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是农历甲辰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去淮南市博物馆看了《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武王墩发掘进展图片及部分实物临展》。
朋友圈对武王墩的关注大多始于2024年4月16日,当时,武王墩首次公开布发第一阶段考古发掘的部分成果,各界津津乐道的是东一室出土了口径约为89厘米的圆口青铜鼎,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古代最大的圆口青铜鼎,超过铸客大鼎,刷新了楚大鼎纪录:
淮南市博物馆快速反应,于2024年五一期间就推出了《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武王墩发掘进展图片及部分实物临展》,回应了公众的关注,第一时间公开分享进展信息,——这真是做的非常好!
《前言》
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考古发掘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按照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发掘现场不宜对外开放;出土文物整理和修复保护需要一定的周期,同公众见面尚需时日。请大家给予理解和支持。
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楚文化,自2024年5月1日至8月31日,淮南市博物馆举办《淮南地区出土楚文物特展——武王墩发掘进展图片及部分实物临展》。特展以文字、图片和部分出土文物等形式展现楚国的历史文化和武王墩墓发掘进展,欢迎大家参观指导。
感谢您对淮南文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我去年五六月及之后的暑假都没得顾上赶往淮南看这个展,还以为9月就撤了,没想到除夕下午去了一看:耶?它还在!捡到宝的感觉😁
这个展设在淮南市博物馆的二楼半,一间展厅,22块展板、120件/套展品,其中,武王墩出土文物81件/套,三元古堆墓群出土7件/套,双古堆墓出土2件/套,本馆旧藏19件/套,征集品11件/套。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展品数量是我在现场自己数的,数了三遍。展板数量是回来以后看照片数的~😁
展厅布局大致如图示(感谢雪帮忙做图):
现场长这样:
这个展室的硬件条件确实不咋样:灯是老式灯,展柜是普通玻璃,还没有空调,0度气温的日子在这里看展,真哇凉哇凉的(三楼常展展厅有空调)。
5月曾有博友来看,评价说“布展让人回到上世纪”。😝
实话说,这个展的陈列确实朴实无华,但也中规中矩:展标简明扼要,展板补充一些必要的信息,展出文物也确实有看点——作为一个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分享给公众的过渡性质的临展,它是够格的、立得住的。
看文物吧~
拍摄人:戴玮
拍摄工作:vivo X100 Pro手机
拍摄时间:2025年1月28日
凡武王墩出土文物都特意加以说明,其他的就不注了,目录如次:
武王墩出土81件/套(编钟铜钮销11,石璧3,石圭3,螭虺纹钮编钟14枚,“阜平君”铭铜虎座2,螭虺纹钮编钟编钟9枚,石圭6,云形石板6,鎏金虎首铜钩2,鎏金铺首衔环3,鎏金铺首衔环大2,“阳文君”铭铜构件2,带铭编磬18);
三元古堆墓群出土7(铜箕1,铜行灯1,玉踏1对,铜盆1,陶敦1,陶鼎1,陶鐎盉1);
双古堆墓出土2(铜带钩2);
本馆旧藏19(蟠虺纹铜鼎4,殊布当釿1,蚁鼻钱8,铜戈1,铜鐏1,玉龙佩1,铜剑2,铜壶1);
征集品11(铜镜10,错银曲尺形铜构件1)。
02
03
13武王墩墓出土鎏金虎首铜构一对:
14武王墩墓出土鎏金铺首衔环3件:
15武王墩墓出土鎏金辆首衔环(大)2枚:
16武王墩墓出土“阳文君”铭铜构件1组2件
17武王墩墓出土编磬(带铭)18枚:
18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为避强秦迁都寿春(今安徽淮南市寿县)。这是楚国“七都六迁”中的最后一次,彼时,东方五国(楚、燕、韩、赵、魏),刚刚经历第五次“五国攻秦”大战的惨败,士气低迷、信心受挫,秦国以军事上的完胜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彻底打掉了东方五国的合纵战略。
公元前238年(迁都三年后),楚考烈王熊元(熊完)在寿春离世。那一年,秦王嬴政已22岁、即位已9年,他使用暴力手段从母亲秦王太后赵姬、文信侯秦相吕不韦、长信侯嫪毐集团手中夺回了王权。
公元前223年(楚考烈王死后15年),秦灭楚。800多年的楚国在此落幕。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是2024“考古中国”课题重点项目,入选“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曾被盗掘过,这里展的就是追缴回来的被盗文物:
2025年1月10日,新华社发布权威访谈《对话宫希成:揭开武王墩大墓之谜》:
武王墩是楚考烈王墓(出土的青铜礼容器上有明确的铭文),出土文物一万多件。
看到新华社记者站在《淮南武王墩考古阶段性成果展》,还亲手摸金鸭子🦆……啊,我那个羡慕啊!!!
期待武王墩面向公众的那一天。
但武王墩发掘就用了四年半,等博物馆建成并完成布展,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认真地许个愿:
在武王墩正式开放之前,还希望淮南市博物馆能再办个临展,以飨公众。
盼望着😁
欢迎大家来安徽淮南看展。
如果关注武王墩,
可以先淮南市博物馆看临展,
然后我们一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