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读书8期《妈妈的说话练习》读书会11月20日才启动,@史群 已经在送二宝去各种补习班的同时读完了全书,在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
这里是她的九篇打卡:
01
今天下午送了老二后去修手机。
我向来是个有准备的人,出门前往包包里放了《妈妈的说话练习》(涣读书8期共读书)。
维修过程需要两小时,客服配了个备用机给我。本来想用备机登陆微信听戴老师涣读书7期《看见孩子》的最后一次直播课,但客服美女告诉我,备机里的内容不能转移回修好的手机,那我就等回放吧。请美女给我找了个空桌,即可以看书又可以写字,把备用机放到桌子一角,看了17页《妈妈的说话练习》。
作者的文字非常朴实,或者说译者也是出剪给读者,字里行间都是理解,甚至建议的话语都显得娓娓道来。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熟悉的相似的概念和理论,依然能够带给我反思和思考。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过程。
作者强调不要【否定感受】。再琢磨这个词汇的时候,依然能够启动我的扳机点,在过往被否定感受的情绪跑出来在大脑里乱闯。是的,被否定的感受一直潜伏着,时不时会刺挠人心。
跟着戴老师学习这三年,我不再畏惧情绪跑出来。我可以尝试看见它,允许自己的这部分情绪依旧带来激动。
大概有几分钟时间,我的眼眶是热的。因为被否定的感受确实是痛苦的,即使我看见了它,它依然想我看见它。
同时也想到,我要继续努力成长,不仅看见自己曾经被否定的感受,还要坚持去修复孩子们曾经被否定的感受。
02
到了机构,家长挺多的,个别在看孩子的辅导资料,更多是在手机上看电视剧或短视频。
我看书有个习惯:在书上写思考和心得,因为会更加引发阅读兴趣。
涣读书7期读书会的共读书《看见孩子》,我只看了准则部分,实战部分基本看不下,总是走神,就是没有兴趣,我就追戴老师直播讲解和答疑。反正又不是要考试、非得看完书,看直播有收获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反正,现在我允许自己有多种方式学习。
戴老师在涣读书7期读书会更加用心和举例说明,引领我们从时代背景、女性主义、几千年的父权文化等去理解我们看不见自己、看不见孩子的情绪来源。我带着很多终于理解的元认知去看《妈妈的说话练习》,就有非同寻常的阅读体验。
现在越来越感恩遇见戴老师和她的涣发社群。因为我这个原本的“肉鸡”苏醒后,明白了很多道理后,可以慢慢过好自己的生活。
队友给我冲了壶黑咖啡,我自带一壶温水(妮妮环球食育养成的每天喝2000毫升温水的习惯一直保持着),我还带了一把大雨伞呢(天气预报有雨)……
出门不把自己搞🉐有“份量”些,心不安的。我安慰自己:既然要卷自己,也是要有点氛围!哈哈哈哈
到了机构,继续看书。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小时候的体验多么糟糕。太对不起孩子了。
我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努力看见自己,努力看见孩子,然后努力去修复关系,让孩子有好的感受、好的体验,让孩子在真正的爱里重新获得力量。
下午海口又开始下雨🌧,二宝在房间写作业,队友在房间听他的网课,我计划把自己发的豆芽倒出来摘掉根。
当时手机在充电。摘了会儿豆芽,手机依赖症的我觉得还是一边听课一边摘豆芽根吧。哈哈哈,没有想到戴老师临时来了个直播,赶紧进去直播间。
戴老师说,一个成年人现在不会好好说话,是因为TA以前没有听过好好说的话,习得了一嘴脱口而出的令人不舒服的话,而不自知。
确实,《妈妈的说话练习》这本书让知道我以前脱口而出的话是什么情绪,孩子听到的体会又是什么。
三年前刚接触戴老师直播,总听她说我们哔哔个不停不是厉害而是话多价贱三分,是抢戏精,我很纳闷:大人的职责之一不就是要教孩子道理吗?不说话怎么教呢?脱口而出的那些话全是那么的天经地义,错在哪里啊?
我当时感觉:当个家长好难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么样才是戴老师说的“不说正确的废话”呢?其实那时并不知道脱口而出的那些话就是“正确的废话”。
我带着纳闷、疑问、不服……去啃戴老师一篇又一篇的公号文,好像略略知道好好说话是怎么样了,但依然有很多不明白。
不过,我是行动派。虽然仍不是太明白,先试试忍住不说,试试好好说话。
刚开始好好说话真的好蹩脚,感觉很拗口,感觉那些话都在脑子里打转根本就没法说出口。
于是,看公号文的时候,试着读出来声一遍,再来一遍,多读几遍,就顺口多了。出门的时候想到了,又自言自语练习一遍。当跟孩子处的时候,好好说话变得自然多了。也发现忍住不说的废话,从跃跃欲试要说,到不知被挤压到脑海哪个犄角旮旯、极少有机会再脱口而出,自己也有新的体验:好好说话后,我舒服,孩子舒服,事情有时候顺利解决,有时候事情没解决但我也不焦虑烦躁了。
再后来,去年,参加了戴老师多期读书会后,开始认识情绪,从懵懵懂懂,到明白了一些,重新认识了社会大背景、祖辈、母辈、自己、孩子。
这期间陆续积累那些话就是正确的废话。有种感慨:原来是这样啊……
而现在这本《妈妈的说话练习》算是集合了所有令人感觉不舒服、令人感觉糟糕的话。作者用心地注明了这些话的含义或带有的情绪,令我不断恍然大悟的同时也深感抱歉曾给了孩子很多伤害。
人家说,种树最好是十年前,但现在开始也不晚。
我要是更早的时间就开始学习,当然会少走弯路,但刚退休的我现在出发,也不晚。因为我现在学习了,我现在知道错在哪儿,我就去修补哪儿,缝缝补补的关系也好过漏洞百出的关系。
《看见孩子》的作者说,“永远都不晚”。
戴老师说“做个人吧!”嗯嗯,我就学习做个人,意义也非凡。
感谢戴老师为我们找到这么好的书。
对了,戴老师直播讲完,我的豆芽根也摘完了呢,两不误噢~
05
有时候也会走神,走神去了自己的青春期,好像当年的萌动被书中的内容撬动。有时候,也会随着戴老师念的内容,脑海里有很多画面浮现出来。
如果不是在过去的两三年里被戴老师孜孜不倦地灌输新思想,也许我会惊讶这本书中的谈话尺度,甚至可能不好意思听。
对,感谢戴老师让我们一点点的诚实对自己。性羞耻是我们女性的一个巨大创伤,我们的文化让我们难以言表,也没有表达的机会,只能一代又一代的回避、压抑。
现在,性不再是羞耻话题,真的是需要学习才能坦然。这个创伤疗愈了,其他创伤也会被看见、被疗愈,包括亲子关系的创伤,也会因为看见继而疗愈。
继续看《妈妈的说话练习》,我有一个感触:戴老师组织的每一期读书会,就像剥洋葱一样,我们把旧认知一层层剥开,旧认知早已融入血肉,剥开让我们难受甚至落泪。——难受和落泪是我们终于明白我们做错了,并且知道怎么错的,错在哪儿。
生命总会有出口。伤口打开,坚持用药、服药、敷药(戴老师社群里推荐的书和课、涣发群讨论、读书会、自己的打卡、别人的打卡……),伤口就不知不觉中疗愈了很多。
现在读《妈妈的说话练习》,让我看到自己很多的错误,但戴老师早就输出给我们很多元认知,让我能善意解释自己。接纳了自己,也让我有力量去面对未来。
谢谢戴老师有颗“作死”的心,让我们这些“肉鸡”们的脑子能有机会接受新的认知。
听完后我继续读《妈妈的说话练习》,关于孩子的人际关系内容,我一边看一边想起公号文合集《方涣涣育儿实例》,小雪有很多跟同学相处的例子,比书中的例子说得更加清楚周到。也让我想起最近听千聊,《绘本100》课里戴老师对小雪的引导。
感谢戴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把自己所见所闻和养育孩子的细节写成公号文和讲课出来,让我们的心域大一点,再大一点。
本来我还想着怎么用文档从头开始翻出来打字出来呢,没想到作者已经猜到部分读者的心思,直接在文末给出了。
抄写过程中,我突然觉得:这算不算是妈妈养育错误的订正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不是不能错,而是有人说你错了,我得知道错在哪里,我还得知道要怎么改。
好好订正,重新做人。
还是想感谢作者、感谢戴老师、感谢加入读书会的小伙伴。
想到难得这两日写起字来有模有样,不太丑,还是坚持用这支钢笔艰难地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