哲学包括对种生命、类生命的理解;从人的自我超越进程来说,类生命更能体现人的生命升华的逻辑,更能凸显人之为人的类本性。人之所以有超越群体和个体的类体的存在,是因为人的第二生命的发展和第二生命的创造。人是在自己的自为性、创造性生命活动中彰显人性、人类性。“‘自为本性’就意味着,人已经超越了自然规定的物种本性,人是具有多维性、多变性乃至多态性,并且面对整个世界、与一切对象都有内在关联的一种存在。这样的本性是永远处在历史的生成和发展中的,对于它事先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永恒规定。”高清海先生认为类哲学主要是针对人的第二重生命的,是讲人的第二重生命的追求的。关于人的未来生命的“类生命”的那种哲学追求,集中体现在人的第二生命类体状态下的类生命的追求和创造。因此,“类哲学”是面向未来的,是面向未来的类体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类哲学”就是讲人的第二生命的创造,人的第二生命给人带来的哲学精神,就是讲人的第二生命的创造性。
在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了高清海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类哲学创想的思想历程,着重阐述了“类哲学”的人性主题、现实主题、生命主题,重温与阐发了高清海先生类哲学创想的哲学追求与思想境界,倍感亲切,深受启发,强烈地感受到“类哲学”思想的前瞻性与生命力。高清海先生把“类哲学”叫作“走向未来的哲学精神”,对于我们而言,类哲学可以理解为当代中华民族创造“哲学自我”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类哲学的三重主题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哲学研究与思想创造的哲学基础。
(本文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4期,注释从略,如有需要请参阅原文。全文图片除特殊声明者外,均由作者提供。)
图文:胡海波
排版:赵明哲
审核:由阳 秦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