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说成为现实,一座因“拒绝留宿”而成为尼寺的寺庙 - 西藏拉萨林周县夏寺

文摘   2024-11-28 21:01   巴西  
我是在2021年的1月拜访了夏寺,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往拉萨北面的林周县进行探索。产生去夏寺的想法,是被寺庙佛塔群的一张照片吸引的,到了实地之后,发现这片佛塔群果然没让人失望,无论从哪个角度都那么地美。后来拜访热振寺的时候,我第二次去了林周县,这才发现林周县其实也是个十分好逛的地方,这里还有达隆寺,以及坐落在山壁上,美的不可方物的斯林寺。现在去往林周县的路也越来越好走,以后应该还能探索更多林周县的寺庙。
▲夏寺的塔林
“林周”的藏语意思为“天然形成的地方”,林周县位于拉萨市区的东北面,拉萨河的上游。如今的林周县,最有名的寺庙无疑是热振寺,但曾经在元朝时期,林周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是处于达隆寺的管辖之下的。达隆寺是达隆噶举派的祖庭,寺庙规模最大的时候,曾经有3000多僧众。但如今达隆寺的规模已经远远不如热振寺了。
▲如今的达隆寺
夏寺位于林周县强嘎乡,距离拉萨市区大约100公里,车程约一个半小时。寺庙的创建者是夏热瓦·云丹查。夏热瓦在19岁时,由于家境贫寒,在博多瓦大师的身前,受戒出家。博多瓦·仁钦赛大师是公元11世纪的噶当派大师,也是仲敦巴尊者的三大弟子之一。在很多藏传佛教寺庙中,都能看到仲敦巴尊者的造像,他拜阿底峡为师,是热振寺的创建者,噶当派初祖。
▲夏寺的塔林
所以从传承上来说,夏寺在创立之初,名叫“赤格冈”的时候,是一座噶当派的寺院。寺庙创建人夏热瓦的上师博多瓦,先是在热振寺,追随仲敦巴尊者学习教法,随后担任了热振寺的住持。博多瓦大师在自己的故乡林周的彭域也建造了一座寺庙,用他的名字“博多”来命名。大师在1105年圆寂之前,曾经发愿自己的寺庙成为尼姑寺,所以如今的博多寺也是一座尼寺。但是我在主流地图上,并没有找到这座寺庙的确切位置,百度说是在林周县的松盘乡,可能到了那里就能看到山坡上的寺庙吧。
▲夏寺的佛殿
仲敦巴大师的三位大弟子,分别是京俄瓦、普琼瓦与博多瓦,三人和称“三昆季”,都是后弘期佛教传播的关键人物。博多瓦大师50余岁时,广收门徒,讲授噶当六论等典籍,在噶当派中开经典派一系,倡导重视佛教经典的学习。博多瓦大师的弟子有近三千人,夏寺的创建者夏热瓦就是其中之翘楚。夏热瓦大师还曾经为阿底峡尊者的著作《菩提道灯论》做过略注,这些直接促成了后来的宗喀巴大师写成了著名的《菩提道次第广论》。
▲夏寺的佛塔
如今夏寺在各大平台上,凭借着佛塔森林出圈,成功成为拉萨附近的一个“小众秘境”,但似乎在塔林之外,很少有人关心这座寺庙的佛殿。我去的时候,也直接就被佛塔深深吸引,而错过了寺庙的大殿里供奉的寺庙的创建者,夏热瓦大师的造像,这尊造像据说是一块陨石遭到雷击之后天然形成的。在西藏,这样的“神迹”还真不少,参观每座寺庙里不一样的神迹,也是件挺有趣的事。
▲夏寺的转塔人
关于夏寺是如何从一座噶当派寺庙,变成了一座尼寺,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曾经有三位女子来此地游玩,想要借宿却被寺庙里的僧人拒绝,于是这三位女子发愿,让这座寺庙成为可以供女子留宿的尼寺,后来果然如这三位女子所愿。另一种说法,把三名女子换成了空行母,说是空行母来到这里,被寺庙的僧人驱逐,空行母便立下誓言,说这座寺庙中的僧人必将被女人取代。这座寺庙究竟是何时成为尼寺的,如今已经不可考,寺庙在1985年修复之后,对外开放,如今有几十位觉母在此修行。
▲夏寺的佛塔
无论上面两种说法,哪种比较真实,如今的夏寺,作为林周县的寺庙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借宿的寺庙,完全就是跳出了当年的桎梏,把传说变成了现实。在寺庙的佛塔之外,寺庙的本体建筑规模并不大,但仍然在有限的条件下,辟出了喝茶吃简单藏餐的地方,和供朝拜与过路的旅人投宿的地方,靠着寺庙内有限的人力和附近村子的居民帮忙打理,很是不易。
▲俯瞰夏寺
寺庙的这片佛塔,从寺庙的创始人夏热瓦大师圆寂之后开始,有不少噶当派高僧以及其他的贤人,在此建造供奉遗骨和其他贡物的佛塔,逐渐形成塔林。关于这片佛塔的数目,有种说法是吉祥数字108座,也有说大大小小的佛塔有超过两百座,更有说这里的佛塔“无法尽数”。我来到夏寺的时候,有不少人在这里转佛塔,这里的佛塔也有不同的转法,可以沿着佛塔最外圈的围墙,顺时针转,也可以转塔林里最大的那座佛塔,更可以在塔林之间穿行转经。蓝天白云映衬着的这片红、黄、白配色的塔林,真是美到不可方物。
▲夏寺的塔林
塔林中,最大的那一座就是供奉夏热瓦大师的佛塔,这座佛塔有着汉式的方形塔顶,和其他的那些在外观上就不太一样,在这一片塔林中,是最醒目的那一座。塔林中,还有对应尼寺的传说,为三位留宿不成的女子所建的,名叫“涅姆松”的佛塔,因为整座塔林中,并没有汉语的指示牌,我无法分辨究竟是哪座。虽然这些塔都应该不是几百年前的文物,而是后来修复重建的,但并不妨碍他们仍然成为转塔朝拜的对象。
▲夏寺夏热瓦大师佛塔
虽然如今往往把最常见的覆钵式佛塔,作为藏式佛塔的代表,但在西藏,还是能看到各种不同样式的佛塔。覆钵式佛塔的塔基、塔身与塔刹三者,通过不同比例和塔身形状的组合,也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精彩。夏寺的这些佛塔,在朝拜者们不断地用石灰和牛奶涂抹下,滴落下来的涂料层层叠叠,有着一种质朴而又厚重的美。
▲夏寺塔林
从一座曾经拒绝女性留宿的僧寺,成为如今接受投宿的尼寺,夏寺是让传说成为现实的藏地代表。我是在冬天拜访的寺庙,虽然周边的山上植被稀疏,但兰田之下这片佛塔白得耀眼。在春天,寺庙中有桃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每个季节都会有不一样的美好。我不想说这里是什么“小众秘境”,毕竟来西藏并不是朝圣抑或是猎奇,探索每一座寺庙的历史故事,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美,才是我想做。
▲俯瞰夏寺塔林

Luca的那片自留地
一直觉得旅行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所以这并不是攻略,更不是指南,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一些感悟,也许会有共鸣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