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和伦勃朗这两位大画家,都是我十分喜欢的,他们两个一位是16世纪末的意大利人,一位是17世纪初的荷兰人,卡拉瓦乔结束他那疯狂的一生时,伦勃朗刚刚出生没多久。这两个人在现实中可能并没有任何交集,但在画作方面,这两位大师倒是有一些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擅长使用阴影与神来之光的高手,这两位在画作上的打光手法,对现在的构图也很有启发意义。对于绘画我并不专业,这篇文并不是要聊技法,我想来聊聊在这两位大师画中经常出现的几张面孔,认准这几张脸,就能在美术馆浩瀚画作中,一眼认出他们的作品,装成很内行的样子。▲巴黎卢浮宫,伦勃朗自画像
16-17世纪的画作,和后来天马行空的主题相比,其实相对还挺有局限性的。我觉得那时的画作大致分为四个类别:有钱人定制的肖像画作品,有钱人定制用来装饰家宅的希腊神话作品,教会定制的天主教主题作品,画家自己练手之作。这几类作品中,除了肖像画必须按照金主爸爸指定的样子来画,其他几类对于画家来说,在构图和选择模特儿方面有一定的发挥空间。▲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卡拉瓦乔《大卫与歌利亚》
画家作画需要一定的参照物,但请模特儿是要花钱的。卡拉瓦乔和伦勃朗这两人不像达芬奇、拉斐尔或者提香那样,背后站着有钱有权的金主爸爸,基本上衣食无忧,风头无两。卡拉瓦乔的大半生在逃亡中度过(可以参见我以前用第一人称写的一篇卡拉瓦乔自白),伦勃朗晚年穷困潦倒,于是他们就经常用自己的身边人或者自己当做模特。于是这两人的画中,就经常能看到几张“熟面孔”。
▲英国国家画廊,卡拉瓦乔《带着施洗约翰头颅的莎乐美》
先来看看卡拉瓦乔画作中,经常出镜的一位少年:马里奥·明尼提。这位在画中唇红齿白的少年来自西西里岛,1593年在罗马遇到了卡拉瓦乔,此后他的面孔出现在了著名的《抱水果篮的男孩》(罗马博尔盖塞博物馆)、《被蜥蜴咬伤的男孩》(英国国家美术馆)、《鲁特琴演奏者》(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酒神巴库斯》(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等等作品之中。但1600年之后,这位少年便消失在卡拉瓦乔的画作中,有说他是回老家结婚,自此离开了卡拉瓦乔,成为了一位成功的艺术销售商人。▲卡拉瓦乔作品中明尼提的面孔
在明尼提之后没多久,卡拉瓦乔的画中,另一张年轻鲜活的面孔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这位少年被大家叫做“卡拉瓦乔的切科”。我总觉得切科和明尼提有点像,可能因为卡拉瓦乔的秉承着他一惯的审美吧。切科是《胜利的爱神》(柏林画廊)、《施洗约翰与公羊》(罗马卡比托利欧博物馆)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位画家,他的作品明显也是受了卡拉瓦乔光影运用的影响的。▲柏林画廊,卡拉瓦乔《胜利的爱神》
▲柏林画廊,“卡拉瓦乔的切科”的作品
卡拉瓦乔也曾把自己的脸放进作品中,但他自己出镜的形象却和上面那两位美少年截然不同。要么是一脸病容(《生病的酒神》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要么就是让自己的脸出现在一个被割下的头颅之上(被大卫提在手中的歌利亚,或是被莎乐美捧在盘子里的施洗者约翰)。这不知是一种忏悔还是一种挑战,毕竟这位画家的人生太为“精彩”,要了解他的内心真的很难。
▲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卡拉瓦乔《生病的酒神》
卡拉瓦乔留下的自己的面容与伦勃朗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伦勃朗的自画像遍布欧美各大美术馆,有人统计过伦勃朗留下的自画像至少在百幅以上。所以经常逛美术馆的小伙伴肯定对伦勃朗的样子并不陌生,毕竟人家从青年到老年的一系列“自拍”都有迹可循。▲伦勃朗从青年、中年到老年一系列的自画像
伦勃朗为何会留下如此多的自画像,他自己并没有说,根据后来专家们的研究,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当然就是用自己作为免费的模特,用自画像来磨炼自己绘画的技法;第二也可能是画家“营销”自己的一种方式,这些自画像的作用很可能就是如今的“样品”,或者广告宣传册,是为自己招揽各种订单的一种宣传方式。▲伦敦华莱士收藏馆,伦勃朗自画像
从伦勃朗的一系列自画像中也可以看出,这位画家在不同年纪的不同状态。中青年的伦勃朗意气风发,穿戴也尽显奢华,但老年的伦勃朗却往往只带着最朴素的画家帽子,表情也没有了当年的志得意满,却有着些许的疲惫与无奈。我相信伦勃朗画这些自画像的时候是完全写实,不带任何夸张修饰的,这些完全就是他本人最真实的状态。▲英国国家画廊,伦勃朗自画像
伦勃朗六十余年的人生,似乎可以用荷兰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夜巡》的问世而分成前后两部分。伦勃朗人生的前半部分,的确是风光无限的,30岁不到的他迎娶了贵族表亲莎斯姬亚,这位女子是伦勃朗艺术上的“贵人”,不仅为他带来了许多订单,也是他画中那位闪闪发光的缪斯。▲伦勃朗画中的莎斯姬亚
1642年的《夜巡》是伦勃朗创新的舞台剧式的群体肖像画,每个人在画面中露脸的角度和大小都不太一样,这对于AA制出钱请画家画画的阿姆斯特丹联防队员们来说,就是一个不公平的存在。画面中央的队长也就算了,但其他人凭什么大家出一样的钱,有的人沐浴在伦勃朗的聚光灯下,另一些人只能隐没在伦勃朗的黑暗之中?恰逢此时,他深爱的妻子去世了,所以也有人说《夜巡》中那个最亮的小女孩,也用的是莎斯姬亚的面容。▲荷兰国立博物馆伦勃朗《夜巡》局部
具有创新性的《夜巡》并不被大众所接受,对他事业大有帮助的妻子又撒手而去,伦勃朗失去了订单,生活一落千丈,陷入了穷困之中。他搬出了阿姆斯特丹的大房子,住进了贫民区,但此时仍然有人对他不离不弃,这就是伦勃朗原先的女仆,后来陪伴在他身边的女人:亨得里治。▲伦勃朗画中的亨得里治
若是说莎斯姬亚与伦勃朗“同甘”,那么亨得里治就是和伦勃朗“共苦”的那个人。和莎斯姬亚这位贵族小姐相比,身为家仆的亨得里治据说只是一位目不识丁的粗野村妇。但在伦勃朗的笔下,她的风采完全不逊于贵族小姐,甚至比莎斯姬亚更为自然可爱。伦勃朗中晚年的画作中,经常以亨得里治为模特,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这幅伦敦国家美术馆中的《浴女》了。
▲英国国家画廊,伦勃朗《浴女》
这幅《浴女》可能是伦勃朗为了如今收藏在卢浮宫里的这幅《沐浴中的拔士巴》所做的草图,草图也可以有如此的质量,那就是大画家的功力所在。卢浮宫中的这幅作品,同样也用了亨得里治的面容。关于拔士巴的故事,可以参见我亲爱的小学加中学同学Seraphie的绘画里的历史故事系列。画家和画作的故事样样都很精彩,这也是逛美术馆的乐趣所在。▲卢浮宫,伦勃朗《沐浴中的拔士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