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40912期
中医对登革热几个问题的认识
作者/广州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 彭胜权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通过伊蚊为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流行于 夏秋季节8~10月。临床上以突发高热、恶寒、头痛、肌肉关节疼痛、出皮疹为特征。病程约7~10天。本病起病急、传播快,但一般预后尚好。本病在东南亚国家流行较多。我国在东南沿海各省亦有流行,近三、四十年很少报导。1978~1980年在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又再次发生流行,因而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由于本病多年未见流行,中医对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的认识等,较少讨论。这必然影响中医对本病的防治。本文就目前认识不 一致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同道研究参考,以便更好地发挥中医防治本病的作用。
一、对病名的认识
登革热的名称,可能来自西班牙或印度,有人认为登革一词相当于英文纵挎子弟。 因病人有关节 、 肌肉疼痛 、 步态不 自然,故又 称为 “ 公子热” 、“ 断骨热” 。本病热型常呈马鞍状,故也有人称为 “ 马鞍状热” 。从近三 年的 医疗实践看,中医对本病病名认识很不一致,如属湿温、暑温、伏署、温疫等范畴均有提及。 本人认为从本病的流行情况、发病季节、临床表现看,不是一般温病,应属温疫范畴,个别散发于秋季者,可称为“伏暑秋发”。湿沮虽然发生于夏秋之交,由湿热病邪所致,临床上具湿和热的证候特点,这和登革热有相似之处。但湿温起病缓慢,病程缠绵,以脾胃证候为显著,在病变过程中易郁发白瘩,这些和登革热又有很大不同。再者登革热多呈流行性而湿温多呈散发性。暑温虽起病急、变化快,初起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病变过程易耗伤津气和闭窍动风为特征。但从发病季节、初起症状及闭窍动风的临床表现来看又与登革热有差别。伏暑发生于秋冬,由暑湿病邪伏于气分或化燥化火舍于营分受秋冬时令之邪而诱发,因此本病特点有明显气分暑湿见证,起病常有卫气同病病邪化燥化火 亦可深入营血分。这与散发于秋季、初起即有卫气同病,表现有湿热证候,
而后见斑疹的与登革热有相同之处,因此秋季散发性登革热,可属 “ 伏暑秋发” 的范畴。温疫是感受疫厉之毒邪而发生的急性热病。其特点是发病急剧、病情险恶,有较强 的传染性,能引起大 流行。《 内经 》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间大小,症状相似。” 周 杨俊云“ 一人受之为之温,一方受之为之疫。” 说明温疫不同于一般温病,而具有较大的流行性。近几年的登革热大范围流行,正和温疫是一致的。温疫若为湿热疫毒所感,邪伏膜原,出入表里之间,这和登革热初起卫气同病,表现为湿热证候十分相似,多若为暑燥疫毒所致,则毒邪充斥表里上下内外,亦和部分登革热出现表里上下俱热,症状多而且重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登革热多属温疫范畴,或是湿热疫,或是暑燥疫,或两者兼有之,只是孰轻孰重不同而已。部分散发病例,可认为 是“ 伏暑秋发”,本文主要讨论温疫方面的问题。
二、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吴又可在《 温疫论 》中,对湿热秽浊之疫有详细论述。认为该病是感受湿热疫毒引起。它入侵途径和部位是“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替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指出湿热疫毒,从口鼻而入伏于半表半里之膜原。疾病的传变,若有外出于表的趋势,则可僧寒壮热、头痛身疼似太阳表证,若入里化操,可传阳明,出现腑实里结或气分热盛之 证。这些认识和登革热临床表现,初起恶寒壮热,以后但热不寒,日哺益甚是一致的。 临床所见,部分登革热是属暑燥淫热之疫。
余师愚在《疫病篇》中,在吴又可认识温疫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他说“又可辨疫甚掀如头痛发热恶寒,不可认为伤寒表证,强发其汗,徒伤表气,热不退,又不可下,徒伤胃气,斯语已得奥妙,奈何以疫气从口鼻而入,不传于胃而传于膜原,此论似有语病。”余氏认为温疫虽从口鼻而入,侵犯部位在胃而不在膜原。 他谈到邪在胃,出现证候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时指出:“胃为十二经之海,上下十二经,都朝宗于胃……毒既入胃,势必敷布十二经,戕害百骸,使不有以杀其炎炎之势则百骸受其煎熬,不危何待!疫既曰毒,其为火也明矣。”故王孟英曾评曰:“独识淫热之疫,别开生面,洵补前贤之未逮,堪为仲景之功臣。”余氏对暑燥疫的认识,认为是由暑燥疫毒从口鼻而入,袭于肺胃,病变重心在胃,病势充斥十二经,因此临床上出现表里上下内外受病,症状复杂而严重,治以杀其炎炎热毒之势,方可中病,这和登革热部分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是相吻合的。
三、对临床症状的认识
根据近几年临床观察和文献报导材料,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归纳有如下几个症状。
(一)发热:突发高热,体若籓炭,上午热稍低,午后热偏高,发热越高,症状越重。发热多持续一周以内,也有2~3天退热,少数在10天以内,部分病人表现为“双峰热”。
湿热疫毒或暑燥疫毒,都是火热之邪,王孟英说“余谓疫病,多属热邪”。热邪郁于里,正邪相争必见壮热,且日哺益其,至于出现双峰热,多为湿热疫毒伏于膜原半表半里部位之故。
(二)恶寒:初起1~2天多有恶寒。高热时寒战欲盖衣被,随着热减而憎寒亦减。亦有往来寒热者。本病恶寒,是因湿热疫毒侵袭,阳为湿遇所致,或是暑燥淫热遇阻卫阳所致,故热高而寒甚,热而憎寒亦减。王孟英说“如恶寒者,阳为湿遏而寒,终非寒邪于表之恶寒。”往来寒热是邪伏膜原,趋表入里之故。
(三)头痛:多数头痛剧烈,如劈如破,也有重胀而痛,亦可伴眩晕。疼痛部位以前额、颞侧、头顶为多,随热势增减而加重与减轻。头痛多是热邪上扰清窍所致。疫证头痛剧烈,和疫毒火邪上攻阳经有关。余师说:“头痛目赤,颇似伤寒,然太阳阳明头痛,不至于倾侧难举,而此则头痛如劈,两目皆瞀,势若难支,总因火毒达于二经,毒参阳位”。
(四)骨节烦痛:全身关节、肌肉如被杖打,疼痛难支,多数患者尚觉肢体疲倦乏力。肾主骨,腰为肾之府,淫热之气窜于肾经或是湿热淫于经络,均可见关节、肌肉疼痛。众师愚说:“节疼痛,腰如被杖、骨与腰皆肾经所属,其痛若此,是淫热之气已流于肾经。”
(五)消化道症状:多数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大便不调(腹泻或便秘),此多为湿热疫毒,因断为困阻脾胃,失于健运之故。
(六)出汗:初起无汗者居多,即使有汗亦是微汗出。发热3~4天后,逐渐出汗增多。汗出部位以头面和上身居多,热不为汗衰。汗出后神疲肢倦,少数病人后期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由于湿热之疫,湿遏热伏,故初起无汗,至热势渐盛,热蒸湿于上,故头面有汗。因邪热不在表,故热不为汗衰,后期湿邪化燥,气阴受伤,津气欲脱则大汗淋漓。另外暑燥淫热疫毒,初起即充斥表里三焦,无三附之界限可分,故起病即壮热而头汗独盛。余氏曰:“头为诸阳之首,火性炎上,毒火盘踞于内,五液受其煎熬,热气上腾,如笼上熏蒸之露,故头汗独多。”
(七)面赤目赤:绝大多数病人面赤目赤,如酒后之状,或似涂丹。此为疫毒上攻,熏灼头面两目所致。出疹为多,斑较少。出疹期多在首次。
(八)斑疹:发热4~5天,热退之后,第二次热度再次上升之时可见出疹。亦有部分病例,出疹后不再发热。出疹以掌心、脚底、下肢、前臂为多,亦有见于胸腹者。疹形似麻疹样,但较鲜红,抚之碍手,压之退色,有痒,于1~2天后随热度下降而消退,并有脱屑。出斑的数量较少,多局限于一处,呈点状或块状,抚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多无痒感,有些斑呈瘀黑或紫黑色。
对于斑疹的认识,余师愚很有心得。认为暑热疫邪充斥于表里、三焦、气血而易于发斑疹,均属血分热毒外迫肌肤所致,有谓“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之说。斑疹除注意形态之外,颜色亦很重要,深红者热毒已甚,紫黑者为热毒已极盛。再者疫毒斑疹发生迟早,亦十分重要。余氏说:“热之斑疹,发之愈迟,其毒愈重。一病即发,以其胃本不虚,偶染疫邪、不能入胃,犹之墙垣高大,门户紧密,虽有小人,无从而入,……”说明出疹愈早,病程较短,愈迟则病情愈重。
(九)出血:登革热或登革出血热,常有不同程度出血情况,部分有鼻衄、牙衄、胃肠道出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尿血(有“十”以下的红细胞,少量蛋白)、月经过多,提前。出血可在第一次高热期,亦可见于第二次发热、皮疹期。各种出血虽然原因各有别,但总归疫热迫血妄行,在上则吐、衄;在下则便、尿和月经提前或过多,在余师愚《疹证条辨》中多有论及。
(十)舌象:起病之初舌质淡红或暗红为多,随发热增高和稽留,舌质可红或红赤,绛舌者较少。苔色以白为主,多为白厚或为白腻,部分为黄腻、黄干苔,亦有灰黑苔,舌光绛无苔者少见。这可能和我们接触病例数量和地区局限性有关,并不是绝对的。
(十一)脉象:以濡数、滑数、洪数脉为多,沉数者多为内热深伏,细数者多数为素体不健。
四、关于辨证分型和治疗问题
从近年治疗登革热经验来看,中医的疗效是应该肯定的。但由于对本病的认识尚未一致,故影响治疗效果的提高。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呢?有几个问题,值得研讨。
(一)辨证分型问题:要能收到治疗效果,就得辨证。从目前总结资料来看,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强调清热解毒,一方到底,忽视了辨证施治。这对治疗证属湿热类型患者,效果自然不会满意,二是辨证分型过于繁杂,使临床医生无所适从,难以遵循。因为本病起病急、变化快、症状多,不少病例对卫、气、营、血辨证难以划分。
我们认为从中医对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认识上,不难看出,一类是湿热疫,一类是暑燥疫两个类型(鉴别见下表)。
每类按其临床表现轻重差异,又再分轻症和重症,这样条理比较清楚,亦较易掌握。
轻重程度的划分,可从发热程度、全身症状、神志情况、皮疹和出血程度,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加以划分。
(二)本病治疗问题:当前侧重于清热解毒,和营凉血,这肯定是必要的。登革热因其主要是属温疫范畴,发病原因是温热疫毒病邪,故临床上出现一派热毒炽盛症状;用清热解毒,和营凉血治法,不论是湿热或暑热都不可忽视的环节。
有的地区认为,使用此原则,治效不明显,其中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湿热疫毒伏于膜原,外趋于表时,过分使用寒凉清气药物,致使邪气冰伏难解。此时应以辛香透达为主;若为气分热盛,尚可配伍辛寒、甘寒之品。二是湿热互结,留连气分,亦不宜用大剂苦寒;因苦能化燥助热,寒属阴而碍湿,对湿热类型均不宜。此时可用宣化分消为主,佐以苦寒之品,方为适宜。
我们认为,对本病治疗,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适当注意清热解毒,和营凉血。从当前治疗此病经验来看,对湿热型轻症以雷少逸的宣透膜原法(厚朴、槟榔、草果仁、黄芩、甘草、藿香、法夏)为基本方加减。根据其偏湿偏热之不同,适当加入银花、连翘、葛根之类。重症以吴又可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知母、白芍、黄芩、甘草)为基本方加减,亦要根据其偏热、偏湿之不同,适当加入石膏、板蓝根、栀子、黄连、红条紫草、丹皮等药。对于暑热类均可用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按其症情之轻重而选用大、中、小之剂。
五、小结
登革热病由于近三、四十年来少见流行,文献报导甚少。本文就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登革热应属温疫范畴,或是湿热疫,或是暑燥疫;部分散发于秋季者,应为“伏暑秋发”本文未详加讨论。
(二)本病病因和病机,作为湿热疫应是感受湿热疫毒引起,那从口鼻肌肤而入,伏于半表半里之膜原。而暑燥疫是由暑燥疫毒引起,邪从口鼻肌肤而入,侵袭肺胃,病变中心在胃,病势可充斥内外。
(三)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分析其症状发生机理,认为登革热临床症状与温疫理论,在认识上是比较符合的。
(四)对本病辨证分型,认为宜分湿热和暑热两型。每类分轻,重症之不同,较为精简。治疗中应在辨证基础上,适当加以清热解,和营凉血之品。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1981年第8期《新中医》杂志。
《经方》声明:本刊的读者定位为临床医师,请勿仿方抓药(后果自负),中医需要望闻问切,请查阅“各地经方门诊导航2024版”就近面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