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亲情蒲城"关注我! 苏坊镇姚古村在蒲城县西南的蒲富交界处,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尤其前几年火爆一时的血故事社火,让人们更进一步的记住了姚古村。姚古村由东张、西张、上李、西沟、雷家等几个自然村落组成。姚古村村名如何而来,如果说因姓氏而来,可至今村中没有一户姚姓人家,而附近的荆姚、北姚、南姚几个村落的村名都是因姓氏而来,经过后人的探究和查找,也没有找到可信的证据。在清代记载为姚公镇,而境内同时记载的还有苏坊镇和武店镇,境内当时是三镇并存,不过随着战乱、荒旱以及行政区域的调整,最终只有苏坊镇作为镇保留了下来。根据蒲城县地名志记载,姚古村原为姚公镇,后因当地人读转音了,就叫成了姚古村。那这个姚公镇的名称如何而来,根据传统村落的命名习惯,推测应该是纪念姚公的这个历史人物而得名,不过姚公是何时何代人,有何历史事迹,都没有留下明确的记载,还需要有新的证据和做进一步的考证。姚古村委会
根据村中老人传说,姚古村建村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村中有金兀术屯兵的金城堡和操练兵马的射弓坡,传说都与宋金大战时期的金兀术有关。蒲城境内在北宋末年属于宋金对峙前沿,所以在蒲城境内也留下了如兴镇一天门、紫金城、草地等多个与金兀术相关的历史传说和遗迹。而姚古村的金城堡和射弓坡传说也推测起源于宋金对峙时期。所以建村时间可能还要早一点。 姚古村现存的张姓、雷姓都有家谱或者相关的历史记载,源流都还比较清楚。雷氏家谱
雷姓主要居住在雷家、西沟里, 在清同治年间,因雷氏之前家谱失存,为此雷氏“血故事”传人雷长庚曾两次修谱。《雷氏族谱》明确记载:“蒲邑姚公镇西堡雷氏五福堂本门......我族所传之谱言,我雷氏原系......至宋元之际迁居陕西蒲城姚公镇......数世后分为六户今姚公镇雷东堡......因前此家谱失存......”其中提到“雷东堡”,应该指的是“雷家”。由此可见,“雷家”与“西沟里”实属一脉相承。“雷家”应为“西沟里”分支。根据这一记载,可见雷姓早于张李二姓,于宋末元初时期(1279年左右)由山东迁入蒲城,到现在也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而雷姓到清代中期,雷家家大业兴,曾有一户堂号“大顺“(或者生意字号名“大顺“),家财万贯,每遇灾年均演大戏施粥村民,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据说他们家一年四季门口都放着轿车,谁家需要谁家用。还有个铁匠铺,谁家缺农具,免费换新的,人称“大顺雷家”。而雷家在清末还有一位雷鉴莹的举人,上司来陕筹饷,带头捐银八千两,被授以道员,赏戴花翎。因居家未仕,俗称“坐家道”。清代史料亦载:“雷鉴莹,字介石,苏坊乡姚古村雷家堡人。清咸丰二年(1852)举人。系当地财主富户。上司来陕筹饷,带头捐银八千两,被授以道员,赏戴花翎”。除了捐助军饷外,也热心蒲城当地的教育事业,也曾为修复文庙尊经阁出资出力,并亲书碑文《重修尊经阁记》,以记其事。雷鉴莹虽然未真正在朝为官,但他在村里赈灾接济饥民、设立义塾、周恤戚友、在北京捐建“蒲城会馆”等善举,这些事迹在蒲城县志中都有记载。而根据《重修尊经阁记》可以知道,其为王益谦的学生,王益谦为王鼎族弟,林则徐好友,现在蒲城林则徐纪念馆即是在王益谦故居的基础上筹建而来。而姚古村腊月二十四古会“娃娃会”老人传说最初就曾设在“大顺雷家”门口,后来才搬迁到今天的“张氏宗祠”门口。 而“西沟里”雷氏,最有名的莫过于“血故事”社火。雷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历代相传的血故事让人们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古人利用社火的故事一方面是祭祀祖先,一方面是教化世人。前几年的社火也着实让姚古村火了一把,也希望这个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和支持,更好的流传下去!这些血故事,很惨酷惊悚,但宇宙中心蒲城人用来教化民众,内容皆因果报应,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的惨死之状,用血腥形式,很直观地警戒百姓,民重耕种,士耻竞奔,负气尚义。
受此教育,蒲城人脾气大,一语不谐,辄动杀心。而好面子、重荣誉。顾炎武纪录:凡有征索,民皆踊跃,自动投拒,旬月之内,十完八九。
姚古村张姓主要集中在东张和西张,而东张根据村中老人口口相传,大约清雍正乾隆年间自北边数十里的富平老庙孟家窑前张村分迁而来,始祖名张世,人称张世爷,生子六人,所以张氏后人分为六份。张氏后人中有一位张瀛的进士,据说救了蒲城一县的百姓。光绪三年,时逢丁丑奇荒,饿殍遍野。屈继仁,同教化率领饥民攻入了蒲城县,杀死了县令黄传绅。省上闻报,打算发兵来剿。当时正值张瀛在山西布政使任上,因病在家修养。蒲城士绅怕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就找到张瀛让他出面。张瀛到省上阻止了省府发兵,回来只是将区区几个首恶法办,没有枉杀一人,县志忠勇篇有记载。张瀛
张瀛,(1817~1878),字石洲,号怡斋,姚古村东张堡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赐进士出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山东道监察御史,河南汝宁知府,开封知府,开封河道,广东按察使,山西布政使。皇清诰授荣禄大夫,钦命帮办陕西赈务,卒赠内阁学士。光绪三年(1877),屈继仁率众杀死蒲城知县,焚毁衙署,巡抚谭钟麟请他到省计议,拟派兵剿洗,众惧官军一到,玉石俱焚,人心惶惶。他劝止发兵,蒲城得以安宁。而根据张瀛墓志的记载,“秋九月,朝命起公于家帮办陕西赈务。公念乡里遭灾,力疾视事,单骑周回州县,烦琐躬亲,动宿疾,戊寅二月十九日卒于富平行次。“可以知道,其在家养病期间,因关中遭遇丁丑奇荒,安排他在家帮办陕西赈济,他不顾劳苦,单身匹马奔波州县省府,不料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去世于富平办公地,也可以说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而传说张瀛和雷鉴莹为同窗,都是王兰谷的学生,王兰谷,江苏金坛人,道光年间举人,咸丰二年进士,早年在雷鉴莹家坐馆教书,张瀛因家庭贫困,在门外旁听,被王兰谷发现后请去与雷鉴莹同窗学习,后来辞馆去了富平莲湖书院任山长(校长)。更有趣的是王兰谷后来与张瀛同年中举,比张瀛晚几年又中进士,又与张瀛同朝为官。师生三人,两个进士,一个举人,也成就了历史上一段佳话。张瀛神道碑
张瀛的孙子有一位名张明善的,据说去世后,继配焦氏思念亡夫,在葬礼上扑入墓道殉葬,大概发生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后在宣统元年(1909)下旨旌表,建立的牌坊立在村口路南边,解放后牌坊倒塌被砸碎修了西韩铁路。由于焦氏是二夫人,又很年轻,所以当地留下了”焦姑娘扑墓“的传说。苏坊后李村的李采白先生还写了《挽张烈妇焦氏》的悼念诗词。张瀛在同治十二年(1873)曾撰《张烈女碑记》,没想到三十多年后,自己家里孙媳妇也成了烈女。没过多几年,在毗邻的富平庄镇也有一位扑墓的,为了纪念这位烈女,李采白先生同样也有诗词存世。可见当时此风之盛,这些贞洁烈女也都是受了封建礼教的毒害,也都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而这位烈妇焦氏,在旧县志中有详细记载,作为张瀛的孙子,成家之后已经家道中落,早已不复往日,焦氏鼓励自己丈夫出去闯一闯,不要在家坐以待毙,他在妻子的鼓励下进京谋事。焦氏在家侍奉婆婆,操持家业,几年后家里生活得以改善,没多久,婆婆因病而亡,丈夫从北京回家后觉得自己闯了几年,仍一事无成,还没有给母亲尽孝道,到家一周就郁郁而终。妻子安排好婆婆丈夫的后事后,了无牵挂,从容而赴死,虽然是旧礼教的殉葬品,但也不愧为奇女子!张瀛墓志
东张自清代从富平 迁入姚古后家大业兴,在安康和汉口都有生意,解放前给地下党刘拓等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为蒲城解放做出了贡献。东张村因来地比较晚,称老家孟窑前张村为“老户”。而西张村根据蒲城县志记载,明初由山西洪洞迁徙而来,也是明初大移民的后代。 姚古村李姓由何而来,没有找到相关记载。据《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中李桂馨小传中记载:“同治丁卯,捻逆犯境……桂馨偕勇士数人,冒火跃下,奋力抵御……贼退,寨中父老相庆曰‘若非武烈,我辈皆戮余矣’。”此外,有“富平训导张元之,守荆姚镇,贼不能破。又有张志良、李秀守姚公镇,身虽殒而城卒无恙……”此处姚公镇即姚古村。文中说道1867年同治回乱期间,捻军进犯蒲城,同一时期为了守卫家园而奋起抵抗的,史书记载很多。而张志良、李秀守这两位为了守卫自己家园而奋起抵抗,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虽资料并没有记载为哪里人,那按照常识,当时战乱基本各村都是各自为战,不可能去哪里拉外援,所以这两位绝大可能就是张李二姓的先祖,而今姚古村是以张、雷、李三姓立村,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姚古村,作为后人应铭记。 曾经的姚公镇,现在的姚古村,蒲富交界处又一大村。不管捐资助饷的富户,还是苦学成才寒门学子,不管是以身殉夫的烈女,还是惊醒世人的血故事,这些曾经的人物,曾经的故事,还有曾经孕育英才的石洲小学,姚古中学,都值得后人记忆和回味,也希望这个古村落能够越来越好!1、参考资料:《蒲城县志》、《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蒲城县地名志》等;2、图片和资料部分来自奉先小生及张氏后人,在此一并感谢;3、本文内容只限于自己知道的,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补充和指正!更多精彩:
蒲城乡村之桥陵村
蒲城乡村之六井村
蒲城乡村之三里村
蒲城乡村之楼底村
蒲城乡村之贾党家
故乡党姓探源
台台路家路宝坤先生
蒲城乡村之台台路家
蒲城乡村之安王魏家
蒲城名人之韩子芳
话说“十里安王靠北山”
闲话安王贾家村
蒲城名人张云衢
槐院里走出的将军
蒲城王振东家宅游记
蒲城名人王伯谋
万家村历史补遗
身边的古村落:万家村
故乡的人和事
探寻先贤何宝书
蒲城王鼎天子师
蒲城军阀之覆灭
蒲城西北大孔乡
我的故乡桥陵镇
杨虎城将军与桥陵
话说“十里安王靠北山”
蒲城西南原任乡
蒲城曾经的甜水井
我所知道的苏坊镇
蒲城有个荆姚镇
兴镇奇人唐哼囔
二军蒲城旧事之六井葫芦
让史书照亮未来 ——闻《蒲城文献征录》出版有感
抗日名将-包森将军故居行记
盘点蒲城现存九大名人故居
蒲城匪事
兴镇传说与故事系列,蒲城名人系列文章荟萃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上)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中)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下)
兴镇街的多个第一次
蒲城百年英雄谱(下)
蒲城百年英雄谱(中)
蒲城百年英雄谱(上)
兴镇奇人张崇健
蒲城兴镇桑落酒史话
话说蒲城地名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