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洞察、共情与联结》读书会期间, @文生在【让我们的孩子两耳不闻凄苦之声】群的打卡:
《习惯成自然》
很多行为,知道是一方面,成为习惯又是另外一方面。
反思自己成长慢,很大程度是知行无法合一。
戴老师在直播里说,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没被教过如何思考。
现在,很多时候,要想着不能用惯性思维行事,有时候要慢一点。
比如今天中午,和儿子一路聊着汽车启动为什么有声音而电动汽车没有呢?到了家门口,儿子说想去买点凉菜吃,正好他爹回来了,我随口说,要不跟爸爸去吧,爸爸忙说:好好,我跟着去。
儿子急了,一蹦三尺高,说:我还没给妈妈讲完呢。
这确实怨我,他讲的那些机械我不感兴趣,听的时候有点走神,一走神就跟不上节奏,所以没把这个讲解当回事。
儿子不,他很认真的想给妈妈科普完这一段。
马上反应过来:对对对,儿子还没给我讲完呢,我们娘俩走着去吧。
说完和儿子勾肩搭背去了。
如果是以前,我会在儿子蹦的时候对他说:好好说话。不许对爸爸这样说话。
现在不了,我知道是我的问题。
以前的时候,在涣发群,我总是想:事事都不同,件件有方法,有没有一个公式啊!我好套用啊!
还有所谓的“真问题/假问题”。啥是真,啥是假啊,傻傻分不清楚。
现在我明白了:遇上事,关系最重要。无论如何,先建立亲密感,再去说别的。情绪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为什么这次读书会,变化会这么大呢?
很多话,都是八年前戴老师就讲的啊,反反复复还是那些话啊!
我想,首先,我的开关积累到自动打开了;其次,以前的我,并没有真的想改(有可能是潜意识的事,但是我还不懂)
最后,遇到了那本接纳的书(
《看见孩子》)。
总之,不放弃自己,总会拨云见日啊~
《看见孩子》读书会目前的进程
广而告之①
广而告之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