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眼看台湾”系列,上一篇写了《台湾交通面面观》(点击可读),本篇讲的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台湾住宅问题。
住房事关人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2010年去台湾时,杭州的房价正高得吓人。
因此,到台湾观光之余,我也就比较留心当地的房价。
通过在台北和垦丁等地几家房介公司寻访挂牌房价,也询问了一些当地居民,对此有了一些粗浅了解。
只是,不知如今的情况有没有大变化?
请您赏读“鼠眼看台湾”之十二
台湾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经济曾长期走在大陆前面,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比大陆相对高一些。
因此到台湾观光前,七零童一直以为,台湾居民的住宅肯定是又大又好。
船泊基隆港,经过海关检疫和安全检查后,我们上了门前等候的旅游大巴。
从此刻起,我开始了对台湾街景和民居的认真观察。
却惊诧地发现:紧挨基隆港的几幢民居低矮陈旧,最高的只有五六层楼,且外墙立面大都斑驳。
基隆港对面的简陋民宅
我开始以为这可能是个例,但后面几天经过对北部的基隆、台北、桃园,中部的嘉义和南部的台南和屏东垦丁等市县的观察,发现台湾的居民住宅大多确实很狭小、陈旧。
甚至连台北最繁华的市区,如林森路(犹如北京的前门大街),两侧同样是破旧的民居。
台北市林森路居民住宅
台北市中心几乎都是老房子
台北市中心居民住宅
台北背街小巷民宅
离市中心不远的民宅
高雄市的某些新建民宅,前后两幢房子之间也没有留出足够的空间,严重影响通风和采光。
高雄民宅距离很近
更令人诧奇的是,我在日月潭畔还看到了罕见的“纸片屋”:在一块宽约15米、长可三四十米的土地上,竟然建起了一幢高达10层的楼房,从侧面看过去,真像一片薄薄的纸片。
日月潭畔纸片楼
邱导游说,在自己的土地上建房,只要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只要满足安全条件,房主可以自主决定盖几层。
造成台湾住宅狭小、陈旧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政府无法推行“品质之城”建设所造成的。
台湾当局规定,2010年的最低月工资为1700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近4000元,而台湾的房价相对却不算太高。
台湾住宅面积的计量单位与大陆不一样,带有浓重的日本统治痕迹:不采用平方米,而是坪。
一坪约为1.8米的平方,即3.30平方米左右。
9月27日晚,我在台湾最南部垦丁老街的房地产中介公司,拍摄了下面这两张房地产出售信息。
一处是面积为289坪、即953.7平米的住宅,总价520万新台币,相当于人民币113万,每平米折合人民币1185.73元。
售房广告,价格不高
另一处是面积为6760坪(22308平米)的工业用地,总价虽达2.3660亿元新台币(人民币5258万),但每平米折合人民币也仅2357元。
面积6760坪,总价2.36亿
关于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那几天里,我也有意识地陆续询问了一些台湾朋友。
为我们全程开旅游大巴的赖姓司机告诉我:自己已经开了25年大巴,旅游旺季每月最多只能休息三四天,但每月的收入近8万元新台币,年收入为近100万元,约合人民币近22万元。
屏东县垦丁某国小(小学)黄姓保健护士说,她的月收入为5万元左右新台币,年收入为6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4万元。
从售房信息获悉,在台南县购买一坪住宅大约需要4000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平方米1300多元人民币,可以看出台湾的房价明显要比大陆低得多。
而且台湾的房产与土地紧密相连,你购买了房子,也等于购买了土地,永远属于房主及继承人。
陪同我们的导游邱某说,他家有一张土地证上的名字,还是他300多年前初来台湾创业的前7代高祖。
面对台北市中心出现的破旧住宅,我满脸诧异。
邱导游却司空见惯,他解释说,并非台北市政当局不想进行旧城改造,而是因为这些房子的主人“不愿意”住新房子:
因为住宅及土地为私有财产,任何政府机关、经济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强夺,只能进行平等谈判。
如果开发商或政府无法满足房主提出的要求(包括提出天价),只能放弃开发。
附注:此文2010年9月27日曾推送在“受气老鼠”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