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教你“奴役”李彦宏
最近,自动驾驶赛道有些魔幻啊。
一边是有人在试驾腾势汽车,测试其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没想到直接追尾了。尽管后续有知情人士透露,是司机误触了某功能,导致AEB被抑制,但还是引发了不少人对自动驾驶的质疑。
另一边,是百度旗下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订单量疯涨,甚至还赶上了真人出租车,近段时间接连登上热搜,据说在2025年就要实现全面盈利。
看到这两则消息同时出现,小灼的心情是复杂的。
相信在座的各位也一样,前一秒,你还以为这玩意好像不靠谱啊,后一秒,好家伙,有人靠自动驾驶实现发家致富。
所以,在冰火两重天当中,是不是说明了,我们应该放下成见,大胆拥抱智能驾驶了?
现在往造车江湖看一圈,智驾已经成为各位车企的新卖点,像特斯拉的FSD、小鹏的XNGP、理想小米的NOA等,各种新概念眼花缭乱,让人有种错觉,真的可以把方向盘交给智驾系统接管。
在生存压力下,各家都想搞自动驾驶,玩出一些差异化,其实也能理解,毕竟人有你无,最后就是要被淘汰的节奏。
但不管车企怎么吹,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目前各位选手的水平都处在L2当中,或者L2迈向L3的过程,离所谓的“全程零接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可能有人已经忘记了自动驾驶的分类,这里小灼也简单和大家回顾一下。
根据2022年3月1日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显示,国家将自动驾驶分为五个级别:
L0为传统人类驾驶
L1是驾驶自动化
L2是辅助驾驶
L3为自动辅助驾驶
L4为自动驾驶
L5为无人驾驶
为了实现L2到L3的跨越,各家都在不断调整技术方案,比如特斯拉最先带火的BEV+Transformer架构,还有国内玩家减少对高精地图的依赖,改为“激光雷达+轻地图”,再到最近流行的“端到端”模式。
尽管选择的技术路线不同,但无论是哪位造车选手,都需要面对以下难题。
一是成本,以transformer架构为例,大家都懂的,搞大模型势必要烧掉大量的训练成本,尤其是开车这类涉及人身安全的技术,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马斯克在今年4月份就表示,特斯拉今年还会花100亿美元用于AI的训练和推理。
企业成本高昂,成本最终又将嫁接到消费者身上。目前,特斯拉FSD的订阅价格为99美元,尽管对比去年的199美元已经有所下降,可这并不是大多数消费者追求的免费和低价。
这又会影响自动驾驶的落地。
二是无法逃脱的安全问题。目前,大多技术都能够应付一般开车场景,但在开车过程当中,其实存在很多不可控性,无法预测性,机器始终做不到像人脑一样,马上就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同时,大模型总会有黑盒问题,我们很难摸清它的行为边界,也让此类技术存在不可控的危险。
翻译成人话,就是理想状态当中,但谁都不敢保证,自动驾驶哪天会抽颠,错把油门当刹车,那就不好玩了。
此前,通用旗下的Cruise自动驾驶出租车就突然撞向一辆公车,造成整个路段拥堵。
如果多给车企一些时间,或许自动驾驶技术会越来越完善,比如达到真正的L5,才和大家见面。
但由于车企加时竞赛,生存空间被压缩,急于收回成本(用于生存或加大研发)等原因,导致车企急于秀肌肉。
用高情商的说法是,乘风破浪,抢占制高点。
用低情商的说法,就是摸石头过河,有点赶鸭子上阵了。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自动驾驶会是未来方向,这是科技进步赋予的成果,并且目前已经有了不错的商业化例子,说的就是最近被推到风口浪尖的萝卜快跑。
对比传统出租车,它因“无人”避免了司乘纠纷,还能提高运力,成为网约车和出租车的一种补充。
最重要的是,“萝卜”的价格还蛮便宜的。
以10公里路程为例,萝卜快跑价格为4~6元,网约车则为18元~30元。
经过几年的用户习惯培养,也就让萝卜快跑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但市场就这么大,蛋糕被瓜分,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所以才会出现前段时间“武汉的哥抵制无人驾驶”。
小灼在此前的文章也和大家讨论过,今年跑网约车真的不好干,一是市场饱和了,二是平台抽成逐年增长,原本能轻松月入一万多,现在变成了四五千。
尤其是跑网约车和出租车,已经成为了不少失意中年人的退路,收入下降,本来就加重了一些就业焦虑。
本图由AI生成
现在还要加上一个无人驾驶来搅局,换谁不破防啊。按如此发展,千万司机的饭碗要无的节奏。
短期来看,结合我们上面提到的难点,无人驾驶想全面取代司机,并非易事,特别是无人驾驶的收支平衡很难搞。
根据晚点财经的测算,萝卜快跑第五代无人车的成本为48万元,再加上安全员成本、折旧、洗车等费用之后,其单日运营成本为471元。
同时,晚点还按照目前萝卜快跑整体日均6000单,测算出无人车的单日流水为60元。
可见,无人车的收支差距很大。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可能比请个真人司机还贵。
这又需要产生更多的流水才能覆盖成本,但现实情况是,政策尚未允许无人车大规模投放,短期内,很难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自然很难抢司机饭碗。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它现在比出租车便宜,那肯定是因为平台在烧钱,大概玩法就和当年滴滴们的网约车大战一样,用补贴烧出用户习惯。
但长期咱就不好说了,谁都不知道L5到底啥时候来。从用户需求和市场发展的角度去看,我们的确需要无人驾驶。
那司机到底有什么办法应对?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李彦宏就表示了,AI目前是辅助人工作,而不是替代人。
按照李老板的说法,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打不过AI,我们就加入。
它今天敢抢我饭碗,明天我就让它给我打工。买一辆自动驾驶车辆,让它出去接单,我在家里躺着收钱。
听起来很魔幻,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就像当年一群的哥抵制滴滴,现在还不是跑起了网约车。
而且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萝卜快跑也急需探索出更多盈利模式,比如可以有这样的模式:
一部分百度自营;
一部分卖给出租车司机,直接避免失业;
一部分搞租赁,专门针对买不起或不会开车,但又想做网约车的人群。
更巧的是,最近红衣教主“周鸿祎”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建议百度把无人车卖给司机,实现多方共赢。
按照此前的报道,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的价格,只需要20.46万!
让它全年无休去工作,指不定很快就能收回成本。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