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特稿】污染大户迁城郊 古韵犹存钓鱼台 | 张长宁

文摘   2024-10-08 06:00   江苏  

文 | 张长宁

 

六朝古都钓鱼台,今昔最抚凡人心。
1970年初中毕业,我被分配到国营南京塑料厂(以下简称“南塑”)。

南塑当时厂址在老门西的钓鱼台119号及143号。百年前,这里曾是晚清时期的湖南会馆。由于历史的原因,化工企业设址居民聚集区,长年环境污染,影响当地百姓生活质量。

1971年2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下早班即被“临时戒严令”堵在厂大门口不准外出。引颈张望,见一队解放军工兵,正用探雷器对道两边、房墙角、树根下一路仔细检查。

此时我发现,厂门口告示牌上的最新通知:“胶木粉车间即日起停产检修。”回头翘望工厂那座高耸的烟囱,也不再冒黑烟了。

如此突击进行的高规格安检、整顿街面巷貌、制止企业污染环境,肯定是重要外宾来宁访问,大概率是会参观这条路上的一家明星企业——南京火花玻璃仪器厂。果然如此——1971年2月26日,光临该厂参观访问的是柬埔寨宾努亲王一行。

南塑在钓鱼台街巷是唯一“县团级”单位,也是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其搬迁早在市政府新的工业布局规划中。为解决企业一把手“屁股指挥脑袋”的问题,市有关部门一纸调令,决定厂长兼党委书记许广才限时调离,另有任用。

很快,一条爆炸性消息在南塑迅速传开:老许拒绝调往某矿当矿长,惹得市里主要领导大发雷霆。各路消息纷至,证实传闻不假——老许这个草根干部的确拒绝工作调动。

不过,许广才同志抗命的理由正大光明:不把粉尘漫飞的胶木粉车间搬迁,不把气味刺鼻辣眼的发泡灵试验室停掉,不把黑烟污染居民区的烟囱推倒,自己宁死也不离开南塑。他还放言:哪怕留厂当工人、看大门都愿意——就当为企业污染环境赎罪。

南塑的退休老干部王多如闻讯来厂,以老书记身份自居向老许发问:你难道不是共产党员?你怎么能不服从组织分配?南塑离开你就没人能解决污染问题了?被“三问”震动的老许闻过即改,主动向厂部和党委领导班子移交权力。

对治理污染未果心有不甘的老许,离开南塑前还念念不忘给继任者列出“综合思考题”:如何把污染环境的产品及设备分批停产、淘汰、报废;再如何予以改造、搬迁、重启等,一股脑儿“奏呈”上级主管市化工局。局里为此从南京化工厂、制药厂各抽调一名“老化工”到南塑搭班子。据说这二位新领导到任后,还一起签下军令状,保证限期解决“许氏思考题”。

没几年,正如老许所愿,搬迁至城北郊区的南塑,通过实施绿化工程建成“花园工厂”,荣登国家化工部“减污排污”企业红榜。

1977年后,南塑被划归国家化工部所属的金陵石化集团。原在钓鱼台的旧厂区,改作南京化工研究所,仍归市化工局管辖——此是后话。

回头说当年移交完工作的老许,在与南塑领导班子临别前提出“三不”意见,即不欢送、不照像、不聚餐。是夜,他左腋夹着公文包、右肩扛着值夜班盖的棉被,一个人悄然离厂。次日即前去位于江宁的云台山硫铁矿履新当矿长。

许矿长在云台山硫铁矿干到1986年企改完成后才离任。几年后,他从市化工局工会主席岗位上到龄退休。在这20多年里,据说他只向南塑伸过一次手——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云台山硫铁矿奉命驰援灾区,老许打电话向南塑求援一批塑料薄膜。生产该产品的四车间工人们听说后,义务加夜班超额完成任务,赶在翌日如期交货,保证了云台山硫铁矿的救灾队伍及时北上。

作为回报,云台山硫铁矿开出两辆卡车到南塑,一车满载矿工,一车满装材料。这支矿山施工队的到来,为该厂抗震棚搭建进行了专业加固。

几年前,笔者曾去老门西的钓鱼台“故地重游”。放眼望去,从新桥到镇淮桥这段几十米的长巷,过去的那些区属工厂和市属的化工研究所早就没了影,进入眼帘的是巷中佳景“环榴阁”——传说三国时东吴孙权曾与潘妃于此筑台钓鱼,由此“钓鱼台”得名。

漫步钓鱼台街巷,古韵犹存。吴家账房、古戏台、湖南会馆等遗迹相继修复,文物碑文所记可考可断。道路两旁的清代深宅敞院大杂院,那青苔点点的砖墙、长草的老屋,一路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谁能想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这条街巷的居民们,曾日夜与机器轰鸣、粉尘飞扬、黑烟升腾、气味袭扰的工厂数年为伴,个中滋味难以言表。

“叮……”一阵清脆的铃声传来,钓鱼台小学放学了,校门口顿时热闹起来,接孩子的家长们从走出校门的学生队伍中各领各宝,牵手归家。看到此景,恍如隔世——谁人还记得半个世纪之前,孩子放学到家后,家长总要先把浮在娃儿脸蛋上的胶木粉、烟囱灰抹干净呢……

哈哈!世事如棋局局新。当年污染企业做学徒工的我,还当了一回历史变迁的见证人。

 插图 | 周年
特约编辑  姚征涛

作者介绍

特约tettw

张长宁 1954年生于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分别在《南京日报》、新华传媒集团从事新闻采、编业务30年。 

   责任编辑  朱丽萍

作 者 文 选

(凤凰特稿)【凤凰特稿】伪装搭伙炸炒米,毒贩反被一锅端   | 张长宁

► 点击阅读

(凤凰特稿)经历四次“7.16”畅游长江 | 张长宁

► 点击阅读

太平村食品店的那些“圈内事”

► 点击阅读

《凤凰台上》

征  稿  题  材


南京记忆    家国春秋
民俗文化    城南旧事
人物小传    历史钩沉
……


投稿邮箱:

fenghuangtai2021@163.com

凤凰台上
老门西,南京的最后一片心灵的家园。我们共同守望!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