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HEMIA试验:不同应激方式下缺血严重程度与CAD的关系

健康   健康   2024-12-26 17:57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上方蓝字国际循环关注我们,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在梗阻性冠心病患者中,应激性缺血的程度和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程度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是多因素的,包括所达到的应激强度、使用的检测类型、既往梗死的存在和程度、侧支血流量、斑块特征、微血管病变、冠状动脉血管舒缩张力和遗传因素。在有中度或重度缺血的慢性冠状动脉疾病(CCD)参与者中,研究了应激测试中缺血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中CAD程度之间的关系。



不同应激方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不同


多项研究已令人信服地证明,一些冠状动脉狭窄在血管造影上看起来很严重,但在功能上可能并不重要。对于接受血运重建术的CCD患者,建议病灶选择应结合生理和解剖特征,以优化患者预后。结构性和功能性CAD严重程度之间的不一致有几个潜在解释。解剖学评估可提供由狭窄动脉、大侧支心肌供应和斑块形态构成的心肌风险信息,但不能直接提供评估诱导性缺血的存在或程度危及心肌。虽然无创应激试验筛选缺血并提供有关缺血负担的定量结果,但由于早期缺血症状或其他合并症,在运动应激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缺血程度可能被低估。此外,对于阻塞性CAD引起的功能性显著缺血,不同应激测试方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不同。48小时内服用抗缺血药物应激测试的时间可能会影响测试期间检测到的诱导性缺血程度。

鉴于血管造影和应激测试数据提供的不同信息,需更全面地了解这些替代诊断测试方法之间的关联,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所需的适当测试来支持诊断和治疗。ISCHEMIA试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详细探讨在大量CCD患者中,不同应激试验方式的缺血严重程度与CAD的关系。

缺血程度与CAD的解剖学特征存在弱至中度关联


临床提示的应激测试包括核成像、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或非成像运动耐量测试。保留肾功能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研究者通过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检查了缺血和CAD之间的关系。总之,通过应激测试的方式,核心实验室将缺血分为严重、中度、轻度或无,而结构性CAD的程度和严重程度则根据改良后的Duke预后指数进行分类。

结果显示,在3601名接受应激测试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参与者中,缺血严重程度与CAD程度/严重程度呈弱相关(r=0.27),关联强度有一定的变化模式:核(n=1532;R =0.40),超声心动图(n=827;R =0.15),心脏磁共振成像(n=108;R=0.31),运动耐量试验(n=1134;r =0.18)。核成像和超声心动图显示梗死范围与冠心病程度/严重程度呈弱相关。

图1. 基于缺血程度的CCTA改进Duke预后指数(N=3601)

图2. 应激模式下亚组缺血程度的改良Duke预后指数

总体而言,应激测试中的缺血严重程度显示,局部解释和控制症状的中度或重度缺血与冠心病的解剖学特征存在弱至中度关联。

结语


对CCD患者的功能和解剖学测试之间关系分析的主要发现是,应激测试中的缺血严重程度与CCTA上CAD的解剖学特征呈弱至中度相关性。这些结果应在ISCHEMIA试验选择的背景下进行解释,该选择基于中度或重度缺血的部位确定,以及专家核心实验室对应激测试和冠状动脉成像的解释。由于这项研究试图澄清缺血程度与解剖学CAD程度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在ISCHEMIA纳入的参与者队列中全面分析了缺血严重程度与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当评估心外膜CAD作为缺血性症状的潜在原因或整体风险时,研究结果对检验选择具有启示意义。大多数患者有中度或重度缺血,符合试验纳入标准和重度多支血管CAD,根据试验的缺血选择标准可预测。经核心实验室检测,大多数中度或重度应激性缺血患者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70%以上。然而,即使在至少1支动脉狭窄至少70%的患者中,也存在潜在的广泛CAD。同样,即使在中度或重度缺血的患者中,也存在一系列的缺血负担。在这一高患病队列中,无论是缺血还是CAD,缺血严重程度均与CCTA上的CAD程度弱相关,并且在不同的应激测试模式下,这种关联的强度存在很大差异。成像应激测试中的梗死也与较大的CAD程度独立相关。


参考文献:Harmony R. Reynolds , Courtney B. Page , Leslee J. Shaw,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Severity of Ischemia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for Different Stress Test Modalities in the ISCHEMIA Trial.Circ Cardiovasc Interv. 2024;17:e013743. DOI: 10.1161/CIRCINTERVENTIONS.123.013743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凡原创文章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