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和安全感║《妈妈的说话练习》

教育   2024-12-16 03:32   安徽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是 @秀丽 在涣读书8期《妈妈的说话练习》读书会的打卡《2024年12月9日第三次答疑有感》。


8期读书会第三次答疑回答了第④⑤⑥号提问:


@单眼皮的黑猫 问:
二胎家庭,3岁半老二吃饭经常吃着吃着就开始玩了,一会筷子掉了,一会勺子掉了;8岁半的姐姐忍不了上去就吼她,还经常把老二的碗端走,说“玩就不要吃了。”老二经常被搞得哇哇大哭。

我觉得姐姐没问题,老二也处在这个年龄段,但是不知道怎么引导?

请戴老师解答,谢谢。

@肖小月 问:
我家闺女和李仪婷的大女儿三三性格很像。看李仪婷的书,很多关于三三的场景和对话会让我觉得似曾相识。
我的疑惑是:在某些我和女儿的沟通中,我越是好好说话,她越“得寸进尺”;或者已经约定好的事情,她会以哭闹的方式反悔。孩子想做什么,我们都尽可能尊重她,可是偶尔一件事没满足,她就对着我们大吼大叫,咬踢打……
目前碰上这种情况,我主要会用书中P66-72,用提问和说明这两种慈爱的话语去和她沟通。

想请教戴老师:是否还有其他我能做的?

@张娜 问:
戴老师在读书会第三讲中提到的“绥靖”,能不能再详细讲讲?

我理解,绥靖就是看上去在好好说话,看上去是和孩子站一头,但实际上只是想快速安抚住孩子,而不能真的帮助孩子成长。

直觉上我可能有过类似的问题,但是又不能十分清楚地判断哪些情况下是在绥靖。

度娘说,“绥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最初是安抚、保持地方平静的意思。后来才引申为为求苟安而去做一些违反理性与原则的行为,甚至这种行为里还有一种非理性的纵容。

戴老师说,在亲子关系中,“绥靖”一词,包含了因为不敢和孩子发生冲突/父母希望眼前的问题消失而不敢主张身为父母原有的权利,继而放弃父母职责,以孩子的意见为准(“好吧好吧你说了算”)的做法。

对嘛,宋代最后不就是死在绥靖政策手里的嘛!不敢和别国打,放弃自己国家的权利,为求得眼前短暂的安定,最后葬送了国家。

戴老师把绥靖政策安全感放在一起讲,我觉得很有意思。

以老婆大人要买包为例:

我说“你都不给我买包!”(嘴巴上的表现,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截儿)→其实我想要你对我表达爱意(我心里以为这是我需要爱)→其实是我缺乏安全感(这是我们通常没有想到的一点)。
我觉得很多夫妻,可能都只能想到第二层。
比如我,哈哈哈
我说“我不想吃你爱吃的香干肉丝”,我以为这时候你会让渡,我觉得那是爱的表现。
其实呢?

其实是我在索取情绪价值,我自己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那对丈夫而言呢,
第一种。

一个包的事儿,你想要直接买不就得了,来来回回说了好几遍,买吧买吧,买了就消停了。

→这是第一层:我得罪不起你,我只想你别叨叨,我只想你闭嘴,想让问题消失。


第二种。

我媳妇儿就想证明我舍得为她花钱,证明我爱她。买呗,媳妇儿高兴就好。

→这是第二层:我接纳你的这种状态,愿意满足你。


第三种。

我媳妇儿就是从小缺爱,缺掌控感,可能是我上次啥啥事情让她觉得心里不舒服,需要找个事情来掌控婚姻和夫妻关系。但这也不是她的问题,是这么多年各种事情影响下留存下来的问题。包先买了,找个机会和她聊聊天,把心结打开,也许她会更强大。

→……

这样的队友有吗?

大概有,不过我肯定没碰上。
所以,还是得靠自己。自己强大起来。

戴老师说,你希望“问题解决”,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冰山下真正的问题,甚至你都没有长看见海平面以下的那双眼睛。
“少年大不同”公众号上,非常多频次出现的问题就是“手机、休学”。很多家长只想解决问题:孩子不迷恋于手机或者游戏,孩子能够复学。
但是,行为各种各样,核心的问题可能并不多,很多时候往往就是“掌控感、安全感”的问题。

我前阵子面临过小孩“可能想要玩游戏”这个问题。
后来,小孩自己做了决定。
他不玩游戏,但是他想要每天15分钟(周末25分钟),有时候查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军事资料,或者就看人家录制的玩游戏的视频。
这样呢,他在小伙伴中还是能有共同语言,也避免自己沉溺于游戏。
我表示理解、支持和欣赏。
在那之前,他隔三差五和我聊张同学玩啥游戏,李同学玩啥游戏。
在那以后,他再也没和我聊这些,而是和我“侃大山”的时候模拟各种游戏的场景,我也认真奉陪。
自己掌控“是否玩游戏”这件事,他安心了。

上上周,他说不想上素描课,想请假。当时好像我已经要答应了,爸爸不知道说了个啥,反正最后还是去了的。
今天,他又说不想去了,说上次你答应请假但是我后来还是去了,这个额度还在,我今天想用掉。
爸爸还是不肯,说咱从大班开始画画,画到现在,六年了,咱还刚升高级班了呢,可不能这么就放弃了啊。
小孩有点不耐烦:哎,我又没说以后都不去了……
我接上话茬:对,儿子的意思就只是这次不想去了。一次不去,不代表以后都不去的意思,是吧?
小孩嘟囔着:他都听不懂。
我说:爸爸是把自己担心的想法说出来。这样吧,午饭后你做决定,你说去就去,你说不去我就去请假。
午饭后我问:想好了吗?
他说:不想去。
行,那我去请假。
请好假,我问小孩:那你下午咋过?
他说,我看看书(新到的《甲午海战》,50万字的书,看得如饥似渴,周四晚上开始看的已经快看完了),做做作业。
我说好滴。
突然想到今年孤山的照片还没拍,我说:咱要不要去拍照啊?
小孩马上呼应:我赞成!
于是,我们就这样翘课去了西湖边。寒风瑟瑟,但是这是这么多年小孩拍照最配合的一次(以前都是咔嚓一声他就觉得结束了,不肯再配合了)。
西湖边回来,爸爸请客我们吃了火锅。高高兴兴回来了,路上说,想去操场玩。
我的娘啊,这么冷的天,还流着鼻涕,要去跑得满身汗。
但是你说要去,那就去吧。
我就提出,一回到家就洗澡泡脚,不要捂着湿透的棉毛衫。
他也同意了。
这会儿已经回来了,哼着小曲儿在洗澡呢。


我想,我这不是绥靖,应该是做到尊重了,在孩子不难受不反感的前提下给把把关(回来就洗澡啥的)。
但日后的题还多着呢。

马上就2025年了,新的一年,以欢迎、欣喜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小孩。
也希望自己多几分笃定,少一点无措。


相关链接:

涣读书 8期

女儿学习又好,又会做饭,又会烘焙,是怎么教育的啊?‖《妈妈的说话练习》

为什么我对孩子说不出软话?║《妈妈的说话练习》

不该说的不说。学习真好。学习改变生活║《妈妈的说话练习》

穿越时空给幼年的自己一个答案║《妈妈的说话练习》

不会说就闭嘴。要说就说人话‖《妈妈的说话练习》

学习长一张好嘴║《妈妈的说话练习》

在父母劝导和请求下长大的孩子,能感到自己拥有选择权‖《妈妈的说话练习》

消极的话vs积极的话‖《妈妈的说话练习》

赞同的话语‖《妈妈的说话练习》


涣读书 7期

3分钟发言有50个“我”,是病吗?怎么治?

涣读书筹备期的幕后花絮(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

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启动会,229位Good Inside

测试:你是依赖共生者吗?

测试:你的依赖共生状态如何?

读哭了就再读,五遍脱敏——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读书会启动会后

后果教育、最佳状态和“你放P”

“后果教育”2:如果孩子下次还不带伞怎么办?

我在《看见孩子》读书会的收获(@Nancy)


广而告之①
“涣发2025群”正在接受报名
年费500元。没有活动
先到先入,满群为止,不设2群
都熟门熟路了,来吧~

加微详洽:

@韩茉 chejiaqi0516

@高山流水 13574925238

@啊呜 472791556


广而告之②
“云陪戴玮看展2025群”开始接受报名
500元入场费+日常香火钱

在云端,跟着戴玮各地看展

脚步不停,选点小众,视角独到

解读深刻,精彩纷呈,仅此一家

加微详洽:

@韩茉 chejiaqi0516

@高山流水 13574925238

@啊呜 472791556

方涣涣
一个妈妈,陪女儿慢慢长大。视频号“方涣涣的小书房”有直播好课。微店“方涣涣的小书房”有精选好书。千聊“方涣涣的直播间”有好课,亲子共读《史记》《左传》《诗经》,带成年人读绘本、《亲密关系》。方涣涣的社群,话题丰富,关注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