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家大塘 | 王明皓

文摘   文化   2024-10-25 09:01   江苏  
文 | 王明皓

靠近十三中有个地方叫西家大塘,那是被人叫白了的,老南京都知道,应读胥,“胥家大塘”。现在西家大塘被一个公寓的楼群包围住了,被围得成了公寓里浅浅的一池水,都像个脸上失去了血色的文化人。

西家大塘其实是从玄武湖身上割下来的一块肉,这割肉的刀子就是隔在玄武湖与西家大塘之间的那道明城墙,足足有六百多年了。其实从玄武湖身上割下来的肉,远不止西家大塘这一块。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倡围湖造田,就从玄武湖北面割下了红山动物园以南,直到南京火车站的那了一大块。朱元璋这个明代的开国皇帝,则是对玄武湖左右开弓,为修南京的城墙从西面割出了西家大塘,在东边又修筑了太平堤,就是现在出太平门到岗子村的那一段。这段路东面,原来玄武湖的水是能够一直拍击到紫金山下的。到了晚清,左宗棠在南京做两江总督时,又从太平堤北段向西修了一道堤直通现在玄武湖的翠洲。那时的玄武湖,玄武门和解放门都还没有,要想到玄武湖的洲上,只有出太平门而后乘船的。左宗棠修了这道堤,就把现在情侣园的这么一小块也给割去了。要知道,三国时玄武湖可是东吴周瑜训练水军的地方,烟波浩淼的那一大片水几乎一眼望不到头,现在的玄武湖,据说只是那时的三分之一罢了。因此,我都觉得玄武湖这千百年来都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猪,但猪被杀了还能再养,玄武湖被杀了,便就再也长不起来了。这千百年来不是已经被割一块,就少一块了吗?

扯得远了,还是来讲讲西家大塘这块从玄武湖身上割下来的肉吧。

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家大塘仍是个很旷很野的地方,它被夹在了北极阁山与古城墙之间,却依然是汪洋恣肆的一大片水,留着湖的野性。

那时西家大塘还归玄武湖管,是个玄武湖公园养家鱼的地方。那里一年四季,都是南京城北的孩子们放学后喜欢出没的地方,先是从北极阁山翻下来,而后就到西家大塘或是城墙根下瞎玩玩,回家的时候还可以再顺便到鸡鸣寺里转一转。那时的鸡鸣寺,远没有现在神圣了。那时小学生的功课不多,身上的钱也不多。功课三下两下做好后,除了玩,就是玩,玩到了这鸡鸣寺里,不是想着观世音,而是想着菩萨塑像前那功德箱里的钱了。那里面的钱都不大,一角的极少,大多一分二分的,小孩都是冬天带着面筋,夏天带着金壳郎(金龟子)去,面筋包在长竹棍上可以伸进箱子里去粘,金壳郎是用线栓着颈子,六只爪子悬着,一碰到钱,就一下子把那些一分二分的抱得紧紧的了。那年头,鸡鸣寺里住的已经不是和尚,是尼姑了,尼姑见了就骂,骂的话你一句也听不懂,据说很毒。小孩子听见骂,一哄就全都跑了。骂得既然听不懂,骂就随她骂去好了,管她呢!

到这鸡鸣寺里来都是顺便的,真正的一个快乐,那就是在夏天。

夏天城墙那边的玄武湖大,养的鱼不翻塘。这边的西家大塘毕竟小一些,养的鱼又多,就会翻塘了。翻塘时鱼儿很可爱,夏天暴雨前后,水里缺氧了,鱼儿就一群一群地从塘底游上来又钻下去,左一群,右一群,就像游行示威一样。接着几千上万的大鱼小鱼一齐像喝醉了酒,晕头晕脑摇摇晃晃地只在水面上游,大嘴小嘴一翘一翘把水面咂出了一片响……逢这时,就是城北穷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了。纷纷不管不顾地跳进水里,打水捉鱼,翻上窜下,你呼我喊,捉到的鱼就一条一条不断地朝着岸上摔。这时最急的就是玄武湖公园里派来看鱼的人,这时你派再多的人来也不行,谁叫西家大塘是个像湖一样大的大塘呢?水里捉鱼的你抓不到,岸上接着鱼的,跑得比兔子还快,抱着鱼围住塘埂和你转圈子,转到宽一点的地方一钻,就钻到长满了丝瓜豇豆的菜地里去了。那时城边上的菜地很多,常年绿油油,一片一片的。也偶尔捉到一两个,看鱼的气急了,就两个人合起来一抬,把这小孩扔到塘里去。扔下去就热闹了,岸上岸下一片响起的都是“救命”声,而被扔下去的孩子便真的像要被淹死了,沉下去,又浮上来,浮上来时也大呼一声“救命啊!”手也跟着在空中乱抓着……把小孩子不留情面扔下塘去的看鱼人,起先是坚定地以为这些个“有娘养,没娘管”的野孩子,是不可能淹死的,这时看见这孩子上下沉浮几个回合,就怎么也沉不住气了,就纷纷下水捞人。看鱼不能看出人命来,看出人命来,那就要吃官司了。就下水,一下水,一接近了那快淹死了的小孩,那小孩就像条没翻塘时的鱼儿,“哧溜”一下就游得远了,接着岸上岸下,就传来了一片孩子们的哄笑声……

当年孩子们的诡计,在这西家大塘里是屡试皆爽的。

当年在这西家大塘里,年年夏天小孩子们都来游水捞那翻塘的鱼,年年都没听说淹死过一个人。小孩子们没人教,水性却都是那么的好,真是叫人想不通了。

当年夏天每到西家大塘翻了塘的黄昏,从南京城北的高楼门,到丹凤街,再到大石桥唱经楼,窄窄的街上不管你转到哪里,哪里家家都有人在门口大咧咧地洗鱼,家家敞开着的门里,都会听到下锅煎鱼时“滋啦”地一声,接着不久三四里长的街上到处都飘荡起了鱼香,到处都散发出了从西家大塘里捞出的野气来……

这种情形也太张扬了,叫玄武湖的人颜面扫尽。要么人命,要么鱼;要了鱼,假如真闹出了人命来,那真是谁也吃不消的。想来想去一来气,就彻底地把西家大塘放弃了。后来随着住在周围的人多了,人多了又不太懂得爱惜,先还只在西家大塘里淘米洗菜洗衣服,后来就开始在里面刷马桶了,再后来通了自来水,于是在西家大塘里刷刷马桶已经变得理所当然的了,再于是人们就再也不敢下塘去游泳了。西家大塘的野性也就这样渐渐地消失了……再后来,朝西家大塘里扔垃圾倒垃圾,习惯也就成为自然了,就这样,西家大塘渐渐地就奄奄一息了。

其实南京过去城里的池塘多了,荷花塘、黄家塘、五塘村、九莲塘,这还都是比较大的,小的则不计其数,只要你看到这街这巷的名字有了某某花园,某某菜园的模样,这里肯定是有塘的,甚至不止一个,因为过去没有自来水,如果没水塘,那是不可能种花种菜的。西家大塘只不过是这大大小小数百个池塘里,最有名的一个。

只不过几十不到一百年的功夫,南京自然生成的水塘就几乎消失得干干净净了。楼房在上面建起来了,再想挖出它们,已经不可能了……人将越来越多,城将越来越大,这些池塘们却统统地躺到了它们的下面……

与之比起来,西家大塘还算是幸运的。

毕竟在西家大塘原来生存过的地方,还留着了一池水,这池水还被人称之为西家大塘的。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介绍

王明皓
男,一九五一年十二月生。老三届六八年初中生,插过八年队,做过八年工,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夜大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国家文学创作一级。现退休。

出版有长篇小说多部,其中《沧海. 苍天 —— 北洋水师覆灭记》《台湾巡抚刘铭传》曾获第一、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并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快刀》散文集《东篱下》等。由王明皓创作的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鸳鸯错》曾于2007年在全国各地省市电视台播出。

编辑 | 陈涛 门西小二

 推 荐 阅 读 

门西凤凰地名谈 

  ► 点击阅读

莫愁路——一条要你忘却忧愁的路

  ► 点击阅读

南京消失的文物

  ► 点击阅读

《凤凰台上》

征  稿  题  材


南京记忆    家国春秋
民俗文化    城南旧事
人物小传    历史钩沉
……


投稿邮箱:

fenghuangtai2021@163.com

凤凰台上
老门西,南京的最后一片心灵的家园。我们共同守望!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