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习又好,又会做饭,又会烘焙,是怎么教育的啊?‖《妈妈的说话练习》

教育   2024-11-30 11:23   安徽  

题图来自微信公众号 @喵呜不停。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是 @史群 在涣读书8期《妈妈的说话练习》读书会的打卡。


01

(涣读书8期《妈妈的说话练习》读书会今天)下午第二次直播答疑,一进去就听到戴老师夸我“石性”强,老二也“石性”强,我的虚荣心瞬间爆棚,脑子里就有个念头:必须说一说,老二怎么“石性”强的。

先要表达对戴老师的感激。如果不是她提供了个抱持性环境,如果不是她讲了很多好课,如果不是她组织很多期读书会,如果不是她长期不辞辛苦的整理涣发群信息为公号文……我觉得我一定还是原来的焦虑烦躁抱怨的人,我不可能遇见一个未曾想象的美好的自己,我也不可能在家庭遇到困难时也能以稳定的状态去面对,孩子和队友也不可能“如我所愿”的变化。


上周某晚去参加初二年级家长会,老二的同桌妈妈一落座就说:“你是XXX妈妈?我家孩子天天说你家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会都优秀,学习好,还会做烘焙,还会……你是怎么教育的啊?”

我平时脸皮厚,但被别人当面夸,也是马上谦虚起来:“过奖啦,过奖啦,您家孩子说得夸张。每个孩子的都有自己的成长期,每个孩子都会开花。

才聊了几分钟,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就开始陆续讲话了,家长会直到晚上快十一点才结束。

开会时我满脑子想法,但回到家就赶紧睡觉,没有若干年前参加老大的初中家长会时的那种“激动热血”,因为我遇到戴老师了呀,我学会松弛了,学会心疼孩子、看见孩子了,我知道孩子有她自己向上的生命力。

我家老二小时候的“特点”是:情绪上来可以哭闹个把小时,软硬不吃。有很多不良习惯,比如袜子乱丢、零食包装藏枕头被褥下衣柜里、浪费水、浪费洗浴用品、不爱搞卫生、洗碗不干净、书包乱糟糟、从小练字但写得歪七八扭的、做事不按章法总有自己想法……

我能写这么多出来,可见当年的我对孩子有多强烈的想【如我所愿】。而且我觉得我这样没有错。

我内心天天强烈地要去改变孩子让她们当个别人眼里的好孩子,社会标准里的乖孩子。结果是我变成一个神经病似的妈妈,动不动发脾气,还以爱为名来要求她强制她,天天觉得自己那么尽母职怎么这两娃让我气得不行。

我又害怕自己气坏了气崩了,后妈可不会像我这么“用心”爱孩子啊,于是我又惜命地去看心理医生、看中医喝苦逼的中药、针灸按摩跑步瑜伽读书听书、跟朋友吐槽……这些我也都走过一遍。有点效果,但作用不大。

几年前,好友就推荐戴老师的公号(“方涣涣”)给我关注了,因为看不懂看不惯涣发群特色的讨论模式(群主题讨论发公号文动不动就是八千字一万字),我不怎么看。但因为是好友推荐的,我也没取消关注。

直到三年前,偶然看到戴老师和小雪要一起共读《红楼梦》,我产生了好奇心。一个是我喜欢,二来孩子们也一起听过其他老师解读红楼梦,那份热度还在。于是我买了这个课,开始认真关注戴老师和方涣涣微信公众号的文了。


听戴老师跟小雪互动对话讲课,看戴老师直播偶然小雪出镜的亲子画面,让我大为触动:啊,养育个孩子能这么轻松的呀?母女关系好亲昵啊!

我觉得戴老师的观念很新啊,既然过去的养育手段带给我的感受非常糟糕,那我就试试新的办法。

我看到直播间里 @韩茉、@啊呜 说她们已经认识戴老师多年,好像不止五六年。我心想:好的,那我拿五年时间学习新理念,看看能不能做到像戴老师那样非焦虑临在

第一年,我非常专注的听千聊课,跟戴老师直播(甚至回放还要再看两遍),看公号文;
第二年,参加涣读书所有读书会;
第三年,继续千聊课、涣发群、读书会。

起初,我并不明白好好说话的背后逻辑理论是什么,或者说戴老师讲了但我并不理解,但我告诉自己:先不管理论,先行动。
一边行动一边调整。
直到第二年、第三年,才开始陆续明白些理论认知。


真的感谢戴老师不厌其烦的掰碎了揉碎了重复讲元认知、讲理论、讲方法。

起初听到戴老师说不要当抢戏精,不要哔哔哔。我记住了戴老师说的一句我从来没有听过、也没有想过的话:“你可以重新养育自己一遍。”我重新养育自己的行动就是听课、学习,边学边观察自己和孩子。

每每我忍不住想说啥想干预点事儿的时候,就问自己:不管,不说,会死吗?戴老师的课里说不会的,噢,我相信戴老师说的,那就先不管。

我不管,观察到孩子并没有“造反”,没有变本加厉。

我允许自己不是个好妈妈,我允许自己做错了,我允许自己需要重新学习当妈妈,我允许孩子是个普通的孩子,我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边界。

有了允许,我开始想怎么修复关系。

借着千聊课里戴老师和小雪的互动模式、李仪婷的亲子沟通模式、涣发群讨论案例的对话模式,我从笨嘴笨舌且偷偷写道歉语言的纸条开始,不断在学习中发现自己挖过的坑就随时随地跟孩子不断真诚道歉。后来孩子一边哭一边讲过往受到的伤害,我也一边难过一边道歉。

孩子从不屑不信麻木的反应,到后来慢慢平静接受和微笑听,亲子关系也从塑料味道到有丝滑感觉。跟戴老师和小雪关系不是一个层次,但也今非昔比我倍感幸福了。也感受到戴老师说的对:我们可以重新养育自己变好的。

我以前特别想做技术型妈妈,通过学习,我觉得,做衣食父母型妈妈更合适我。

老大。我改变后,她有了更多精力应对高中学业压力,她有一个愿意当她垃圾桶的妈妈、愿意共情她的感受的妈妈。今年高考顺利考上大学。她目前在大学里有很多新的体验,有适应的部分,也有不适应的部分,但我和她都不那么焦虑。

老二。因为刷了很多题,对老二的很多所谓“毛病”我改变了眼光,不再是挑剔的眼光,而是觉得“那是孩子特有的样子”。老二有时候也会自己想把房间和桌子收拾整齐,刚开始疯狂吃零食,现在也无所谓了,当然也不会放到枕头下被褥下衣柜里了。桌子下还是经常有袜子,但我不再恼火“是我家教不好”,而是笑笑摇摇头拿去卫生间。

去年下半年,老二突然想自己做早餐,然后她自己安排睡觉时间,自己去买了个闹钟,作业也是自己安排时间写完。我这个衣食父母就是准备相应的食材放在冰箱,告知她都有些什么,她自己决定吃什么。提醒她用燃气的安全细节,其他的就她自由发挥。

每天早上五点半,她起床先打开千聊听戴老师和雪讲的课,有时候还连上小喇叭。然后就在厨房里听着课煮着她的“美食”。下面条、煎饺子、烤面包、蒸云吞、炒饭她都会做。她有时候一边煮,一边也搽搽灶台。

早餐做好,继续一边听千聊课一边吃。早餐吃完了,关掉课程,回房间写她没有写完的作业,或者练习她的书写或者读背英语单词或看小说。直到我六点起床做我和队友的早餐和队友的便当。

我和队友都会及时表达对她的看见,肯定她欣赏她。有时候她煮多了早餐,我和队友还有口福噢。后来她就主动帮我先煮饭或煎蛋出来。

老大自己看短视频学习做面包,做得好吃也被我们肯定和欣赏。姐姐去上大学了,老二说她也想试试,于是从做出硬梆梆的面包开始,老母亲一直当迷妹粉丝,等到她最近愿意按博主的配方一板一眼的做出好吃的面包。戴老师说过,那些“浪费”其实不是浪费,而是学费,划算的。哈哈哈,我就经常提供食材给她霍霍,我和队友不仅有口福,她的同学也有口福。于是她变成了同桌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对了,她用的工具她的碗筷她会收拾清洗。大部分时间是清洗干净的。偶尔不干净的,我也是提一嘴而已,没有哔哔哔了。

最近她做很多的面食,做一次烘焙用了几个小时,“耍赖”问我可不可以不用洗工具?或者直接堆放在洗碗池里,我和她就心照不宣了呗。

她在忙她喜欢的事,我要么听课看书要么刷手机,各忙各的赛道里,挺好的。

对了,老二从我第二年学习开始就慢慢的显示出她的情绪稳定。随着我大量刷题,每每能够接住她的出题,她的心智更加成长。她听了千聊《红楼梦》课约三遍,《史记》课也一直刷,《99夜》不止三遍,戴老师的价值观和小雪独特思考深度也在影响她。

我现在情绪稳定,能够如其所是看待自己看待孩子,队友也因为我的改变,他从不耐烦我讲社群里的信息到通勤路上点开戴老师直播回放来听。有时候,他还“请教”我一些他遇到的人际关系的“看法”,好为人师的我当然不错过机会,把在戴老师社群里学到的认知分析给他听,他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也可以将别人纳入心域……

每一步都算数,
每一步痛苦过程也算数,
每一步想走捷径也算数。

哇,写了好长好长,口唇欲强的我啊~

一句话:跟着戴老师老老实实学习就对了。哈哈哈哈

(附图是老二本周日做的馒头、各种面包)

02

前面写了个表白戴老师的长长打卡,如果不是时间已经到七点需要出门去接老二了,我还可以增加关于老二的更多内容。

我是从三年前开始管住自己哔哔哗的嘴的。从敢于放手开始行动。

我是那种问自己敢不敢放下旧方法,学新方法,然后去承担未知后果的人。

当时,我不认识直播间里的 @韩茉、@啊呜,她们说她们以前也焦虑,跟着戴老师学习就改变了。

跟我同龄的戴老师,散发的个人魅力是我喜欢的欣赏的,凭直觉让我相信她说的是靠谱的。她说要好好说话那我就学,她说放过孩子那我就放过孩子,她说搞自己那我就搞自己。

我关注自己的学习,也关注提升自己的饮食多样化搭配。今年参加了两个妮妮环球食育的学习营,我会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提到妈妈又学到了什么、又改善了什么。孩子看得到,当家庭主妇的妈妈不只是做家务和接送她们,还整天在家听课看书打卡,跟她们一样也在忙于学习。

这几年,我是各个医院住院部的常进出的家属,需要照顾陆续住院的家人,兼做营养餐。因为不再困扰于情绪内耗,我生发出自己未有的潜力。从厨房小白开始,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现在可以短时间内做出一手快手饭菜,营养和颜值都兼有。

我忙我作为家属的事,而孩子忙她们的学业。
孩子看到我是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接纳自己又创新自己。


大概是吃了几年的多样化搭配饮食,加上我鼓励孩子们动手下厨,老二在自己做早餐时候,也不知不觉会搭配(有碳水、蛋白质、蔬菜)。

今年暑假老二在表弟家住了多日,她看到小表姐(我表弟的女儿)每天都吃的很简单(她舅妈说自己不擅长做中式早餐,孩子要将就吃西式早餐)。
回海口后,老二每天做好早餐就拍照发给表姐看,她表姐说口水流一地。我笑她没有武德,刺激想吃中式早餐的小表姐,老二就哈哈哈哈笑,很得意。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当我们足够努力去改变自己,从好好说话开始,孩子真的会自己成长。

曾奇峰老师说,做60分妈妈足矣,不要做完美的妈妈。妮妮老师说不要有完美主义。戴老师说可以重新养育自己,终止创伤代际传承。

对,我是个从小一板一眼的听话长大的孩子。当老师们这么说,我就这么老实去做,做得好的地方就继续,做不好的地方就改进。我的娃和队友也是吃我无数次黑暗料理的,我就自嘲自黑或重新做就可以了,心理弹性比较强。

给大家看看老二开学后做的早餐发给小表姐馋人的:


她煮早餐的时候我还在睡觉,我没有任何技术指导噢,她吃完了我才起床。我和队友就是夸她,肯定她,欣赏她。

备注:
肉类的食材,有的我是提前切好用盒子装起来,有的是提前焖煮好备在厨房。
叶菜菌菇类食材是方便她快速清洗和切开也容易煮熟。


03

今天戴老师在直播间里说到,孩子们现在作业多,字写不好、不好好写是正常的,考试时候好好写就行了。孩子的精力要有所分配。

这句话,几年前在直播间里戴老师也这么说过。

我以前就是个焦虑感十足的妈妈。老二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忍不住看不惯一定要给她报名硬笔班,二年级写字尚可工整。三年级没有去练字班了,大概是作业也多了,她的字开始变形变形变形。四年级写的字简直是没有练习过的字形,歪七扭八的没眼看。

我那时候好抓狂啊,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钱,就学了个寂寞呀。气啊,急啊,满脑子大道理要说服她要求她威胁她……

她曾经的数学老师建议我给她去学书法,也许可以缓解她的一股燥。

老二在二年级挺幸运遇到一个有慈悲心的老师,这位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有不同要求,总是安慰家长不着急,可惜三年级换到高层教室,老师身体不适合爬高层楼,就只教了一年。后来在校门口见到了还是会聊几句。

因为是这位老师推荐,老二愿意去学书法。五年级开始去学,写的字照旧让我哀叹。但不抓狂了。因为这一年末我遇到戴老师了。我就是敢于直接放下不抓狂,忍住不哔哔,学习好好说话,去观察日常她的其他变化,从中肯定她。

就这么不知不觉,到她上初中了,直到今年暑假前,她突然想好好写字。
老二说是这几年书法老师让她临帖,她学会了观察,所以硬笔字就写的好了很多。


暑假时,说不用续书法班,她自己在家练习。从写几张练练手就好了,到一发不可收拾写了180+页纸。写了毛笔还不过瘾,自己找废纸练习硬笔。不记得她写了多少了,天天在家写啊写,兴趣大发。

开学后,语文老师拿到暑假作业惊呆了:怎么过了一个暑假字写得这么好,去哪儿练的?她说她是自己看网上学得,老师还叮嘱她回家找出网站截图给老师,老师家的孩子也需要练字呢。

开学后作业实在太多,老二告诉我,她是随便写的,所以字形还是难看,有时候有时间或有好心情也能好好写噢。但考试时候她会好好写。

我是在戴老师社群里刷过很多题(看公号文、看打卡)的老母亲,已经早就心中有数了。
但是听着孩子讲这些,我还是感慨啊。当孩子自己有内驱力,是你自己想不到的力量和成长。

本学期期中考试前,老二复习前,给我看她认真写字是什么样子,潦草写又是什么样子。我就很会“演戏”:天啊,你写的是什么啊?天啊,这个课本肯定不是你的,这不可能是你写的字!我不信……把老二逗得开心不得了,得意得不行,然后高高兴兴的复习去了。

语文老师在家长会上说,老二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但写字进步飞速。

我想表达:相信戴老师说的,按戴老师说的去做。去行动,就是改变自己命运最好的“捷径”。

#大家见识到我的口唇欲了吧,哈哈哈。今天写三个打卡,用了好几个小时,但很开心啊,相当于提交一份“论文”。

感谢戴老师辛苦的掰碎了揉碎了带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和现在,从旧脚本的禁锢中跳脱出来,理解新脚本,理解和接纳自己和别人。

感谢小伙伴们来参加读书会,不然我都没机会整理自己脑子,没机会表达出来。

相关链接:

涣读书 8期

为什么我对孩子说不出软话?║《妈妈的说话练习》

不该说的不说。学习真好。学习改变生活║《妈妈的说话练习》

穿越时空给幼年的自己一个答案║《妈妈的说话练习》

不会说就闭嘴。要说就说人话‖《妈妈的说话练习》

学习长一张好嘴║《妈妈的说话练习》

在父母劝导和请求下长大的孩子,能感到自己拥有选择权‖《妈妈的说话练习》

消极的话vs积极的话‖《妈妈的说话练习》

赞同的话语‖《妈妈的说话练习》


涣读书 7期

3分钟发言有50个“我”,是病吗?怎么治?

涣读书筹备期的幕后花絮(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

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启动会,229位Good Inside

测试:你是依赖共生者吗?

测试:你的依赖共生状态如何?

读哭了就再读,五遍脱敏——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读书会启动会后

后果教育、最佳状态和“你放P”

“后果教育”2:如果孩子下次还不带伞怎么办?

我在《看见孩子》读书会的收获(@Nancy)


广而告之①


广而告之②
“涣发2025群”正在接受报名。
年费500元。
没有活动。
都熟门熟路了,来吧~
加微:472791556
先到先入,满群为止。

广而告之③

方涣涣
一个妈妈,陪女儿慢慢长大。视频号“方涣涣的小书房”有直播好课。微店“方涣涣的小书房”有精选好书。千聊“方涣涣的直播间”有好课,亲子共读《史记》《左传》《诗经》,带成年人读绘本、《亲密关系》。方涣涣的社群,话题丰富,关注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