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院里史话

文摘   2024-07-28 20:09   浙江  
 点击"亲情蒲城"关注我!       

       蒲城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因区域内有东槐院巷而得名。在东槐院巷,保存有清代考院、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王振东家宅等几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还有一座近代建筑老电影院,都是槐院里文化街区的核心建筑。

       相传宋代以前,蒲城县城廓四周不超过十里(人称九里三),城内衙门前,是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如今的槐院巷则在城内西南区域,当时是县内驻军扎营处,也是战马饲养地。有一位爱马的武将薛云,怕夏天马受热,就挖来三棵青槐栽到拴马处,树荫给牲口带来了凉爽,而长年累月下来,马粪也使青槐根深叶茂。在他引导下,士兵在县城周围寻找到更多青槐树苗,栽植在马棚前后,使西南城内这一区域成为一片槐树林。到了清代,当地文风蔚然,曾在此地修建有尧山书院,后在此地又建成了蒲城考院,东槐院巷也成了蒲城县文化的中心。
蒲城考院
       蒲城考院,始建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由当时在任县令张荣升和邑绅商建,以解决“同州府”渭河以北五个县考生考试时都要搭考棚;平时则作为省府巡视来蒲歇息的“行辕”,因此,工程质量要求很高,均由当时的能工巧匠来承建。所以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基本保留当年初建的布局和样貌。清末改为蒲城县高等学堂,成为蒲城近代革命的发源地。高等小学堂设立后,同盟会员常铭卿(常自新)、陈惠亭、李桐轩、李天佐等担任教习,他们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并发展了年龄较大的学生张鹏(张云程)、窦树槐(窦荫三)、米天霜(米森若)、米登岳(米浚生)等十余人为同盟会员。同盟会利用自己的合法地位,组织讲学队、演出队,利用星期天和城乡集会向群众进行讲学和演出街头戏,宣传民主思想,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罪行,痛斥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李桐轩还编写了《黑龙江》《一字狱》等戏本,广为宣传。 蒲城高小进步师生的举动被引起了县令李体仁的惊恐和注视,也想找机会对于学校师生予以打击。1908年李体仁大肆关押毒打高等学堂进步师生,酿成了震惊朝野的“蒲案”,后以蒲城高等学堂师生的胜利而终结此案,也成为了清亡的序曲。另外民国年间革命烈士陈镜湖在任蒲城县长期间,曾在此开办国民师范,开启了蒲城师范教育的先河。(详情请参阅拙作蒲城考院史话一文)
王振东家宅
       蒲城考院对面的王振东家宅始建于道光六年,历史要比考院早将近七十年,原为李姓富商住宅,后又易手于何高侯部下王振东。王振东,一名王震东,人称“嫌娃老四”,陈庄人,为民国蒲城驻军何高侯旅第十团团长,在93版《蒲城县志》的何高侯和缑保吉条目中有提及,曾参与了丙寅革命。其子王伯谋,曾在榆林任职,为高双成的女婿,爱国将领,1946年在二十二军任旅长,1949年随所在部队在西安起义。解放后退出军职,私人投资接管尚友社剧团,投身秦腔事业,为近代秦腔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后人近年将这座古宅捐献给了国家,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古宅得到了妥善的维修和保护,以此为基础,建立科举博物馆,也让这座饱经风雨的古宅又重新焕发了生机。王振东家宅,两侧墀头砖雕精美,屋脊华丽,门头木雕繁复,尤其大门左右两侧栩栩如生的两尊石狮,更是让这座古宅添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该宅除了现在展品陈列和建筑外,更为精彩的就是其主人王伯谋的传奇和故事。(更多精彩请参阅蒲城名人王伯谋王振东家宅之谜蒲城王振东家宅游记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是在杨虎城将军故居的基础上成立的,主要陈列了杨虎城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人们对于杨虎城将军的家庭以及其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也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纪念馆内以翔实的图文以及文物真实再现了当年的一个场景。根据展馆中的图片资料,可以知道,杨虎城将军的母亲曾在此庆祝过大寿,照片中间坐着杨母抱着孙儿,杨虎城身着长袍马褂和几位夫人站立左右,儿女有站有坐,环绕着老寿星,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不过在1936年双十二事变后,蒲城驻军擅自新发动兵变,在杨虎城公馆即打死了哨兵一名,软禁了杨母孙一莲,企图迫使杨虎城将军放弃抗日救国的主张。后来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杨母才恢复了自由。蒲城杨虎城公馆也成为“西安事变”的不可分割的历史遗迹。
蒲城电影博物馆
        除了这几座历史建筑外,在王振东家宅的隔壁,就是以老电影院为基础建成的蒲城电影博物馆。电影博物馆里面以图片和实物再现了电影的发展历史,以及蒲城电影播放的一个发展。据记载,1926年,胡林德牧师将幻灯机,留声机,手摇电影放映机带到了蒲城,在西府巷的教堂中播放了关于圣经的题材无声影片《天堂里的笑声》和《军乐队曲》,这是蒲城历史上第一次播放电影。而当时由于对电影还不是很理解,老百姓把电影称为“电光影子”。随后没有多久山西某商人在蒲城县城和兴镇播放好莱坞无声电影,后幕图书楼落成,杨虎城将军专门派出电影放映队来放电影祝贺,这是解放前有记载的为数不多的几次电影放映记录。普通老百姓通过电影这个窗口开始接触并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让当时的蒲城百姓离世界也近了一步。   
基督教堂
        槐院里街区,除了东槐院巷的这几个核心建筑外。西府巷也是蒲城著名的历史街区,明末曾出过一位进士原毓宗,曾任过明朝的兵部主事,山海道兵备佥事,与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同僚,和吴三桂的关系也很好。清兵入关后采取怀柔政策,任命原毓宗为兵部侍郎。原毓宗因对时局不满,不愿作清朝的官,托病回蒲城。清廷派宦官赫郭氏来蒲,请他回朝,并命令赫郭氏:“原毓宗不上任,你的任务就没有完成,你也就不能回京”。原毓宗回家后,以黄色涂面,称病拒绝。赫郭氏无法回京交旨,以后也死在蒲城。嗣后,原毓宗“足不出户,为园自适,口不言政事。后吴三桂攻打蒲城,听闻是原毓宗的老家,本想劝降,不想蒲城军民英勇抵抗,坚决不从贼,后来城破,大肆屠城,唯一留下西府巷未烧。吴三桂提着血淋淋的战刀,进了西府巷,来到原毓宗家。原毓宗说:“将军,刀何不入鞘?速停杀戮”。吴三桂才下令停止杀抢掳掠。
南寺塔
       在西府巷,有慧彻寺塔,教堂,小洋楼还有几座古老的宅院。慧彻寺塔被称为“唐代第一塔”,始建于贞观元年,比大雁塔还要早上几十年。传说唐初慧彻寺僧人曾跟随李渊征战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在此出家。唐太宗为了纪念和尚的功德,才将唐朝第一塔修建在了蒲城。而唐玄宗李隆基祭拜桥陵也曾在此驻跸。后面“吴三桂屠城”,“擅自新兵变”,都在南塔留下了深厚的印记。解放初期,由于南塔年久失修,经常有砖块掉落,偶有砸伤学生,学校领导向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管教育的习仲勋同志提交了申请拆除古塔的报告,习仲勋收到报告后,随即批示“校可迁,塔绝不可毁”。本着保护文物,为历史负责的态度,在当时经济还很紧张的解放初拨出专款对古塔进行了维修,才有了今天南寺宝塔的样子。
小洋楼
       根据县志记载,1911年,瑞典牧师胡林德来蒲城传教,至此基督教进入蒲城。 刚开始在古镇巷租赁民房作为教堂,后在北大街设立传教所,给城内百姓和各界人士传教,不久又聘请专人在兴镇、永丰、党睦等镇搭棚设点,在乡间传教。1912年,购买营门场城守营故址作为教堂,1919年,又购买西府巷原姓宅基地数亩,建筑西式教堂一座,1931年,又购买西府巷郭坚两座大房作为礼拜堂。现在教堂保存有大房一座,基本保存完整,根据梁槿坊的题额,依稀可以看到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 作为教堂的附属建筑,位于县幼儿园内的小洋楼,修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也有差不多一百年的历史,也承载了很多不平凡的历史传奇与记忆 。小洋楼解放前一直是作为牧师楼使用,也就是传教士住宿和生活的地方,所以来蒲城传教的数位传教士和他的家人都有在小洋楼居住和生活的经历。据记载:1940年,胡林德回瑞典,教务由瑞典另一牧师宋益谦管理。宋益谦(1881~1942),清末来华,住大荔20多年,除任各地教堂牧师外,又兼任“瑞华会”副总牧师职务。1941年由大荔移居蒲城。1942病故于西安,蒲城会务又由瑞典另一牧师叶秋孛负责。叶秋孛1937年来华。同时来的还有瑞典籍的女传道员王淑真和云重道。胡林德的妻子胡蒲慈存,宋益谦的妻子宋孟若兰二人也来蒲城居住过。90年代还有传教士的后人来拜访自己小时候居住生活过的小洋楼,来寻找童年的记忆。(更多相关内容请参阅拙文蒲城有座小洋楼
第一次放电影微景观
       在西府巷,除了南塔、教堂、小洋楼外,还有几座古老的宅院,有的只保留了部分,有的已经残破不堪,有的保存相对完好,比如蒲城中学东边的小巷子里的几座,砖雕和建筑都非常的精美。多年前也曾进行过走访,里面的木雕、砖雕、石刻也都非常有价值。这些古民居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充分的进行保护修复,也可以为槐院里文化景区添姿添彩。
教堂大房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蒲城,除了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这主要的两条古巷外,其他城内如文庙、南庙、北寺塔、王鼎纪念馆、王鼎相国府、王鼎家祠、林则徐纪念馆、岳西峰故居等,这些丰富的文物建筑遗存和历史人文资源也成为了蒲城文旅最靓丽的一张名片,为蒲城历史、蒲城文物、蒲城旅游、蒲城美食等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基础。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建设和打造槐院里历史文化街区的同时,能够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效的结合起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让蒲城的旅游经济更加繁荣!
说明:
1、文中图片来自自己原创或来自网络;
2、参考资料《蒲城县志》及网络等。
更多精彩:
蒲城乡村之三里村
蒲城乡村之楼底村
蒲城乡村之贾党家
故乡党姓探源
台台路家路宝坤先生
蒲城乡村之台台路家
蒲城乡村之安王魏家
蒲城名人之韩子芳
话说“十里安王靠北山”
闲话安王贾家村
蒲城名人张云衢
槐院里走出的将军
蒲城王振东家宅游记
蒲城名人王伯谋
万家村历史补遗
身边的古村落:万家村
故乡的人和事
探寻先贤何宝书
蒲城王鼎天子师
蒲城军阀之覆灭
蒲城西北大孔乡
我的故乡桥陵镇
杨虎城将军与桥陵
话说“十里安王靠北山”
蒲城西南原任乡
蒲城曾经的甜水井
我所知道的苏坊镇
蒲城有个荆姚镇
兴镇奇人唐哼囔
二军蒲城旧事之六井葫芦
让史书照亮未来  ——闻《蒲城文献征录》出版有感
抗日名将-包森将军故居行记
盘点蒲城现存九大名人故居
蒲城匪事
兴镇传说与故事系列,蒲城名人系列文章荟萃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上)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中)
蒲城人知道和不知道的历史小故事(下)
兴镇街的多个第一次
蒲城百年英雄谱(下)
蒲城百年英雄谱(中)
蒲城百年英雄谱(上)
兴镇奇人张崇健
蒲城兴镇桑落酒史话
话说蒲城地名变迁



        




亲情蒲城
主要发布个人的一些情感历程,蒲城历史文化的一个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