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林,方建 | 把握历史主动的中国智慧

文摘   2024-09-15 07:04   吉林  

王炳林 教授


王炳林,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教授;方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教授。
所谓历史主动,是指自觉地认识和把握创造历史的现实可能性和客观制约性,以积极面对的态度和主动作为的行动推动历史进步。历史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其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历史主动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既表现为在历史大势面前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也体现为在历史转折关头把握机遇、敢闯敢试,在风险挑战面前敢于担当、奋发有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把握历史主动、赢得历史主动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密码。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宝贵经验,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有机统一


历史主动是人的活动。在新中国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自觉肩负起把握历史主动的重任,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焕发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党的领导力量与群众的主体力量形成把握历史主动的强大合力。

1.坚持党的领导,为把握历史主动提供坚强保证

历史主动归根到底是主体能动在历史领域的体现。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谈及“能动性在战争中”这一问题时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政党是阶级组织中最集中、最复杂、最高级的形式。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除了政党,其他个人或组织都很难肩负起这样的重任。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把握历史主动提供了坚强保证。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论断。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的重要作用,既体现在顺应历史大势上,也体现在应对历史关头、经受风险挑战上,还体现在肩负历史使命上。比如,新中国成立后,得益于党的领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关头把握住历史主动。在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反复权衡后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把握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主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握了实现伟大转折的历史主动。党的十八大后,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失时机全面深化改革,把握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

习近平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是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握历史主动,在于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科学理论指导。科学理论指导是把握历史主动最有力的武器。恩格斯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认为“这个优越之处无比重要”。他在分析英国工人运动时指出,“英国工人运动虽然在各个行业中有很好的组织,但是发展得非常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于一切理论的漠视”。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诞生的,科学理论指导是党与生俱来的优势。遵循规律、抓住根本、科学预见、坚定信念等都是把握历史主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在这些方面展现出其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1981年12月,党中央基于历史由来与形势发展,果断作出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的决定。然而,当中英双方在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前几轮进展并不顺利。英方会场内态度顽固、咄咄逼人,会场外小动作接连不断。“一国两制”的提出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当撒切尔夫人称赞“一国两制”是“最富天才的创造”时,邓小平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实践证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2.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获取把握历史主动的力量源泉

能否把握历史主动是对实践主体智慧和能力的考验。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紧紧依靠人民把握历史主动。群众首创精神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主体的地位,还在于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性特点。人民群众的创造往往蕴含着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需要,能够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的检验下不断调整优化。列宁从对比视角作出了深刻分析:“群众不是从理论上,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总是从理论上来看问题。”他强烈呼吁:“少来一些政治空谈。少发一些书生的议论。多深入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创造新事物。”对于实践性这一特点,毛泽东也有过分析:往往是“群众高于领导,领导不及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脱离群众,没有实践经验”。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鼓励群众积极探索,不随意干涉群众实践。红旗渠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面对施工环境险峻、缺乏专家指导等困难,林县县委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千百年来饱受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制工具、自造炸药,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经过十年苦战,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长达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人间奇迹。

另一种含义是重视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并上升到政策乃至理论、制度层面。这是对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强调得最多的方面。比如,包产到户、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等都是体现群众首创精神的创造性实践。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从中汲取了把握历史主动的智慧和力量,有力推进了改革开放进程。邓小平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评价说:“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乡镇企业是谁发明的,谁都没有提出过,我也没有提出过,突然一下子冒出来了,发展得很快,见效也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由农民首先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实践中,群众首创精神进一步迸发出来。比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其中就蕴含着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群众自治组织的兴起,“小院议事厅”“家长里短议事会”等协商协调平台的出现,推动了基层治理的创新,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激发出来的群众首创精神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

3.在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有机统一中,更加充分地把握历史主动

从主体论视角看,中国之所以能够把握历史主动,就在于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能够处理好推动历史发展的领导力量与主体力量的关系。事实上,能否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影响历史主动的关键问题。一方面,党的领导需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毛泽东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旦脱离群众,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也就堵塞了,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很难转化为实践。另一方面,激发出、运用好群众首创精神也离不开党的领导。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实现的;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翻身解放做主人,得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创造历史;群众越要自觉地创造历史,越得组织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言:“工人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他们的人数;但是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表明,各界群众能够被组织起来,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能够被调动起来,群众实践智慧能够由点上探索到面上推广开来,同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从群众包产到户的自发探索到党中央经过广泛调研后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把握历史主动的实践脉络生动体现了两者统一的必要所在。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是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是我们党掌握历史主动的成功密码。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机统一


把握历史主动,需要明确历史进步的尺度,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历史主动的成就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把握历史主动的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从而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对社会历史发展而言具有根本动力的作用。列宁曾把生产力的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基本规律都能够从生产力角度得到说明。就社会主义社会而言,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一旦生产力得不到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推动历史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是把握历史主动的追求。生产力的重要性以及与把握历史主动的紧密性,决定了把握历史主动要抓住生产力这个“牛鼻子”,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同革命年代相比较,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和方式已有很大不同。早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颇有预见地提出“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城市中其他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实践探索,党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认识更为深刻。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到党的十三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纳入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定位日益明确,共识日渐形成。改革开放后,得益于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有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事实上,这段历史就是把握历史主动的历史,推动生产力发展本身就是把握历史主动成效的具体体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把握历史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在推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和转化中得到充分体现。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时期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是对社会发展进程进行阶段划分的依据。对于社会主要矛盾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逻辑关联,第二个历史决议就有过具体分析:“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回望整个改革开放的历程,这段论述已从提出之时的预见性认识,变为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结论。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改变,人们需要向着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社会主要矛盾由此发生了转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以人民为中心,站稳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立场

把握历史主动需要回答好到底为了谁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唯物史观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参与者与历史创造者作出了区分,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在剥削制度下,由于广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带来的后果是创造主体与享有主体相脱离。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由此可见,人民的解放以及生活的改善,“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在创造主体与享有主体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摈弃把两者割裂开来的固有认知,把“人民的主体地位”从价值创造领域自然延伸到价值享有领域,实现了创造主体与享有主体的高度统一。对于两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作出了深入的分析,还在制度上进行了创造性的论证。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不是自发创造历史而能自觉创造历史,不是为剥削者劳动而可以为自己劳动,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生活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习近平对此评价说:“这就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中国成立后,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后,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把握历史主动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价值导向,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依然把握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主动,把握了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的历史主动,把握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主动。

3.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机统一中,更加自觉地把握历史主动

从价值论视角看,中国之所以能够把握历史主动,得益于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有机统一起来。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谁替代谁的关系,也不是谁大谁小、谁先谁后的关系,两者各有所指、相互联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在解决动力问题、基础问题,以人民为中心重在解决价值问题、立场问题。两者的统一,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回顾人类社会历史,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自发地满足人民的需要,自然地促进人的发展。在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逻辑下,社会财富落入极少数人手中,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带来了人的异化。不同于把两者割裂开来的做法,中国在实践中牢牢把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到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和方向,更加自觉地把握历史主动。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并将其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一起来,十分肯定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追求、根本立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工作重点、基础保障。两者不是矛盾和冲突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目的。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保障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从国情出发与放眼世界的有机统一


把握历史主动,需要认清历史方位和历史大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表明,只有不断深化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既立足国情,不脱离实际,又与世界同进步,与时代同步伐,才能抓住和用好每一个阶段的历史机遇,进而赢得历史主动。

1.从国情出发找准历史方位

把握历史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无限发挥,到底能够发挥到何种程度,取决于所处阶段的历史起点、发展水平、客观条件、现实需要等实际情况。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滞后于所处阶段,这本身就不构成历史主动。而超越阶段的行为看似是历史主动,最终容易演变为急于求成。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把握历史主动的基本要求。国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是社会实际的集中体现。在国家语境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从国情出发。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深化对国情的认识,自觉将国情作为把握历史主动的现实依据和立足点。

一是注重把握国情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根本性质不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崭新课题。1956年4月,社会主义改造还在进行过程中,毛泽东颇有预见地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种思想认识下,毛泽东经过调查研究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的报告《论十大关系》。“第二次结合”以及《论十大关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地把握国情的质的规定性。当然,我们党也曾因为错误判断形势和对国情认识不深刻,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和内乱,而陷入历史被动。改革开放后,深刻总结历史教训,基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的现实国情,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就在坚持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的同时,又增加了初级阶段这一量的规定性。这表明中国对社会主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又往前推进了一步,有助于在更加准确的国情基础上把握历史主动。

二是注重把握国情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人类社会是在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向前发展的。党的二十大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连续性的自觉把握。当然,“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不断地进行的”,中国对国情的认识也遵循了这一规律,在把握连续性的同时注重分析阶段性。比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历史方位;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科学区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不同阶段;用新征程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的阶段。这些关于阶段性的认识,为研判发展形势、抓住历史机遇、确定中心任务提供了更为准确的现实依据,也为把握历史主动明确了历史方位。

三是注重把握国情的现实性和方向性。避免未来发展陷入被动,是把握历史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动态而不是静态地把握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战略思维认识国情的发展方向,自觉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推动新中国建设进程,朝着伟大复兴的方向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比如,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这项工作等不得也急不得。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并没有因为缺少现实条件而放弃追求共同富裕,而是强调共同富裕的渐进趋向性:“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新时代的内涵,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不断完善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性认识和基础性制度。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接力探索,为到2035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积累了条件,在实践中把握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主动。

2.在放眼世界中把握历史大势

历史大势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历史规律在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历史大势同历史潮流、时代潮流具有相通的意蕴。人们有时还会基于时代语境,在相同或相近的意义上交替使用这几个概念。历史发展大势往往蕴含着发展机遇、有利条件。把握了历史大势,就能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与时俱进,反之,就会逆势而行,步履维艰。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历史大势往往表现为世界发展大势、时代发展潮流。因此,历史大势不能仅从一国视域看,需要跳出一国一域的范围,放眼世界才能看得更清楚。

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他还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都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及时分析研究世界发展大势,明确作出相应的判断,科学制定相关的决策,在放眼世界中把握历史大势,在把握历史大势中赢得历史主动。其中,对和平与发展大势、开放大势的把握表现得最为突出。

一是和平与发展的大势。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阵营、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对抗交织的局面。国际上甚至担忧随着美苏对峙升级,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中国固然注意到冷战阴云笼罩,认识到战争的风险,但也看到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是广大前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后的普遍愿望。在充分分析战后国际形势的基础上,中国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冲破了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消除了一些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妥善解决了同亚洲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顺应了历史潮流,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遵循,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后来,中国更加主动地在放眼世界中把握历史大势。在世界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注意到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对时代主题作出了新的判断,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这个判断对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评价说:“由于对世界大势作出了准确判断,我们党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认识,才有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才有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进入新时代,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中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动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二是开放的大势。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开放则兴,封闭则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外开放进程受到了影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果断把握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毅然迈出对外开放这一步。据不完全统计,“从1977年7月1日到1980年6月30日3年间,除中央领导同志出访活动外,派出的部委办代表团达360次、科教经贸代表团达472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中国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等。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毅然坚定强调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种底气和定力就是来自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综合研判。从影响来看,正是在面对开放这一世界发展大势时顺势而为,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此外,这也为牢牢掌握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3.在坚持从国情出发与放眼世界的有机统一中,更加全面地把握历史主动

从认识论视角看,中国之所以能够把握历史主动,就是自觉把国情和世情作为分析形势的两个基本维度,既从国内看,又从国外看,既说国际大势,又说国内状况,做到了坚持从国情出发与放眼世界的有机统一。在实践中,从国情出发与放眼世界并不会自发统一起来。近代中国走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锁国,忽视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发展潮流,没能主动抓住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后来放眼看世界后,在向西方学习中没能立足国情,脱离了实际,导致学习西方的努力屡屡碰壁。从经验来看,“文化大革命”后,做到“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国情出发”,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1世纪以来,基于对国情和世情的深刻认识,明确作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不断深化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认识,进而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在新时代,在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强调统筹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坚持从国情出发与放眼世界的有机统一,对把握历史主动至关重要。

四、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与坚持问题导向的有机统一


对历史主动的把握,也有一个方法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注重从历史经验中获得把握历史主动的智慧,从现实问题中明确把握历史主动的主攻方向,确保以科学的方法有效把握历史主动。

1.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提高把握历史主动的能力水平

能够把握历史主动,能够真正把握历史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习近平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历史规律客观存在,但又不会直接呈现。把握历史规律的重要途径就是总结经验。对此,毛泽东曾有过阐发:“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反复实践,反复学习,经过多次胜利和失败,并且认真进行研究,才能逐步使自己的认识合乎规律”。这里讲的“认真进行研究”主要就是总结经验。从总结历史经验到认识历史规律,再到把握历史主动,这一递进脉络描绘出了经验、规律、历史主动三者之间的紧密关联。

从实践角度看,通过总结经验增强把握历史主动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一是体现在系统性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基于百年历史的宏大视野,系统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增强了把握历史主动的系统性。习近平指出:“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二是体现在预见性上。“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总结经验,有利于科学预见形势变化的走势以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风险。近代中国历史留给后人的一条深刻教训就是忽视科技,就会落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百废待兴的背景下,始终抓牢、抓好科学技术工作,把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方面加以推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敏锐认识到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背后同样有来自历史经验的警醒。三是体现在创造性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历史经验在理论创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诚如邓小平所言:“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总结了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总结了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从情感意志角度看,通过总结经验增强把握历史主动的定力和勇气。把握历史主动不仅难在科学预见未来,还难在需要持久的意志力支撑。一旦缺乏战略定力,即便最初把握了主动,也很容易中途放弃,最终功亏一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面对“老路”和“邪路”的干扰,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经验中不断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力和勇气。1988年,改革开放已走过10个年头,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定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来说,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8年,当改革开放走过20年时,江泽民指出:“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8年,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时,胡锦涛指出:“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8年,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时,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这种基于经验的强调,具有来自实践证明的说服力,以其历史逻辑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力和勇气。

2.以问题导向明确把握历史主动的着力点

把握历史主动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历史进程总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向前推进。“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眼里看不到问题,或者看到问题绕着走,是不可能有历史主动精神的。问题的出现固然会阻碍历史的发展,而问题一旦被有效解决,就会推动历史前进,对历史发展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历史主动。

中国注重从问题中发现把握历史主动的突破口,把解决问题作为把握历史主动的主攻方向。习近平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从微观领域看,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但随着问题的解决,通过改革把握了历史主动。比如,通过改革开放,把握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主动;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把握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主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握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主动等。从宏观领域看,新中国成立后,正是认识和解决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才顺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把握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主动。改革开放以来,正是认识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才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握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动。进入新时代,正是认识和解决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才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把握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主动。自觉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避免问题久拖不决,矛盾转化升级,成为中国把握历史主动的鲜明特点。

现实问题错综复杂。中国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总结事关全局的主要问题,以此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比如,打铁必须自身硬,解决好党的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长期关注并着力解决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存在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在各种问题中,腐败作为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成为需要抓牢和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在历史主动的实际成效上,“党通过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斗争,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3.在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与坚持问题导向的有机统一中,更加有效地把握历史主动

从方法论视角看,中国之所以能够把握历史主动,是因为做到了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与坚持问题导向的有机统一。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善于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指出:“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更好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利用历史经验这个思想武器,可以认识历史规律、把握发展趋势,还可以获得历史启迪、提出因应之策,有效避免蛮干、硬干。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了把握历史主动的方向。只要问题抓准了,也就找到了把握历史主动的着力点,能够从解决问题中创造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要求把两者统一起来。总结历史经验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还有助于解决问题。习近平指出:“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增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定力、魄力、能力。”历史经验是过去的,现实问题是当下的,现实问题似乎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没有什么影响。其实不然,历史决定了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而现实问题决定了有哪些经验需要总结。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引导人们带着新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经验,从中会有新发现、获得新经验。这也是历史经验常提常新的原因所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世界局势瞬息万变。历史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胸怀天下,善于观察时局变化、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就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赢得历史主动,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原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9期,注释从略。



责编 | 刘   莉
初审 | 陈家威
复审 | 王艳丽
终审 | 刘   莉



社会科学战线
大型综合性理论期刊《社会科学战线》杂志重点文章、学术信息、刊物目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