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伪装普鲁士蓝纳米粒通过抑制Aβ单体聚集及恢复小胶质细胞功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文摘   科学   2024-11-13 20:00   中国  

基于配位自组装的“自增强”型纳米治疗剂有效激活
近期,江苏大学药学院谢萌副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期刊2024年第375期上发表了题为“Biofilm-camouflaged Prussian blue synergistic mitochondrial mass enhancement for Alzheimer's disease based on Cu2+ chelation and photothermal 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团队设计了一种红细胞膜封装普鲁士蓝纳米粒子(PB/RBC)的复合纳米体系。其中普鲁士蓝纳米粒子(PBNPs)能螯合Cu2+并降低活性氧水平,红细胞(RBC)膜是一种天然长效循环载体。同时,通过近红外激光照射,PBNPs优异的光热能力还能暂时打开血脑屏障,提高PB/RBC跨血脑屏障的传输效率,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PB/RBC具有多靶点治疗效果,能够抑制Cu2+诱导的Aβ单体聚集,光热解聚Aβ纤维,改善线粒体质量,恢复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缓解AD小鼠的神经炎症,修复记忆损伤,提供了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和治疗了AD。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以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为特征。Aβ级联假说是最为广泛接受的AD发病机制理论之一。细胞外Aβ沉积诱发了AD的病理过程,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神经炎症和神经元凋亡。重要的是,Aβ单体低毒,可通过自身免疫清除,而Aβ聚集物的神经毒性高且难以清除,因此抑制Aβ单体聚集和清除Aβ聚集物成为治疗AD最重要的方向。同时铜、锌和铁等金属离子在大脑中的异常分布和沉积加速了AD的病程。铜离子参与了Aβ斑块的形成,Aβ-Cu2+会引起细胞的氧化应激和损伤。因此,恢复脑组织中Cu2+的稳态也是治疗AD的当务之急。此外,光热疗法在AD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光热纳米材料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能将激光能量转化为热能,破坏Aβ原纤维的β片层结构,从而发生解聚。因此,本研究聚焦于通过抑制Cu2+诱导的Aβ单体聚集和光热解聚Aβ纤维来治疗AD



图1. PB/RBC合成和多靶点联合治疗AD示意图


大脑独特的生理功能使其特别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损害,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从而加速AD的进展。而PB/RBC具有多种抗氧化酶样活性,包括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图2A)、SOD酶样活性(图2B)和CAT酶样活性(图2C)。其次,PB/RBC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图2D)和光热稳定性(图2E),能够应用光热疗法。最后,PB/RBC拥有优异的金属螯合性能(图2F),具有恢复AD小鼠大脑重金属离子稳态的能力。上述结果显示,PB/RBC具备多靶点协同治疗AD的潜力。

图2. PB/RBC的清除活性氧能力、光热性能和金属螯合能力


Aβ在细胞外沉积是AD的一个关键病理过程。Aβ单体相对无毒,而细胞外Cu2+可促进Aβ单体聚集成Aβ原纤维和斑块,高亲和力Aβ-Cu2+具有高度神经毒性且难以清除。但是肽聚合是一种可逆的结合效应,螯合Cu2+可以逆转淀粉样蛋白的形成。如图3A和C所示,Aβ单体在37°C下发生自聚集,当Cu2+参与时,自聚集效果增强。这表明Cu2+能够促进Aβ单体聚集。加入PB/RBC后,有效抑制了Cu2+诱导的Aβ单体聚集。近红外激光照射同样能显著抑制Aβ单体的聚集,并能长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图3D)和TEM(图3E)观察,进一步验证了PB/RBC能有效抑制Cu2+诱导的Aβ单体聚集。此外,光热疗法能够破坏Aβ聚集物的结构。如图3B所示, Aβ原纤维被成功分解,光热疗法是消除Aβ原纤维的有效干预措施。同样,荧光倒置显微镜(图3F)和 TEM(图 3G)也观察到,Aβ原纤维被完全破坏,形成更小、更分散的Aβ-PB/RBC聚集体。上述实验结果验证了PB/RBC能有效抑制Cu2+诱导的Aβ单体聚集和光热解聚Aβ纤维。因此,PB/RBC可作为一种光热剂用于治疗AD。

图3. PB/RBC抑制Cu2+诱导的Aβ单体聚集和光热解聚Aβ原纤维的能力


Aβ原纤维会刺激小胶质细胞产生过量的ROS,而PB/RBC能有效清除ROS。如图4A所示,受损的小胶质细胞显示出明显的绿色荧光,而Aβ + PB/RBC组的绿色荧光较少,表明受损细胞减少,PB/RBC能有效清除小胶质细胞中的ROS。Aβ纤维素具有高度神经毒性,在大脑中的积累会破坏小胶质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削弱小胶质细胞的吞噬能力。如图4B所示,Aβ纤维会破坏细胞线粒体,加速神经元凋亡。加入PB/RBC后,能有效减少线粒体损伤。小胶质细胞吞噬有害物质是清除Aβ聚集物的重要途径。如图4C所示,当PB/RBC存在时,小胶质细胞能够摄取FITC-Aβ原纤维。上述实验证明了Aβ-PB/RBC的低细胞毒性,它能恢复线粒体功能,减少小胶质细胞受损,从而促进小胶质细胞对Aβ原纤维和Aβ-PB/RBC的吸收。这些发现都支持了PB/RBC可恢复线粒体质量并对小胶质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结论。

图4. BV2细胞的活性氧清除、线粒体质量恢复和吞噬Aβ聚集物


通过行为学测试评估了PB/RBC对AD的联合治疗作用。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AD小鼠的紧张和焦虑行为明显降低,活动能力增强,探索能力提高。莫里斯水迷宫试验表明,联合治疗成功缓解了AD小鼠认知和记忆能力的损伤,同时还增强了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


由于AD小鼠大脑的海马区和外周区会产生大量Aβ斑块,因此在行为学测试周期结束后,对脑组织进行硫黄素S染色。结果显示,PB/RBC组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周围的 Aβ斑块减少,而联合治疗组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周围的Aβ斑块几乎完全消失(图5C)。这是因为PB/RBC螯合了神经元周围的Cu2+,在近红外照射下消除了Aβ斑块,减轻了Aβ诱导的脑神经毒性。除此之外,AD的病理特征包括记忆和学习相关脑区的神经元损伤和凋亡。HE染色未观察到小鼠海马和外周区域发生明显变化或组织病理学异常(图5D)。这表明PB/RBC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能有效减少神经元损伤。ELISA检测(图5E-G)表明,联合治疗组能够有效降低AD小鼠的神经炎症水平。


以上结果表明,PB/RBC可通过清除Aβ沉积、抗氧化应激和光热疗法,改善线粒体质量,减轻神经炎症,有效缓解脑部神经元凋亡,减轻AD小鼠的细胞损伤,从而缓解AD的疾病状态。



图5. PB/RBC改善了AD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及提供了神经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近红外激光的照射和RBC膜的长效循环,使PB/RBC在病变部位富集,进一步增强体内治疗效果。体内外研究证实,PB/RBC可以降低活性氧水平,减轻神经炎症,有效改善治疗AD小鼠的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归功于PB/RBC的金属螯合能力、活性氧清除能力以及优异的光热特性对治疗AD具有协同作用。因此,PB/RBC是一种优良的金属离子螯合剂、光热治疗剂和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抑制Cu2+诱导的Aβ单体聚集,光热解聚Aβ纤维,降低活性氧水平,改善线粒体质量,为治疗AD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研究亮点


  1. 通过抑制Cu2+诱导的Aβ单体聚集和光热解聚Aβ原纤维联合治疗AD;
     
  2. PB/RBC可利用多种酶样活性清除多种有害活性氧;
     
  3. PB/RBC可提高小胶质细胞线粒体的质量并加速Aβ聚集体的清除。

     

文章信息


Volume 375, November 2024, Pages 269-284


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24.09.009


作者信息



 通讯作者 





谢萌,江苏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院获博士学位,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从事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在肿瘤和阿尔兹海默病多靶点治疗的应用。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资助,近五年以一作或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pplied Catalysis B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件。



 第一作者 




李连鑫,江苏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资料



  1. Y. Yang, M. García-Cruzado, H. Zeng, L. Camprubí-Ferrer, B. Bahatyrevich-Kharitonik, S. Bachiller, T. Deierborg, LPS priming before plaque deposition impedes 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restrains Aβ pathology in the 5xFAD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 Behav. Immun. 113 (2023) 228-247.
  2. M. Calvo-Rodriguez, S.S. Hou, A.C. Snyder, E.K. Kharitonova, A.N. Russ, S. Das, Z. Fan, A. Muzikansky, M. Garcia-Alloza, A. Serrano-Pozo, E. Hudry, B.J. Bacskai, Increased mitochondrial calcium levels associated with neuronal death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Nat. Commun. 11(1) (2020) 2146.
  3. X. Li, X. Chen, X. Gao, Copper and cuproptosis: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Front. Aging Neurosci. 15 (2023).
  4. H.W. Ejaz, W. Wang, M. Lang, Copper Toxicity Links to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Therapeutics Approaches, Int. J. Mol. Sci. 21(20) (2020) 7660.
  5. W. Liu, X. Dong, Y. Liu, Y. Sun, Photoresponsive materials for intensified modulation of Alzheimer's amyloid-β protein aggregation: A review, Acta Biomater. 123 (2021) 93-109.
  6. F. Zeng, K. Peng, L. Han, J. Yang, Photothermal and Photodynamic Therapies via NIR-Activated Nanoagents in Comb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ACS Biomater. Sci. Eng. 7(8) (2021) 3573-3585.


编辑 | 谢明心  



本文系本公众号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它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需在正文前注明来源于J Control Release微信公众号。


往期精彩回顾

尺寸均一的长效戈舍瑞林微球助力性激素相关疾病治疗

Cover Story:利用机器学习预测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肿瘤递送

治疗细胞内耐药细菌的新策略

β淀粉样蛋白靶向免疫疗法在抗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

癌症免疫治疗的新途径:细胞介导的药物递送系统

基于Pickering乳液的mRNA递送系统实现DC及NK的双向激活

基于稳定型D肽的体内功能化脂质体靶向脑胶质瘤

基于纳米粘土的免疫活性凝胶用于长效肿瘤疫苗的研究

粒径很重要:通过控制颗粒大小调节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Cover Story:模拟病毒的脂质纳米颗粒增强肺部递送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调节





— 长按扫码关注 


点击蓝字 阅读原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