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配位自组装的“自增强”型纳米治疗剂有效激活抗肿瘤免疫

文摘   科学   2024-09-12 20:00   四川  




近期,中国药科大学周建平、殷婷婕团队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期刊2024年第371期上发表了题为“A coordinative modular assembly-constructed self-reinforced nano-therapeutic agent for effective antitumor-immune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和弱免疫原性是限制抗肿瘤免疫激活的两大关键因素。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在免疫抑制微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是提高免疫原性的一种典型策略。该研究以分子动力学模拟(MD simulations)指导功能模块进行配位自组装,构建一种具“自增强”型芬顿反应和钙超载的双功能纳米治疗剂,(CaO2/TA)-(Fe3+/BSA)。该制剂具体以过氧化钙为内核,以Fe3+/单宁酸(Tannic acid,TA)络合涂层为外壳,并以Fe3+作为桥接分子在表面加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BSA介导治疗剂基于gp60介导的转胞吞蓄积于肿瘤[1, 2],入胞后过氧化钙在溶酶体内分解以充当H2O2供体和Ca2+源,而TA自还原Fe3+以促进其维持高催化效率的二价态,促成“自增强”型芬顿反应。胞内高ROS联合Ca2+过载高效诱导TAM复极化及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有效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此外,TAM复极化亦介导肿瘤血管正常化,增强血流灌注,促进治疗剂的转胞吞效率,实现“治疗-递送”正反馈循环。该研究为渗透型抗肿瘤纳米免疫治疗剂的温和、可控构建提供了一种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图1. (A-B)配位模块自组装纳米治疗剂(CaO2/TA)-(Fe3+/BSA)的构建、及其激活抗肿瘤免疫和形成“治疗-递送”自促循环的过程


研究者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指导(CaO2/TA)-(Fe3+/BSA)纳米治疗剂的制备。MD模拟得出各模块之间的质量比上限。结果表明,每个BSA分子通过其氨基酸中的羧基或咪唑残基与Fe3+结合,且每个BSA分子最多可结合58个Fe3+。接着,研究者在CaO2薄晶体表面引入TA分子,构建了TA涂层。当TA与CaO2的质量比为1:50时,CaO2表面TA涂层最为紧密。进一步研究发现,当BSA与TA的质量比低于15时,BSA与TA均可完全结合。

在确定各组分的质量比上限后,研究者通过制备不同组分比例的纳米治疗剂,并以粒径和生理稳定性为筛选指标,最终得出了BSA与TA的最佳比例为4.85。进一步的MD分析揭示了模块之间的组装机制:TA与BSA之间的静电排斥不利于组装,而Fe3+/BSA可通过Fe3+作为连接剂,与TA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同时,单纯TA分子网络之间的横向交联不足,引入Fe3+能够有效增强TA复合层的稳定性。最终,研究者确定了(CaO2/TA)-(Fe3+/BSA)模块之间的最佳质量比为50:1:4.85:0.82(CaO2/TA/BSA/Fe3+)。

图2. (CaO2/TA)-(Fe3+/BSA)中各模块组装探究

(A)BSA与Fe3+结合的结合位点及整体结构。(B)CaO2晶体表面40个TA涂层结构示意图。(C)Fe3+作为桥接分子时BSA与TA之间的结合位点。(D)TA与BSA之间的平均相互作用能;(E)TA与Fe3+之间的平均相互作用能;(F)TA-Fe3+与BSA之间的平均相互作用能。(G)TA与Fe3+之间的横向交联示结构意图。(H)CaO2、TA以及CaO2/TA的红外光谱。(I)CaO2、TA和CaO2/T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J)Fe3+、BSA和Fe3+/BSA的红外光谱。


Fenton反应通过将H2O2转化为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作为增强ROS的策略,能够有效诱导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然而,Fe3+向Fe2+的转化极为缓慢,加之内源性H2O2不足,严重限制了细胞内Fenton反应的发生[3-5]。研究者证明,(CaO2/TA)-(Fe3+/BSA)纳米治疗剂在被细胞内吞至溶酶体后,能够有效分解CaO2,并通过TA介导的Fe3+还原,形成“自增强”Fenton反应。同时,过量钙离子造成胞内Ca2+超载破坏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共同诱导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死亡。此外,在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ROS与Ca2+通过激活核因子κB(NF-κB),将TAM重新极化为M1型表型。



图3.  (CaO2/TA)-(Fe3+/BSA) 体外诱导ICD和TAM复极化评价
(A)孵育4 h后,4T1细胞中纳米治疗剂(CaO2/TA)-(Fe3+/BSA)的分布。(A)FeRhonox-1检测不同处理后4T1细胞中Fe2+含量。(C)Fluo-3,AM染色检测不同处理后4T1细胞内Ca2+浓度。(D)流式分析检测4T1细胞经不同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E)4T1细胞经不同处理后胞内ROS水平。(F)4T1细胞经不同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激光共聚焦图像。(G)4T1细胞经不同处理24 h后细胞活力。(H)FITC-Annexin V和PI双染色检测经不同处理24 h后4T1细胞凋亡情况。(I)ELISA检测4T1细胞经不同处理后释放的HMGB1水平。(J)4T1细胞经不同处理后细胞表面CRT定量分析。(M)M2 RAW264.7细胞经不同处理24 h后的细胞活力。(N)M2 RAW264.7细胞经不同处理24 h后NF-κB的Western Blot分析。(O)RAW 264.7细胞经不同处理后中M2/M1细胞群比例。(P)ELISA检测RAW 264.7细胞经不同处理后IL-10/IL-12分泌水平。

纳米制剂在肿瘤部位的有效蓄积与深层递送是实现药效的关键。然而,肿瘤血管通常存在结构扭曲、内皮细胞连接异常、周细胞覆盖不完整等问题,导致血流灌注不足,进而降低纳米制剂的体内抗肿瘤药效。研究者通过TAM的复极化策略减少了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释放,从而使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肿瘤部位血流灌注[6, 7]。同时,纳米治疗剂表面BSA与肿瘤血管内皮上高表达的gp60受体结合,介导其跨内皮转运实现瘤内蓄积。研究者在原位4T1荷瘤小鼠模型中验证了纳米治疗剂对肿瘤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静脉注射纳米治疗剂后,肿瘤组织中血管周细胞覆盖率上升、微血管密度下降、功能性灌注血管的比例上升,为纳米治疗剂的瘤内渗透提供基础。经不同处理后的瘤内纳米治疗剂分布显示,(CaO2/TA)-(Fe3+/BSA) 通过增加血流灌注联合转胞吞所形成的良性递送循环可显著促进纳米治疗剂的瘤内蓄积和渗透。



图4. (CaO2/TA)-(Fe3+/BSA)体内肿瘤蓄积和渗透评价
(A)实验设计示意图。(B)经不同治疗后肿瘤切片CD31(内皮细胞)和NG2(周细胞)染色图像;通过FITC-凝集素反映血管灌注情况。(C)经不同治疗后肿瘤血管周细胞覆盖率(NG2+CD31+血管面积与CD31+血管面积的比值);(D)肿瘤微血管密度(CD31+血管面积与肿瘤总切片面积的比值);(E)肿瘤功能性灌注血管含量(凝集素+CD31+血管与CD31+血管的比值)。(F)经不同治疗后C6标记的(CaO2/TA)-(Fe3+/BSA)纳米治疗剂肿瘤分布图像。

研究者通过构建小鼠原位4T1单侧乳腺癌模型及4T1双侧乳腺癌转移模型,进一步考察纳米治疗剂的体内抗肿瘤药效。以流式细胞术对肿瘤组织的单细胞悬液进行T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表型分析,并利用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瘤内的炎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抗炎细胞因子IL-10、TGF-β等评价制剂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在单侧和双侧三阴性乳腺癌模型中在证明了(CaO2/TA)-(Fe3+/BSA)治疗具有ICD诱导及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作用,可激活有效的局部和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此外,与anti-PD-1的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杀伤效果。



图5.  (CaO2/TA)-(Fe3+/BSA)和抗PD-1抗体联合肿瘤作用评价
(A)实验设计示意图。(B)FCM分析原发肿瘤中CD8+ T细胞和(C)定量分析。不同治疗后(D)原发和(E)远端肿瘤重量。(F)FCM分析远端肿瘤 中CD8+T细胞的定量和(G)定量分析。ELISA检测不同治疗后的(H)原发肿瘤和(I)远端肿瘤中IFN-γ的含量。(J)FCM分析原发肿瘤中Treg细胞和(K)定量分析。

研究亮点


  1. 以MD模拟指导模块化纳米自组装制剂的可控制备;
     
  2. 过氧化钙、多酚、铁离子有机组合,实现过氧化氢“自供给”和Fe2+“自还原”,实现其“自增强”的芬顿反应;
     
  3. “自增强”型芬顿反应和钙过载联合治疗策略,有效重编程TAMs并诱导肿瘤细胞ICD;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同时重塑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实现高效抗肿瘤免疫反应;
     
  4. 基于gp60介导的跨膜转运和M2样巨噬细胞复极化建立“治疗-递送”正反馈的纳米药物瘤内递送方法。


文章信息


Volume 371, July 2024, Pages 588-602


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24.06.020

作者信息



 通讯作者 




周建平,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国家药典委员执行委员(药剂专业主任委员),江苏省药学会常务理事(药剂专业主任委员),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等项目审评专家,NMPA及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等。主要从事药物新制剂、新剂型和新技术,重点在微粒制剂、缓控释和速释给药系统新技术研究领域。主持增修订了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药典》制剂通则及“微粒制剂指导原则”等。承担完成了国家新药创制“新制剂与新释药系统研究”平台项目1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国家药典委综合改革和药品标准提高项目6项,以及其他1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0余项横向开发及产业转化项目等,获新药证书5本。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9项,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H-index 47),连年入选SCOPUS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编出版教材和专著9部。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16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


殷婷婕,中国药科大学药剂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新型药用功能化材料与渗透型靶向控释给药系统;核酸、蛋白等生物大分子递送技术;相关制剂技术在肿瘤、炎症等疾病模型中药物开发的应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优博等荣誉。近5年以一作或通讯作者于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发表SCI数十篇,授权专利6项。参编教材和专著5部。



 第一作者 




郑宇钊,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博士研究生



参考资料



  1. Finicle BT, Jayashankar V, Edinger AL. Nutrient scavenging in cancer [J]. Nat Rev Cancer, 2018, 18(10):619-633.
  2. Hyun H, Park J, Willis K, et al.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mer nanoparticles with native albumin for enhancing drug delivery to solid tumors [J]. Biomaterials, 2018, 180: 206-224.
  3. Zhang L, Wan SS, Li CX, et al. An Adenosine Triphosphate-Responsive Autocatalytic Fenton Nanoparticle for Tumor Ablation with Self-Supplied H2O2 and Acceleration of Fe(III)/Fe(II) Conversion [J]. Nano Lett, 2018, 18(12): 7609-7618.
  4. Liu T, Liu W, Zhang M, et al. Ferrous-Supply-Regeneration Nanoengineering for Cancer-Cell-Specific Ferroptosis in Combination with Imaging-Guided Photodynamic Therapy [J]. ACS Nano, 2018, 12(12):12181-12192.
  5. Shao Y, Wang Z, Hao Y, et al. Cascade Catalytic Nanoplatform Based on "Butterfly Effect" for Enhanced Immunotherapy [J]. Adv Healthc Mater, 2021, 10(8): e2002171.
  6. Fu LQ, Du WL, Cai MH, et al. The roles of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in tumor angiogenesis andmetastasis [J]. Cell Immunol, 2020, 353: 104119.
  7. Xu C, Yang S, Jiang Z, et al. Self-Propelled Gemini-like LMWH-Scaffold Nanodrugs for Overall Tumor Microenvironment Manipulation via Macrophage Reprogramming and Vessel Normalization [J]. Nano Lett, 2020, 20(1): 372-383.


编辑 | 谢明心  


本文系本公众号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它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需在正文前注明来源于J Control Release微信公众号。


往期精彩回顾

缺氧激活型缓释纳米药物增强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疗效

基于羟基氧化铝-Poly(I:C)复合佐剂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高尔基体定制的“特洛伊木马”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

清除ROS的脂质液晶递送细胞外囊泡促进创口愈合

第六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SIPCD 2024)——会议日程

细胞膜囊泡/Cell-Sheet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在黑色素瘤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欢迎参加“JCR Best Paper Award”线上讲座

逆转T细胞衰竭的钙离子纳米发生器用于增强化学免疫治疗

“点击载药”两性霉素 B 纳米前药用于提升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

长效选择性疼痛神经阻滞剂——半乳糖醛酸-辣椒素前药的研究进展





— 长按扫码关注 


点击蓝字 阅读原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