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剧院(巴士底剧院)
曾有许多意大利人呼吁,把国歌改成威尔第的《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这是歌剧《纳布科》中的一首“奴隶大合唱”。被巴比伦国王俘虏并沦为奴隶的犹太人,呼喊着想返回家园。写这部歌剧之前,威尔第的一双儿女夭折了,才26岁的妻子刚刚去世。他被悲痛击倒,打算永不作曲。然而《乘着金色翅膀》的旋律回荡在他的心中,音乐拯救了他,并使他成为意大利最伟大的作曲家。
周六晚上,我在巴黎歌剧院(巴士底)看了一场歌剧,是威尔第的《命运之力》。时间过得飞快,一晃竟然过去了四个小时。最后的时刻来到了,刚刚杀了人的男主角在女主角修道院的门外敲门,正在思念他的女主角隔着门在高喊:“谁来到这儿?竟敢侵扰这神圣的地方?”“诅咒他…诅咒他…”这惊恐而狂暴的声音,如云雀穿过教堂的尖顶,一直飞往死亡的虚空。高亢的歌声反复回荡在宽广的剧院之中,震撼着每一颗见证着他们悲剧的观众的心。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有接下来的可怕遭遇,可是她不知道,她只有充满着不祥的预感。她在诅咒不可知的命运之力,同时又被这命运之力推动着。她的歌声在深夜的巴黎的剧院里飘荡着,像是在做对命运最后的抗争。
莱奥诺拉即将和她的情人阿尔瓦罗私奔。父亲侯爵反对他们恋爱。在即将离开的时刻,他们被侯爵发现了。争执之中,阿尔瓦罗的手枪走火,打死了侯爵。一对情人各自逃命。
侯爵是男低音,没唱几句就死了。死之前,他诅咒了他的女儿。他为什么反对,因为对方出身卑微,辱没了他的门楣。女儿是属于他的,他不可能让女儿有自己的选择。他要把女儿的情人逮捕,然后送交到行刑者的手里。他为自己所掌控的权力而死,也为自己虚无的荣耀而死。他的死与爱无关,与生命本身无关。他的男低音,把他的专横、暴虐和对突然而至的死亡的愤怒与无奈表露无疑。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强者,可是在命运面前,他只是一个可怜的弱者。谁也不能操纵别人的命运,女儿也不是他私有的财富。可是直到最后,他还是用他冰冷的话话,死死地扼住了女儿的咽喉,他如同呻吟一般说道:“我诅咒你。”他不想放过女儿。
阿尔瓦罗,这位男高音,作者对他饱含了深情,我却对他充满着蔑视。失手杀人之后,他只顾着自己的仓皇逃跑,扔下了那个失去了父亲并被父亲诅咒的恋人。就在几分钟之前,他还在向她反复吟唱:“命运不可将我俩分离。”
莱奥诺拉的哥哥,那个一心为父亲复仇的男中音出场了。不是,他并不是为父亲复仇,他口口声声说,要用阿尔瓦罗的血:“洗去把我的名誉玷污的凌辱。”看吧,充满着他心的不是仇恨,而是名誉,是家族的荣耀。与父亲一样,他也是一个被异化了的人。所以,当在战场上,被阿尔瓦罗所救了,他也不能放下对他的追杀。不是不择手段的追杀,而是体面正当的追杀——决斗。因为他是为名誉而战。
唯一的受害者,莱奥诺拉,离家出走前她百般犹豫,舍不得父亲,又抗不过情人的火一样热烈的言词。父亲被情人杀死了,她只能躲进修道院做一个苦修的修女。她的心里充满着痛苦,可是依然相信爱情。她依然深爱着那个逃到了战场上的情人。“我爱他,上帝赋予他如此美好和优美。”“我不能从心里撕掉他的影像。”她是一个可怜的人,因为她看不清真相。她下了决心,在这个修道院外的山洞里了此一生。可是命运仍然不会放过她。
阿尔瓦罗,那个莱奥诺拉心爱的情人,恋人心中神话般的存在,他逃避哥哥的追踪,躲在修道院里已经五年。可是当复仇的哥哥找到他的时候,他忘了自己的罪孽,忘了自己的悲悯,忘了自己对莱奥诺拉的爱。他是一直在拒绝决斗,可是当哥哥说他是懦夫时,他愤怒了。当哥哥唾弃他的家族时,他愤怒了。当哥哥打了他一记耳光时,他愤怒了。可是,他刚刚还在说:“我仍爱她,若她还爱我,我心再无他求。”他所求的可多了,所以他还是选择了决斗。哥哥说他是骗子,他当然是骗子。他在愤怒之下拔出了剑,杀死了哥哥。哥哥用自己的死,证明了他所追求的个人的和家族的名誉。可是他毫无名誉可言。因为他在临死之前,竟然杀死了自己的妹妹,前来救助他的妹妹。
哥哥没能杀死自己的敌人,却杀死了自己的妹妹。他所说的懦夫,恰是他自己。虽然他死了,死得很不甘心。当然,也死得毫无尊严。
现在,妹妹也要死了。她对自己的情人说:“我承诺上帝会宽恕你。”“我要比你先到上帝的应许之地了,在那里,爱是神圣的。”“我在天堂等你。”她依然相信爱情,相信宽恕,相信等待。
歌剧结束了。唯一活着的那个男人,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帷幕之后。这个结局与我了解的另一个结局不一样。歌剧还有另一个结局:这个男人跳下悬崖自杀了。
男人活着,是现在流行的结局。英国皇家歌剧院,法国巴黎歌剧院,都是这样的结局。男人死了,是过去的结局。结局的修改大有意味。活着是最重要的,卑鄙者可以高贵地活着,只要他能说一口美妙的谎言。或者,他能把悲剧涂上神圣的色彩。这世上,充满了这样活着的人。所以结局必须修改,否则观众不安。
这部公演于1862年的歌剧,至今已经160年,年年都在全世界的剧院上演。每位导演、演员和观众,都有自己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变幻它的含义越来越含混、模糊和分岔。好在它是一部歌剧,它有着60人以上的庞大乐队,还有近百人的低音、中音、高声,不同声部、角色的演员,他们无一不在唱自己的旋律。现在,我们放弃解读,而把全部的感官都放到它的音乐之中,去品味超越了理性的优美、庄严、欢娱、悲伤与荒诞。
荣誉、爱情、忠诚、勇敢,诞生了悲剧,又在悲剧中呈现出真相。看不懂悲剧,就不知道真相。今天没有悲剧,只有闹剧。只有闹剧才能展示出我们这个时代最残酷的荒谬。不要相信——什么都不要相信。
《命运之力》演员谢幕
--申赋渔--
作家,现居巴黎。著有“个人史三部曲”(《匠人》、《半夏河》、《一个一个人》),“中国人的历史系列”(《诸神的踪迹》、《君子的春秋》、《战国的星空》),《寂静的巴黎》《阿尔萨斯的一年》《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不哭》《逝者如渡渡》等多部作品。《匠人》法文版由Albin Michel在巴黎出版,英文版由Astra Publishing House在纽约出版,日文版由アストラハウス在东京出版。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日、韩等国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