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干货”之前,先问自己:low布low啊?【石头剪刀布】

教育   2024-09-10 20:00   安徽  
涣发群伙伴 @程小Q 的今日打卡:

《写在教师节》


一、开学第二周


有点混乱,不过也还好。小朋友毕竟三年级了,慢慢熟悉上学的流程。比如早上听到我在厨房准备早饭,她醒了就自己起来,每天在家早读10-15分钟,或者一篇英语小短文,或者一段小古文。

我说你怎么这么厉害了,她说老师都夸我长大了,不得变得厉害一点。我说确实是,我们每天都在积累,比如积累读一段小古文,这些小古文都是以后语文课要学的,现在也没有要求背诵,每天读几句,复习一下很多就都背下来了,现在回看,已经读到第三本了,还挺有成就感呢!


娃说是啊,这就是慢慢变厉害啊!我笑,可能能坚持下来更是厉害的表现呢,比如你喜欢跳舞,今年是第6个年头了,不知不觉中,一件事能坚持十年就很了不起,你现在还是一个小孩,能把这个事坚持这么久,非常不容易,这不是厉害是啥!

越夸越来劲。她说阅读也是啊,以前你们给我讲故事,现在我都能自己看了,是不是也很厉害!赶紧小鸡啄米式点头。

老师暑假来家访,就一直夸她语言表达能力棒,主持朗诵一点不怯场,问我们有没有报什么课。回答没有。老师说那真挺棒啊,要继续保持啊!然后,老师又夸以前计算能力不太好,现在只要肯坚持,每天练习10分钟,也在慢慢变好!

有时候老师的话超级好用,借用老师的夸赞,时不时激励一下,这娃说特别期待上学。


开学报名了创业社团,大概就是学着创业,老师说下学期这个社团的学生是可以在学校里摆摊的。至于具体怎么摆,现在还不知道的娃充满了期待,想要赶紧到下学期。

爱上学是真的,不爱写作业也是真的。

三年级各科老师都留作业了,也都强调作业很多。开学第一周每晚回来都搞到快9点,我说我有睡觉强迫症,9点必须睡觉这是底线,8点半以后作业如果还没写好就不写了。还是我担心睡不够。

感慨,在公办学校不鸡的环境下,遇到特别耐心也很喜欢娃的老师,当家长的,也要努力,奋力托举吧!

二、感恩遇到戴老师

娃能遇到好老师,我也是啊!毕业后,在生活的懵懂和摩擦中竟然能遇到戴老师,何其幸运啊!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哈哈哈,先祝戴老师节日快乐!

1.抱持性环境
刚看了“方涣涣·美好生活群”的几百条消息。虽然大家都是围绕买锅、炖骨头、熬汤等的话题,能看见不同性格的人,也能看到自己:群姐一直耐心回复、有群友比较注重细节一直提问(也有群友认为这是内耗)、有群友非常热心解答和讨论。

戴老师呢,会针对先后不同时间入群的小伙伴提出的相似问题,一一回复;大家对于碎片化信息提出异议的时候,戴老师也没有拉高到涣发群的标准,而是给到大家充分的讨论,也让较敏感的朋友不用那么自责。


其实,不是仅是在美好生活群,在涣发社群的其他群也有这样的体会。戴老师就像一个长者,看着蹦跶的孩子们,出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有问题的人。


刚好这两天在听史记《陈涉世家》,戴老师和小雪说陈涉自己的为人,遇到身边的人,就像父母,不是完全控制别人,而是给到孩子的托举,给孩子保持性环境——原来戴老师早就在课程中提过。


2.减少内耗

这两年,在做选择方面果断了很多,小到买什么菜,大到报名什么课,不去反复比较能获得什么结果。

昨天戴老师分享和雪生物竞赛同学妈妈的聊天有感,在这个话题中,戴老师仍然先表明态度:“在我们家,报这个课、花这个钱不是投资只是消费,孩子学得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就是收获,并不设定目标最终一定要能拿到什么结果。这时候的纠结,是投资or消费的关系。”

雪投入生物竞赛的学习是发自本能的喜爱,不关注考试的成绩怎么样、名次怎么样、投入了时间和金钱产出与之不能成正比又怎么样……这也是一种专注。

也是在涣发群泡了这么几年时间,终于有种觉悟:买什么锅、报什么课,纠结时间不行、跟不下去,假想一堆困难的,就是给自己设限,就是内耗啊!

看到美好生活群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烹饪是我感兴趣的,现在也感觉到健康和健康地瘦下来的重要,看大家在群里讨论的都自己有误区的地方,那就赶紧报名等上课,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已经买了 @盛怡 姐姐推荐的花椒,上周末的时候已经熬了骨汤喝到嘴里了,花椒香味扑鼻,骨汤不油腻,最后快要熬好的时候,放了海带结,娃特别爱吃!

家里以前有一个炖锅,时间久了没有用,发现买新的天际可以回收旧的,还抵掉了15块钱,感觉白捡了一样开心。

娃要上好几门兴趣班,本来我觉得浪费时间,也有一点点费钱,但是她说都很喜欢,暂时可以坚持,不用停掉。嗯,是真喜欢。

而且,如果我担心是不是浪费时间,会不会没有学到真学实才,那就是我的问题了!

跳舞并不为考级,她可能喜欢一起上课的小朋友,可能喜欢老师,可能喜欢穿漂亮的裙子……反正就是喜欢。打球不是要为争什么名次,而是喜欢这个球,运动时候奔跑能听到风的声音(我有点惊到,这个描述真好啊!)

那么先支持呗,等她不想学了再说。

3.不做只知道要干货的low布

对戴老师最近反复提及的这一点又深表赞同,and有切身体会。


去年一起去XJ玩的同学,她家老二今年上一年级了,说是公办小学现在一年级还没开英语课,问我家英语怎么学的。emmm,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啊!


给她推荐了外研社盖兆泉老师的《做孩子的英语启蒙规划师》。她说她忙死了,没有时间看,让我归纳一下重点告诉她。我说,任何学习都没有捷径啊,磨刀不误砍柴工,先至少看一下过来人总结的经验,再制定自己家孩子学习的规划,而不是看到别人学新概念了就要去报名新概念,听别人说单词很重要,就去背单词了。


依旧每天来问,要不要报机构。一算费用,家里两个娃,如果都上,每周将近1000块钱。接下来又问:如果不上机构,要怎么办?还是告诉她,你这些都是没有发生的问题。先看一下书,理论了解一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学法,了解之后,报班也好,自己在家里听读也好,都会有方法。


第三天又来问我家娃是怎么英语启蒙的。我说,你看,三天时间过去了,如果这三天里你每天拿出一小时,就已经把这本书看完了,那就能有个大概了解,我跟你说了怎么搞的你会更明白我在说什么。


同学不在戴老师的群里。曾经也说过要学习,推荐了涣发群给她,又一直说不来,没时间。但无头苍蝇似的乱撞发现老大浪费了时间,老二幸好还来得及好好学。


理解她的心情。

以前我也这样。一心想要干货。

但是,如果不知道干货背后的逻辑,就算知道干货也并不能指导实际行动啊!知行合一何其难!

现在明白了。

以后再想要干货的时候,就问问自己:low不low啊?😂


石头剪刀布的话题,在涣发群常讲,公号偶尔写过几次。也许你还想看:

如何分辨自己的石头剪刀布属性?


旅人的石头剪刀布


养宠物、情绪价值和石头剪刀布


方涣涣
一个妈妈,陪女儿慢慢长大。视频号“方涣涣的小书房”有直播好课。微店“方涣涣的小书房”有精选好书。千聊“方涣涣的直播间”有好课,亲子共读《史记》《左传》《诗经》,带成年人读绘本、《亲密关系》。方涣涣的社群,话题丰富,关注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