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乡村之桥村

文摘   2024-10-19 12:56   浙江  

 点击"亲情蒲城"关注我!           

     我们当地有一句俗话说,“田村没有姓田的,良村没有姓良的”,同样桥村也没有姓桥的,不过根据《蒲城县地名志》记载桥村是因为村东旧时候有一座土桥而得名,桥早已经没有了踪迹,不过作为村名却保留了下来。桥村出名并不是因为桥,而是因为两个特别的姓氏,一个忽姓,一个千姓。千姓和忽姓都是比较少见的姓氏,而桥村却有这两个姓聚居的堡子,一个忽家堡,一个千家堡。除了两个堡子外,还有一个下唐家,以唐姓为主。桥村除了忽、千、唐三姓外,还有杨姓,也是桥村的一大主要姓氏。

        桥村起源于何时,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不过从明代镇远知府忽鸣的墓志铭中,“粤若远祖,无可纪考。肇自从善,卜居我蒲邑桥村,距县三十五里”,可以知道桥村明初已有村。忽姓如何何而来,明代的墓志上都说无有记载可考。但根据其他地方记载以及解放后西北大学教授马长寿先生的考察,蒲城忽姓应为蒙古姓,与大荔的贴姓、拜姓源流类似,都是蒙古族以名为姓改姓而来,所以桥村忽姓应为元代蒙古族后裔。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禁止穿胡服,姓胡姓,禁止本民族内通婚,所以当时在中原遗留的蒙古人,女真人,契丹人等都改了汉姓,随了汉俗,融入到了汉民族之中。可能因为祖先是蒙古人的缘故,在忽鸣的墓志铭中讲祖源不可考,从忽鸣上推五代开始记载,忽从善,明初已在桥村居住,其子忽真,曾任吴江巡检,忽真子忽忠,明成化丁酉(1477)举人,做过湖广宝庆府同知,忽忠子相,就是忽鸣的祖父,当过九江检校,忽相子忽用,也就是忽鸣的父亲,做过南京户部主事,可以说簪缨世家。而忽鸣的儿子又是富平流曲孙丕扬的女婿,两户当时也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忽鸣六十岁去世,而孙丕杨因为高寿还亲自为其题写了篆盖。

孙丕扬祠堂匾额

        而桥村忽姓最出名的莫过于忽鸣。忽鸣,字若凤,别号梧岗。明代桥村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同年中举的还有良村的张稽古(详见蒲城张稽古与平遥古城)。良村与桥村不过一二里路,而在当时一年能考两个举人,那不外乎现在考上了清华北大,全县当年也不过考了三名,而兴镇西边这两个村子就占了两名,可见当年乡间文风之盛。两人也都因为有政绩而在史册留名。忽鸣初任河北大城知县,县有杠船节余,以往均装入官吏私囊,他一反旧例,禀请上级处理。县内许多宦官,隐瞒人口,逃避赋税,他查清宦官品级,核实占丁实数,一年中即查出数干人口,补税归公。任南京户曹,督两浙税务,廉洁奉公,严惩贪污。后任户部员外郎、郎中。万历十四年(1586)春,补贵州镇远(在今镇远县)知府。后因母亲年老,辞官归里。在家与兄弟友爱和睦,终身都没有讲过分家的事情。孙忽在荫曾当过游击将军。

明代官员画像

          忽鸣墓据民国县志记载在县西十五里姜家村,而县西十五里并没有姜家村,只有三十里有一个姜麻村,而后世据考证忽鸣墓就在姜麻村旁。小时候,就听老人讲村北不远的姜麻村埝下,曾有一座官老爷的陵墓,埋的是桥村忽家的先人,以前每年桥村人都要来上坟,墓前还有石羊石狮子等,我们当地人称其“忽家穴”。不过可惜的是,在民国兵荒马乱的岁月,该墓被盗了。挖出来的棺椁都还基本完好,尸体上的官服颜色都还比较鲜艳,不过一见风都化成灰了。最后村里人把尸体和残余的棺椁等物品填回了墓葬。而据去过现场的老人讲述,通过墓志知道墓葬的主人为明代桥村人曾任贵州镇远知府的忽鸣忽大人。

        千姓据后人讲是明初从河南某地迁徙而来,据后人说讲之前的族谱史料早都没有了踪影,老人也没有办法说清源流。直到八十年代初有一天,一位河南老者来到了桥村千家,刚开始村人都不怎么留意,以为是骗吃骗喝的,当时交通也不方便,信息也不发达,所以对于陌生人都非常的提防。不过老人也不气恼,给大家就讲他是从河南焦作武陟县千家村过来的,他们的族谱非常清楚的记载着,千家某支于明洪武多少年迁入陕西蒲城桥村,应该是明代后人有回去联络过,所以才留下了这么明确的记载。当地人这时候才反应了过来,觉得老人家不是再吹牛,也不是来骗吃骗喝的,这时候才真正知道了自己祖先源流。

千村

         据千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68年),千姓族人千舜祖带三子千伯荣告别妻子李氏、弟弟千尧宗去陕西蒲城定居;相隔一年后,即明洪武十四年春(公元1370年),为生计所迫,李氏携长子千伯祥、次子千伯让告别千尧宗,北渡黄河,寄住于怀庆府武陟县城东40公里处的柴家堂。千尧宗这一支后来随着千姓后人繁衍增多,至公元1436年,柴家堂与其东边的小石村合并,更名为千家村,简称千村。千村的千姓族人后来有人迁移至浙江、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台湾省及河南项城和武陟周边等县定居。  

千村

        而千姓起源于我国古代一少数民族氐族,生活在四川一带,西凉氐族首领杨千万战功赫赫,被曹操封为百顷王,其后人依其名字为姓,始有千姓。后来,千姓族人迁居洛阳孟津,在战乱年代,他们又定居到武陟,少部分人去了登封颍阳。据韩国千姓族谱记载,明朝万历壬辰年(1593年),朝鲜受日寇侵略,向中国求援,千姓族人,随军运粮官兼总督将千万里领携二子千祥、千禧率铁骑两万作为后勤保障。由于千万里出色地完成任务,使明军在平壤、郭山、东莱等战役中大胜日寇。五年后,在丁酉战役中,他率军在蔚山、樱山等地三战三捷,战功卓著。战后,千万里被朝鲜宣祖录为一等功臣,任正二品资献大夫,封花山君,并在一再挽留下,定居半岛,成为韩国、朝鲜的千姓始祖。这里的千姓来源是一种,根据当地姓氏研究,千姓为蒙古族改姓的概率比较大,改姓后再迁入蒲城,比如蒲城校姓也是蒙古后裔,从河南迁徙而来。
千程波作品
        而桥村千家现代出了一位书画家千程波,1949年出生,是‌全国美术教研会会员,现任‌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同时担任‌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协教研理事、‌陕西省书会员以及‌渭南市山水画研究副主席。千程波教授在艺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在书画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于桥村千氏族源和谱系的整理也做出很大的贡献,为千氏族人所称道。
大孔寨
        唐姓主要聚居于千家和下唐家,据说与大孔唐姓同源。据镶嵌于大孔唐氏祠堂墙壁上的石碑和渭南下吉唐姓族谱记载:600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唐户先祖唐信带着四个儿子从山西洪洞县移民到蒲城,与先前到此的几户蔡姓人家和睦相处,繁衍生息。而桥村唐姓何时从大孔分迁过来可能也是明代的事情,没有找到详细地记载。可以说在兴镇西片闻名的奇人“唐哼囔”与桥村下唐家唐姓为同一源流。
       杨姓为桥村一大姓氏,主要聚居在忽家和北堡子,以及中西二堡,祖源没有找到太多的记载。杨姓最著名的就是弘农杨氏,以随文帝杨坚为祖,而蒲城杨姓其中有一部分原籍华阴,隋炀帝大业年间进士杨纂,因族侄反隋失败而受株连,被除名,移居蒲城。桥村杨姓在民国县志中有这么一个记载:清末同治回乱期间 ,有一次回军攻入桥村,百姓大多逃入窨子(地道)之中,不想被回军发现了窨子口,在回军威逼利诱之下,几位女子不得不顺着绳子爬了出来,一位杨户妇女也还带着十多岁女儿,就听这女儿给她妈讲,人常说,心硬便值钱,现在正当其时,转头就跳进了井里。而当年为了不受辱,村村都有这样的事情,也是那段苦难历史的一个记忆。
       桥村在史籍中除了忽鸣等历史名人外,还有一个与历史事件相关的记载。1900年(旧历庚子年),北京、山东、河北等地发起了义和团(拳)运动,义和团虽然有反帝反封建的一面,不过盲目排外,滥杀无辜,至今被人所诟病。而民国蒲城县志记载,当时桥村有一位名张景耀的,其在光绪十六年(1900)旧历庚子年,组织一帮人众,主要以少年孩童为主,学习演练“义和拳”,焚香设坛,夜聚日散,蛊惑一方,是时北方义和拳闹得也远近皆知,最后在蒲富两县官府联合打击下才予以剿灭。也是近代在桥村发生的一件比较大的历史事件。
义和团
        根据蒲城县志相关记载,桥村作为兴镇周边村落,解放前农闲之时,民间主要产业也是以操纸为主。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后,在周边村落的影响下,花炮产业也在当地迅速的发展了起来。在花炮产业高速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安全事故也是频有发生,多人也因此丧命,也成为很多家庭永久的痛。
         桥村解放前归龙原乡,1949年解放后为桥村乡(下辖党定,绒张,桥村),1958年人民公社为田良管区,桥村大队,1961年为苏坊乡桥村大队。后于2015年与绒张合并成为桥绒村。桥村原本只有五个小队,由千家、忽家、北堡子、下唐家、中西堡几个堡子构成。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花炮产业也已经基本退出了人们的主要经济生活,当地也逐步兴起了以大棚种植、家畜养殖等特色经济产业,多元并存的生活形式也让人们的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来,也希望人们日子越来越好!
说明:
1、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
2、参考资料:主要参考《民国三十七年县志稿》、《蒲城县志》及网络等

更多精彩:

“亲情蒲城”往期文章回顾

蒲城乡村之三里村

蒲城乡村之楼底村

蒲城乡村之贾党家

故乡党姓探源

台台路家路宝坤先生
蒲城乡村之台台路家
蒲城乡村之安王魏家
蒲城名人之韩子芳

话说“十里安王靠北山”

闲话安王贾家村

蒲城名人张云衢

槐院里走出的将军

蒲城王振东家宅游记

蒲城名人王伯谋

万家村历史补遗

身边的古村落:万家村

故乡的人和事

探寻先贤何宝书

蒲城王鼎天子师

蒲城军阀之覆灭

蒲城西北大孔乡

我的故乡桥陵镇

杨虎城将军与桥陵

话说“十里安王靠北山”

蒲城西南原任乡

蒲城曾经的甜水井

我所知道的苏坊镇

蒲城有个荆姚镇

兴镇奇人唐哼囔

二军蒲城旧事之六井葫芦

让史书照亮未来  ——闻《蒲城文献征录》出版有感

抗日名将-包森将军故居行记

盘点蒲城现存九大名人故居

蒲城匪事

兴镇传说与故事系列,蒲城名人系列文章荟萃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上)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中)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下)

兴镇街的多个第一次

蒲城百年英雄谱(下)

蒲城百年英雄谱(中)

蒲城百年英雄谱(上)

蒲城兴镇桑落酒史话

话说蒲城地名变迁


       
       

亲情蒲城
主要发布个人的一些情感历程,蒲城历史文化的一个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