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台路家外家的故事

文摘   2024-09-06 11:52   浙江  
点击"亲情蒲城"关注我!        
       我们当地有一句俗话,“男凭外家,女凭娘家”,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外家这一门亲戚都特别的重视,也就是我们当地所经常说的当事。对于我们外家来说,自小就觉得特别,外家有三位年纪比较大的我们喊大舅、二舅、三舅的,还有三位年纪比较轻的也要喊大舅、二舅、三舅的,另外还有两位年纪比较大的我要喊大姨、二姨,而后面的几个姨就没有排名,日常都统一以姨称呼,平时为了区分,外家和姨们都在她们前面加上所在的村名,比如就称我们几家分别为山王、街里、东刘、贺家、瓜党。而我们把姨为了区分,在前面同样会加上所在村名,比如瓜党姨、东刘姨、街里姨、贺家姨,而不冠排序。而平时大家说到,都会以所在村名代指,比如去外家经常就会听妗子这么讲,街里怎么,瓜党怎么,东刘怎么,贺家怎么。她们说姐也不会喊大姐二姐,也只会说山王姐,街里姐,东刘姐等。很多时候都觉得很奇怪,听久了也就习惯了。
80年代外家合影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外家的血缘关系也逐步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外爷弟兄三个,他排行为三。大外爷一个儿子,二外爷两个儿子,外爷三个儿子。对于几个大舅、二舅、三舅后来也知道了为什么这么叫。原来年纪较大的大舅、二舅、三舅是母亲大伯、二伯的儿子,就是我们当地说的亲辈数,按照家族排行来称呼。记得小时候对于这三位舅舅我们都是按照顺序称呼,而外爷的三个儿子,都是在前面加上名字来称呼,按照惯例应该称为四、五、六舅,不过从小就没这么叫过,直到后来年长,称呼带名字就有点不够尊重,逐渐大家不约而同将这三位和母亲一母同胞的舅舅也喊成了大舅、二舅、三舅。
      而在我们家,父亲一代,只知道本家喊自己祖父为大爷,自己祖父的两个弟弟他却要喊四爷、五爷。直到几位祖父去世多年后,几位叔父和父亲都还没有搞清楚,年轻的时候没有想起来问,老了搞不清楚了,只是觉得老大下面应该还有老二老三,怎么直接就到了老四老五。后来经过探究,原来父亲的祖父亲弟兄三个,排行老大,后面的两个弟弟被称为老四老五是在家族中的排行,所以父亲的祖父在家族中排行为三,只是他的几个侄孙习惯将他称为大爷。直到现在我们家族中分为两大支,老大老二为一支,我们三四五为一支 。

外家老宅梁槿坊

        大舅从我记忆开始都已经是老人的样子了,据说和外祖父只小几岁,和外祖母年纪差不多大。大舅的大女儿年纪很大,和母亲只小一两岁。记得小时候去外家,大舅的大外孙就说不喜欢来外家,来了全是叫爷叫老爷的,比他小好多岁的孩子他都要喊舅舅姨姨。大妗子要年轻很多,应该比我母亲只大一两岁。小时候经常听他讲在曹家教堂信教的事情。她没有进过学校,不识字,据说她随身带一本圣经册子,看到不会的字就找人问,不管大人小孩,在这样的坚持下,多年后可以整段整段的念诵经文,在我们当地也算是个奇迹。大舅也已经去世多年,可能因为信教的原因,精神有所寄托,大妗子身体也还健康,和儿孙们生活在一起。
        二舅要比我母亲大几岁,两口子也去世好多年了。据说二舅算是个文化人,解放初期的初中毕业生,也是比较少见。刚开始让他去教书,在我们村都还教过书,后来可能被当时的运动吓坏了,回到家就躲了起来,学校怎么喊都没去了。后又被亲戚带去了兰州,还在公安局里干了一段时间的公安。不过可能因为当时经济困难,家里也缺少劳力,就又回家务农直至终老。他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都是大学毕业生,一个八十年代西工大毕业,一个九十年代西安医科大毕业,只有老二在家中,也读到了高中。记得以前二舅经常说,他家老二读书也非常好,是当年他家里盖房把孩子耽搁了,不然也能考个好大学。不过后面这位表哥通过成人自修也拿到了大学文凭,现在也过上了非常幸福的生活。记得以前每年去给二舅家拜年的时候,二妗子总要拿点东西让我带回去,很客气的说,这些东西你带回去,家里有你婆在呢。虽然他们两口已经不在多年了,不过对她们的印象依然深刻,尤其在那个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能够重视教育,供出了两个大学生,都是值得人们敬仰的。
甑糕
       三舅比我母亲大一岁,是自小的玩伴,也已去世多年。除了种地之外,还是我们当地有名的兽医。我们小时候去到他家,一进门就会看到一头羊膻味很重的大公羊。虽然文化不高,不过喜欢钻研和学习,除了和亲戚学了兽医之外,还有一些独到的偏方,治疗疔疮有一套,简单的几盒药膏,可能买来就几毛钱,在他的调和之下,就成了药到病除的良药。除了会给猪羊看病外,还会做甑糕。农闲时节,也经常在家做甑糕,到周围村中售卖。人们一听兽医改行卖了甑糕,也成了当时的一大奇闻。他家女儿也比较多,我也只是有个大致的印象。有个女儿也考上了大学,后来在县上教书,因为她之前同在一所高中读书,经常会碰到,所以印象会深一点 。儿子也经常在抖音中刷到,生活也比较精彩,比我要小好多岁,也是计划生育高峰期的孩子。
外家聚会合影
        大姨是大舅的妹妹,和母亲要大上十多岁,也已经去世多年。因为和老外家(外婆娘家)在一条巷,相隔两三家,所以每次去老外家的时候,也会顺带着拿上两个油包子去她家。除了去大姨家之外,还会去到同一条巷子另外一头的老姑家,同样也是两个油包子,每次老姑看到娘家来人都会高兴好久。八十年代,普遍经济还不是很好,走亲戚很多都是拿两个油包子。我生活中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不吃肉,不管什么肉都不吃,据说就和大姨家有关。根据母亲的讲述,大姨的儿子在八零年左右娶媳妇的时候,她带我去参加婚礼,当时我就两三岁 ,坐席的时候,端上了一碗热肘子,别人一动筷子,我就大哭不止,搞得同桌的亲戚都不敢吃,大舅就问这娃怎么了,是不是要吃肘子,就把这碗肘子端下了桌,将我抱到了外面,我当时端去也根本没怎么吃,不过从此以后就不吃肉了。
外家聚会合影 
       二姨要大我母亲十岁,也是我大舅的妹妹,今年九十二了,依然精神。记得小的时候,每次到外家见到二姨,她都会很热情的拉着我手说上几句,让我有空到他家去玩。村里有个大哥,他挑担家(连襟)和我二姨家在一个村,他去挑担家骑车要从我家门口路过,这时候他就开玩笑问我要不要去二姨家,他带我去。都知道他是开玩笑的,人家有事,家里人也没有喊去。后来去上街碰到她,她就说,人家要捎娃,你们就让娃来啊。后来直到九十年代,放暑假,和人在他们村卖粉条,当时就想不起二姨的儿子的名字,就只记得二姨夫是抗美援朝回来的老兵,最后就凭这一条线索,找到了二姨家,二姨夫当时也年纪挺大了,看到亲戚娃做小生意,还专门从村里拉了好多买主过来。二姨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工作,她常年都在渭南表姐家住着 ,前年的时候,还专门让女儿把她带回来外家和兄弟姐妹们聚了聚,老人也非常的高兴,也是难得的团圆时刻。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老人都已经做古,亲戚之间走动也没有了之前的那么频繁,随着孩子们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忙,有的远在他处,基本上过年的时候才能聚上一聚,下一代的孩子们也很少知道几个舅舅,几个姨母之间的关系。不过这些伴随我成长的亲人们也都在我心目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祝愿逝去的亲人能够永生,活着的亲人们能够幸福快乐!

更多精彩:

“亲情蒲城”往期文章回顾

蒲城乡村之三里村

蒲城乡村之楼底村

蒲城乡村之贾党家

故乡党姓探源

台台路家路宝坤先生

蒲城乡村之台台路家

蒲城乡村之安王魏家

蒲城名人之韩子芳

话说“十里安王靠北山”

闲话安王贾家村

蒲城名人张云衢

槐院里走出的将军

蒲城王振东家宅游记

蒲城名人王伯谋

万家村历史补遗

身边的古村落:万家村

故乡的人和事

探寻先贤何宝书

蒲城王鼎天子师

蒲城军阀之覆灭

蒲城西北大孔乡

我的故乡桥陵镇

杨虎城将军与桥陵

话说“十里安王靠北山”

蒲城西南原任乡

蒲城曾经的甜水井

我所知道的苏坊镇

蒲城有个荆姚镇

兴镇奇人唐哼囔

二军蒲城旧事之六井葫芦

让史书照亮未来  ——闻《蒲城文献征录》出版有感

抗日名将-包森将军故居行记

盘点蒲城现存九大名人故居

蒲城匪事

兴镇传说与故事系列,蒲城名人系列文章荟萃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上)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中)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下)

兴镇街的多个第一次

蒲城百年英雄谱(下)

蒲城百年英雄谱(中)

蒲城百年英雄谱(上)

兴镇奇人张崇健

蒲城兴镇桑落酒史话

话说蒲城地名变迁

  

亲情蒲城
主要发布个人的一些情感历程,蒲城历史文化的一个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