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养甫:浙江铁路大功臣

文摘   2024-11-11 06:07   浙江  

真话不假说

假话真不说

2023年11月,曾任国铁集团关工委主任佟立军先生,到访钱塘江大桥陈列馆,在回顾大桥修建过程时,曾多次提及曾养甫。

曾养甫不仅力主聘请茅以升主持修建大桥,并想方设法筹措资金。

更重要的是,在浙江铁路的发展过程中,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堪称“孙中山建国方略实践第一人”。

浙江省虽然1906年就修建了江墅铁路,后又相继修建了沪杭甬铁路,但因钱塘江阻隔,未能发挥最大效益。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浙江铁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分别修建了浙赣铁路和钱塘江大桥。

推动修建浙赣铁路和“催生”钱塘江大桥的,是时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建设厅长曾养甫。

浙江省建设厅长曾养甫

曾养甫1898年出生于广东省平远县,1926年他从美国匹兹堡大学毕业归国,由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举荐给蒋介石。

蒋公对他非常信任,自1929年起,他连续三届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浙江在全国经济版图上处于重要地位。

为了促进浙江交通发展,1932年蒋介石委派曾养甫担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曾养甫自此与浙江交通和铁路发展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建设厅长,曾养甫的首要任务是发展浙江交通。

在他主持下,先后修建了沪杭公路、浙东金衢、金处、宁台、温州等干道……

浙西公路先建通了皖南徽州,再经桐庐、寿昌至屯溪;随后,又建成江山至福建浦城公路。

在大力开展公路建设的同时,曾养甫亲自担任“浙赣铁路理事会理事长”,全力推动浙江铁路的发展。

修通了东起杭州,西至湖南株洲,全长942公里,横贯浙赣湘三省的浙赣铁路。

是长江以南东西方向的主要干线,极大便利华东、中南、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物资及人员运输。

浙江虽是经济发达地区,但因省政府主席张静江醉心“政绩”,举办“西博会”等,造成省府财政高额赤字,这为修建浙赣铁路带来巨大经济困难。

曾养甫利用自己的巨大政治影响力和广泛人脉,四处奔走,筹措浙赣铁路修建经费。

曾养甫发展浙江铁路的热情感动了本土金融业巨头,短时期内,中国银行杭州分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地方银行、杭州中国农工银行组成的银团,都为浙赣铁路提供了巨额贷款。

资金到位后,浙赣铁路进展神速,开工仅数月,就自杭州贯通至金华。

1933年冬,又由浙江省江山贯通至江西省南昌。

到1937年又由南昌贯通萍乡,与粤汉铁路相衔接,成为长江以南的一条铁路大动脉。

浙江档案馆史料表明,浙赣铁路对抗日战争贡献巨大:自1937年底至1939年3月的15个月中,浙赣铁路共开军用列车1700余列,运送部队150万人、伤兵6万人,运输军需品、商货各23万吨。

从抗战开始到1942年,皖浙闽赣数省的交通运输主要靠浙赣铁路维持。

与浙赣铁路几乎同步建成的钱塘江大桥,更有曾养甫巨大贡献。

曾养甫题写大桥奠基石

钱塘江江面开阔,江潮翻腾激荡,势不可挡,破坏力惊人,堪称“天堑”。

钱塘江使沪杭甬铁路止于北岸,浙赣铁路起自南岸,沟通两岸的交通运输全靠舟渡,极大限制了浙江省的经济发展。

曾养甫决心把天堑变为通途,使浙赣铁路、萧甬铁路与沪杭铁路相互衔接。

没人相信中国人能在钱塘江上建桥,曾养甫力排众议,邀请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桥梁系的茅以升,前来主持建桥。

曾养甫(右四)大桥奠基

茅以升几十年后还记得曾养甫当时与他的谈话:“钱塘江上修桥,是全体浙江人民的多年愿望……不仅要设法筹款,还要有人懂工程。将来经费我负责,工程你负责,一定要把桥造好,作为我们对国家的贡献。”

曾养甫(右二)视察大桥施工

曾养甫在建桥所需510万元(银圆)全数到账、大桥开工后不久,就调任铁道部次长(副部长),但他仍高度关注大桥建造进程。

当建桥遭遇江底淤泥厚、打桩进展缓慢和潮水汹涌、百吨重的沉箱在江上游走时,专程赶回浙江,以军令状激励茅以升:“如果桥造不成功,你得跳钱塘江,我也跟你后头跳。”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落成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也是中国现代桥梁史上的里程碑。

作为大桥的设计者,茅以升的名字已载入史册,却很少有人记得曾养甫的贡献。

但茅以升却在《钱塘江建桥回忆》中如此评价曾养甫:“在一心集资修建钱塘江大桥一事上,可以看出曾养甫是有爱国心的,有一定的气度,在工程方面比较专业,为人也是清廉的……幸亏有曾养甫的‘赶’和‘逼’,钱塘江大桥才能真正于两年半内完工,没有耽误大桥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否则两年半还是不够的。”

曾养甫因此被誉为浙江省“孙中山建国方略实践第一人”。

刊载《人民铁道》报

刊载《高铁时代》

刊载《浙江工人日报》


七零童
说真话、做实事、当真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