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眼观台湾”系列已接近尾声,今天介绍台湾风味小吃。
其实1949年常凯申败退台湾时,追随他的有大陆各省市人,自然也带去了各地风味小吃。
因此,台湾风味小吃与大陆是一脉相承的。
如今,这些美食既是摊主谋生之道,也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
美食这么多,胃容量却有限,最多只能品尝三四种,只能从名字中找些独特的。
最令人难忘的当然是台湾美食“棺材板”。
请你赏读“鼠眼观台湾”系列之十三
台湾美食“棺材板”
未去台湾前,就听说士林夜市集台湾各种风味小吃之大成,一市即可品尽台湾美食。
当地旅游社也颇解人意,团队下榻桃园那一天,游毕士林官阺后,就宣布晚餐自行负责,让大家实地品尝各种风味小吃。
华灯初上,“士林夜市”早已游客摩肩擦踵、人声鼎沸。
食客们摩肩擦踵、人声鼎沸
上百家风味小吃摊集中在一个个大棚下,小吃摊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只有三五张桌子,可容二三十人就餐。
大快朵颐的食客们
各小吃摊彩色店招琳琅满目,只要你一站下来,老板娘吆喝招揽生意热情如火,似乎你不坐下来品尝一下,就错失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老板娘热情如火吆喝生意
我强忍“馋虫”暂不品尝,先观察有那些小吃品种:每家摊店皆各具特色,几乎家家都有招牌小吃,士林郭葱油饼、士林十全排骨、士林蚵仔煎,家传三代的吉利红烧鳗羹、呛辣有劲的忠诚号生炒三鲜、豪大大鸡排、铁板烧,还有打着“大统一”招牌的牛排等等,都吸引了许多食客。
牛排也打“统一”牌
家家都有拿手小吃
生炒花枝是士林夜市首推小吃,大块鱿鱼花枝炒得香味四溢。
老板娘不但注意美食品味,还注重视觉享受,连蚵仔都要像士兵一样排列成队。
一群人站着一家店门口吃阿宗面线,面线用柴鱼头汤熬制,韧性十足、入口清爽滑口的手拉面线,加上海鲜、猪肉、菇类等浇头,令食客口角生津。
一家店招叫“阿给老店”。
导游说,阿给是日本话“油炸豆腐”的译音,将四方形豆腐切开做成袋状,塞入冬粉,再用新鲜鱼浆将切口填补,蒸熟,再佐以特制的甜辣佐酱,美味非常,与大陆的油炸“臭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令人匪夷所思又难以忘怀的小吃叫“棺材板”,当地人为讨口彩,特意写成“官材板”。
怪名后面有故事
说起这名称怪异的小吃,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据说在四十多年前,台湾有一位许老板,品尝了一种名叫“机关板”的小吃后,觉得口味很特别,于是回家研究改良,烹煮出一款品味更特别的小吃。
他发现新小吃的外形看起来很像棺材,于是就随口将其叫作“棺材板”。
“棺材板”为的是讨口彩
或许由于烹煮特别、口味特殊、名称怪异,最后这款小吃大受食客欢迎,成为台湾盛行至今的独特小吃。
“棺材板”其实就是将面包下油锅炸酥后,把中间挖空,再装入由鸡肝、鸡肾、豌豆、马铃薯,胡萝卜、地瓜粉、牛奶和虾仁等精心调制的作料,再在面包面上蘸上酱料。
酥脆的外皮配上香滑可口的肉馅,香味浓郁,营养丰富。
不过“棺材板”一定要趁热吃,这是因为放在面包里的馅料,放久了易变酸变湿软,会损失美味。
所以士林夜市供应“棺材板”的小吃摊,都采用现点现炸的方式。
每家店制作的馅料和酱料都各有特色,配方也算是商业机密,因此各家的味道其实区别很大。
一块“棺材板”还没啃完,我就感觉半饱了。
士林夜市的小吃品种实在太多,我们的胃口太小,没吃多少就吃不下了。
最后在一家冰馆(冷饮摊)前,买了碗叫作“青蛙下蛋”的独特甜点。
风味独特“青蛙下蛋”
这甜点是用米粉圆子加糖水和一些牛奶做成的,因米粉圆子煮熟之后,中心呈现白白的一点,形状极像蝌蚪,所以叫作“青蛙蛋”。
朋友,下次你去台湾观光,一定要去士林夜市,好好品尝一下美味小吃呵。
《上海铁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