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传统陪伴、快乐陪伴or生涯陪伴

教育   2024-10-25 19:31   安徽  

在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洞察、共情与联结》读书会,读到“准则6 心理韧性>快乐”。


一个小测试,单选:


1.你陪孩子在外面玩。到时间该回家做饭吃饭了,可是孩子不想回去。你通常这样处理:

A.不管孩子想不想回,哭也好,闹也好,撒泼打滚也好,必须走,没得商量。
B.看孩子就是不肯走,骂不听、拖不动,没办法,搞不过他,只好让他继续玩,直到玩够,在外边随便买点吃。
C.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再让TA玩5~10分钟,然后用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回去。


2.孩子发脾气乱扔东西,把东西摔坏了。你通常这样处理:

A.特别生气,会吼孩子,有时候可能会忍不住打孩子一顿。
B.只要孩子开心、没有伤到就好。人比东西重要。
C.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再引导孩子识别情绪、认识到他的处理是不妥的,接着教孩子处理情绪的正确方法,最后一起收捡坏掉的东西、看看能不能修好。


3.在商场,孩子看上一样东西要买,你没答应,他就撒泼打滚哭闹。你通常这样处理:

A.命令孩子起来:“老子蜀道山!”如果还不起,就拖起来打屁股;或者转身离开,不理他,让他因为害怕父母真走了而自己爬起来追过来。
B.赶紧哄,答应买。
C.说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安抚孩子的情绪,重复不买的决定,告诉TA不买的理由。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起来,就在旁边陪着,直到TA的情绪慢慢平复。


4.饭点到了,孩子不好好吃饭/要吃零食。你通常这样处理:

A.不吃拉倒,碗筷收走,看饿了吃不吃;或者按倒,强行喂饭;或者给孩子看一个不吃饭就挨打的视频,杀鸡儆猴。

B.想吃零食就让他吃。孩子只要愿意吃,总比不吃好。心里想吃什么,就是身体需要什么。不要委屈了孩子。

C.判断一下孩子不吃饭的原因,是还不饿还是想吃零食。如果是不饿,那就允许孩子现在不吃,告诉孩子会给TA留饭,饿了再吃;如果是想吃零食,就告诉孩子现在是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吃零食,要好好吃饭,下午饿了可以适当吃一点健康的小零食。


5.孩子做作业时总是拖拉磨蹭。你通常这样处理:

A.告诉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就别想吃饭、睡觉;或者坐在孩子旁边监督孩子完成。

B.做不完没关系,啥也不能影响孩子吃饭和睡觉,第二天帮孩子向老师解释,不让孩子受罚;或者替孩子写一部分。

C.先观察,再跟孩子谈,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孩子需要帮助,就提供支持;如果是之前跟孩子相处的方式有问题,就调整相处方式。找到原因,就不是问题。


6.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你通常这样处理:

A.把孩子狠狠骂一顿:“书白读了!你太让父母失望了!”

B.一家人都小心翼翼的,不断安慰孩子:成绩不重要,快乐最重要!生怕孩子心理上承受不了,想不开。

C.先肯定孩子最近的努力,告诉孩子考试是检验我们学习的成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是成长的契机。


7.小朋友一起玩时,你家孩子被别人家小孩打了。你通常这样处理:

A.告诉孩子,明天必须打回来,不能怂;或者批评孩子:“你是不是先惹了人家?不然他怎么不打别人、单打你?”

B.我家孩子可不能被别人欺负!带着孩子气势汹汹地去找对方家长理论:“必须道歉,否则没完!”

C.先安抚孩子,了解孩子的感受和事情的原委。如果是对方有错在先,自己家孩子也没怎么伤到,会以孩子的感受为主,看看TA自己介不介意。如果孩子觉得没关系,就尊重孩子,不再干预,但是会教TA注意安全、保护自己。


8.班主任找来,说你的孩子最近在学校听讲不认真,上课说小话,成绩也下降了。你通常这样处理:

A.感觉很慌很丢脸,质问孩子是怎么回事,把孩子狠狠批评一顿,甚至可能忍不住揍一顿。

B.赶紧跟老师赔礼道歉,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免得影响老师对孩子的印象。不让孩子知道老师对他的评价。悄悄找人给孩子补课。

C.跟老师说,会跟孩子沟通分析,找到原因后也会反馈给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成长。等孩子回到家,先不说老师的评价,先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看看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与老师的评价是否有差距,再决定下一步如何帮助孩子。


9.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很多兴趣班都想学,但时间不够。你通常这样处理:

A.帮孩子从中挑选2~3个兴趣班。

B.既然孩子都喜欢,经济条件也允许,就都报。什么时候有时间就什么时候学,上不完也没关系。相比金钱,孩子的兴趣和开心更重要。

C.多观察,多跟孩子沟通讨论,看孩子到底是真的感兴趣还是受人影响,然后结合孩子的天赋、优势及可用时间,跟孩子商量,选择报班。


10.孩子说不想上学了。你通常这样处理:

A.告诉孩子,想都不要想,门儿都没有;或者告诉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否则就得早早去打工。如果孩子说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被老师批评,则会告诉孩子,老师批评是为了你好,必须上学。

B.有种无力感和深深的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给孩子换一所学校;或者寻找有没有学习更开心的学校或者私塾。

C.了解孩子不想上学背后的原因,接纳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回家休息,陪伴孩子恢复上学的内驱力。


你的选择(统计A/B/C分别共几个)

A(   )

B(   )

C(   )


读书会目前的进程



相关链接:
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启动会,229位Good Inside
读哭了就再读,五遍脱敏——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读书会启动会后

后果教育、最佳状态和“你放P”

“后果教育”2:如果孩子下次还不带伞怎么办?

测试:你有多少羞耻感?

涣读书筹备期的幕后花絮(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


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③
微信群“方涣涣·美好生活”免费开放。
入群要求:
1.必须关注本公众号;
2.不在涣发群、不在买买群 or 曾是妮妮环球食育营学员的涣友。
入群加微:15375302871或 472791556
小号,不定期登陆,批量拉入群。不能耐心等待以及问题太多的不要加



广而告之④
“涣发2025群”正在接受报名。
年费500元。
没有活动。
都熟门熟路了,来吧~
先到先入,满群为止。

方涣涣
一个妈妈,陪女儿慢慢长大。视频号“方涣涣的小书房”有直播好课。微店“方涣涣的小书房”有精选好书。千聊“方涣涣的直播间”有好课,亲子共读《史记》《左传》《诗经》,带成年人读绘本、《亲密关系》。方涣涣的社群,话题丰富,关注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