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点严肃的。
我三四岁大的时候,经常在姥姥家玩,有一天家里买了一条大鲤鱼,放在了洗衣服的大铁盆里,我蹲在盆边上看鱼,看得正起劲呢,有个人凑过来想一起看,我怒声赶人:你走开!这是我的鱼,你不许看!你走开!那个人走开了,并且为这事儿念叨了30年,逢年过节就说一次,也因此,我成了“蛮不讲理,不尊重长辈”的小丫头,因为三岁看老,也因为被我赶跑那个人,是我大舅。
这件事也让我耿耿于怀30年,我一直不明白,一条鱼而已,我为什么就不能大大方方地和别人一起看呢?直到我自己养了孩子才知道,(大多数)两岁以前孩子们都特别大方,这时候的他们并不理解我的你的,别人拿自己的玩具也不会有任何反应。而到了三四岁,他们开始有了物权意识,可惜这个意识最初只发展出来了一半:知道我的是我的,不知道别人的是别人的。也就是在这么大的孩子眼里,目光所及之处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所有的别人都是“入侵者”“掠夺者”。
如果引导得当,有的孩子可能很快就学会了区分你的和我的,但是有的就要晚一点才能绕明白这个圈子,等他们终于分得清你的我的了,也就能够接受分享和交换这些更复杂的概念了。有时候大人只是恰好遇到了孩子还没有理清物权意识的阶段,就忙不迭地把“坏脾气”“不爱分享”“叛逆”这些标签给他们贴上去了。其实再过一年半年,孩子就会变一个人。
回看我自身的经历,与个性的关系并不大,只是因为我处在一个儿童发展的必然阶段里,而大人,却根据成人世界的法则,轻飘飘地就给我贴了一辈子标签。导致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个脾气很糟糕、没礼貌又很小气的人。
不过我并没有怪我这位舅舅的意思,虽然他念叨这事儿这么多年,但更多的是作为长辈,当个无关紧要的小笑话在说,并不是想要伤害我,要那个年代的大人用现在的儿童发展理念去理解孩子,太不现实了。而反观我这位舅舅自己的成长经历,是在“再哭我就打死你”的棍棒教育下长大的,他能成长为一个从来不打孩子的人,已经很好很好了。
昨天下午和山哥一起玩,玩着玩着,因为哪个环节没有按照他的想法来,他突然就不高兴了,躺在地上打滚,大喊着:妈妈你去死,你不死我就不罢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都得死!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因为老人们最忌讳这个,果然我妈脸色不太好看,其实他前阵子就说过这样的话,因为姥姥某件小事没有满足他,他就让姥姥去死。姥姥十分伤心,虽然明知道孩子并不懂这句话的分量,但还是会难受。
用“死”来诅咒别人也是孩子的一个阶段,很多小孩都有这个阶段。但是不得不说,如果不理解孩子们的心理发展过程,直接听到这句话,大概率很难接受,还会给孩子扣上各种帽子。
他说完这句话,我家书房的空气安静了几秒,然后我看着他说:你这样说大家都会很伤心,你总说你爱妈妈,爱一个人绝对不是让她去死。妈妈死了,你看不到妈妈了,你不难过吗?妈妈很爱你,所以妈妈不会希望你死,也绝对不会对你说这样的话。
他不说话了。
我想起三岁多的时候,某天他看完绘本突然对我说:妈妈,我害怕死啊,我不想死啊,你会死吗?我不想你死啊!啊啊啊啊!
孩子们真的一天一个样。山哥最近爱听《哪吒传奇》,里面经常出现各种打打杀杀的台词,这些平日里家中不说的话,让他产生了学习和使用的兴趣。他觉得让别人死可以发泄事情没有按照自己意愿发生的失控感,却不知道这话出口到底意味着什么。
到了晚上,他习惯找好书和我或者爸爸一起看,其中有一本是《等你好久好久了》,这本书其实讲的是用微观的角度去看,地球万物的消亡都会以其他的姿态重新出现,生命会结束,但是也会重新开始,把这个概念诠释得更好的是《生命:万物不可思议的连接方式》这本书。然而,真实的死亡带来的伤心和难过是无法因此抵消的,这一点《等你好久好久了》通过小鸟的离开体现出来了。至于这本书看完,他还会不会继续用大家去死这种话和我们沟通,谁也不知道。
最近后浪也出了一本关于死亡教育的书:
读者们经常在孩子遇见各种各样的状况而自己搞不定的时候找我要书,有没有让孩子学会梳理情绪的书,有没有让孩子不骂人的书,有没有让孩子懂礼貌的书……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家里什么书都有,却不代表我的孩子可以很好地处理情绪,不说伤人的话,或者懂礼貌得像个文明教育宣传片样本。对我来说,这些成长路上的旁逸斜出,其实是需要他们自己在我们的陪伴下去慢慢调整的,书能做的十分有限。
一个会处理自己情绪的大人,胜过任何情绪管理读物。一个不说脏话也知道在孩子说脏话的时候和他讨论脏话背后意义的大人,胜过各种品德教育书。至于礼貌,我常常觉得大人在孩子面前,远比孩子在大人面前没礼貌得多,只是他们无意识,并且认为成人权威不容置喙,比如那些凭一个细节给孩子贴标签的大人,算得上有礼貌吗?
会写这篇,也是给我家中的这些老年人们宽个心,孩子的一些行为或者语言在成人看来不那么“正确”,我们可以先放下教育他们的心,找一些这行为或语言的背后是什么驱动的,如果只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正确引导然后看淡。如果真的是明知故犯,知道多缺德多恶毒还要去做去说,那就是另一个议题了。到那个时候,与其责难孩子,还是找面镜子,先照照自己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