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 18
(第263期) 星 期 一
印象红磨坊
萤火汇集光芒
本公众号专注散文创作
欢 迎 如 下 稿 件:
记叙凡人小事;
抒发乡情乡愁;
描写风土人情;
揭示人生哲理;
首发原创散文、短篇小说。
投稿邮箱:qe620115@sina.com 同时加微信(亦可微信直接投稿):13986766692 方便联系(备注:姓名+投稿)。
疯了,今年的栀果疯了!收购价从10月中旬开称每斤5块,一路飙升到11月上旬的每斤7块,破了天荒。从事鲜果收购和初加工的侄儿军林打电话来说,武汉、潜江以及河南、安徽等地的收购商云集长阳,赶在立冬之前抢购最后的一点栀果,价格还在不住地往上爬,每天有四五个外地的客商缠着他,要他把手里的货卖给他们,干栀果划四万多一吨,赚头不小,并且是活啾啾的票子,但他还想等一等看一看。
长阳是地理标志产品“金福红栀”的原产地,栀果品质绝对一流。栀子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植物。《本草纲目》《中华药典》等医书上都记载,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等功效,是治疗心脑血管、肝胆疾病、糖尿病及扭挫伤的良药。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开始从栀子中提取栀子黄、栀子红等天然色素,用作食品和药品的添加剂,栀子的身价飙升,成了市场的新宠。
我在都镇湾镇工作时,发生过一件“邪”事儿。有一年,栀果收购价达到每斤4块8,十五溪村有个姓刘的栀农家里的栀果卖了10万元出头,他高兴得差点“邪”了,逢人就吹嘘“今年发了财,哪里要捐款就喊我一声”,还请了个乐队,打着横幅,在庄溪街上敲锣打鼓游街,感谢党委政府。
今年栀果价格这么牛批,会不会有高兴得发了“邪”的人呢?还有,今年的栀果收购价为什么这么高?是不是像有人说的是资本在背后操纵市场?带着这些疑问,11月5日下午,迎着深秋温暖的阳光,我驱车前往都镇湾,想实地一探究竟。
01 灰色的栀子
在车上,我陷入了一段关于栀果产业发展的痛苦回忆。
13年以前,我以都镇湾镇镇长的身份带队到河南中大生物科技公司,试图挽留那位姓文的女董事长在我们县继续投资建栀子色素深加工厂。
在去之前,中大公司已将位于都镇湾老二中栀果收购点的资产移交给我们都镇湾政府,并且明确告知已决定不在湖北建厂,理由是,虽然我们这边的栀果品质极佳,但种植水平低,栀农的组织化程度低,且恶意竞争导致原材料价格逐年上涨,公司已无利可图。乡镇刚刚换届,中大公司这个农业龙头企业就要撤走,我们几个“萝卜头”急得焦头烂额,开会研究后,决定让我带几个人到河南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将中大公司劝回来。
我们到达河南漯河市临颍县中大公司总部时已是傍晚,在宽大的董事长办公室里,企业文化条幅让人印象深刻,那上面写着“我们的成功在于对标准的坚持”。微胖、银盘大脸、面色红润的文总十分热情,我向文总说明了来意,她不动声色没有表任何态,当晚只是招待我们好吃好喝,但在第二天带我们参观了她的研发大楼和正在新建的总部之后,我有些傻眼了。我原以为中大公司只是一个专门生产栀子色素的企业,没想到它的经营范围涵盖食品添加剂、调味品、药品中间物、香料生产销售及生物技术研发推广等一百多个门类,拥有强大的实验室研发团队和多条成熟的食品生产线,它的新总部一期占地120亩,由常务副县长挂帅协调服务。
见我有些闷闷不乐,文总安慰我说,长阳这边的栀果色价高,她的公司非常看好,将来在收购方面还有合作的机会,她不会放弃这边的市场。
我们带着傻眼、开眼和沮丧的复杂心情回到了都镇湾。那一年,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撑,栀果收购价跌到几毛钱一斤,有的农户毁了栀果园改种别的作物,这个优质的传统产业面临崩溃的风险,镇村干部群众、县里领导的批评不时传到我们耳朵里。
痛定思痛,我们决定放大招振兴栀子产业。县里支持我们引进了一家色素加工企业落户白氏坪经济开发区,稳住了栀果收购的大盘。培育本地的栀子种植大户和初加工大户,成立了栀果产业协会,引导栀农统一基地建设技术标准和采摘时间要求,提高了种植水平,避免了恶性竞争。申报“金福红栀”地理标识产品,放大品牌效应。做好“绣花文章”,每年举办一次栀子花艺术节,在栀子基地周边建设高水平的农家乐,挖掘制定土家族传统美食“十碗八扣”的制作标准,让游客赏花的同时,品尝原汁原味的民族美食。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栀子产业逐渐有了起色,正常年景栀果收购价达到每斤两块以上,栀农就感到很不错了,但像今年栀果价格涨得这么猛,已经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02 金色的栀子
不知不觉中,四点钟左右就到达都镇湾镇金福村,同学王建华既是金福村的党支部书记,又是长阳金福红栀协会的会长,他早早地等在公路边,陪我直接到全县最大的栀果初加工业主,十五溪村的李衡那里寻找答案。
十五溪村的李长江书记和李衡也早早地等候在栀果加工厂门口迎候我们,因为过去在这里工作过,大家都是熟人,见面显得格外亲切。我们一边寒暄,一边参观李衡的栀果加工厂。10多年以前,李衡这里还是小打小闹的栀果小炕房,那时他们家的住房和炕房混在一起,现在映入眼帘的是自动化的栀果初加工生产线,宽大的晒场,气派的独栋欧式风格住宅楼。
在客厅落座,李衡给我们每个人沏了一杯龙井茶,并给每个人撒了一包黄鹤楼牌1916的香烟,等待我们发问。李衡现年四十七岁,健壮淳朴,栀果初加工要日夜操劳,他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仍然掩饰不住丰收的兴奋和喜悦。
我首先问他们,今年有没有高兴坏了的“邪子”?大家都知道我指的是怎么一回事,哈哈大笑起来。长江书记扶了扶他的高度近视眼镜,口气里满满的自豪:“老镇长,您这看的还是老黄历,十五溪人发栀果财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早就习惯了高价位运行。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今年村里有超过500个户种栀果,仅仅靠卖栀果收入10万块以上的有上十个户,5万块以上的大约30个户,只要是种了栀果的户,每户收入普遍最低都在1万块以上。”
建华会长接过话头:“还有栀果花的收入呢,今年栀果花开秤6块每斤,收秤15块每斤,他们这个村栀果产业今年收入应该突破了800万。我们协会做了初步统计,今年栀果主产区都镇湾、鸭子口、磨市、龙舟坪四个乡镇,销售收入已经过亿元啦,栀果真的成了金果果了!”
当我问起栀果价格为什么这么疯狂,是不是有资本在恶意炒作时,李衡摆了摆手侃侃而谈。他告诉我们,今年栀果价格一路上涨并不是资本炒作,是四个主要因素叠加造成的结果。一是前几年疫情期间,各大型色素加工厂和药企外出收购受限,原来囤积的栀果原材料消耗殆尽,现在要补库。二是今年全国栀果主产区因干旱,栀果普遍减产两成以上,导致原材料更加紧张。三是栀子色素作为食品药品添加剂的基料,市场价已经超过22万美元1吨,因其造价昂贵,过去一般是日韩、欧美人的专享,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需求也日益增加,拉高了原材料收购价。四是由于“金福红栀”名声在外,色素率高,药用价值高,收购商蜂拥而至,更抬高了收购价。
李衡还告诉我们,他看准了栀果产业是朝阳产业,他前几年已经在武汉新洲租了八百亩地,建的是密植免耕栀果园,今年开始进入丰产期,今年刨去各种开支赚了大约40万元,计划马上在当阳还租几百亩地,用于建栀果标准园。
李衡的一番谈吐,完全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多年以前,他只是一个小炕房业主,灰头土脸,一个苦相,现在看来,他已经成为一名新式农民企业家了,脑袋里装着宏大的财富规划。
在李衡家里和他的加工厂里,我解开了疑惑,似乎找到了栀果产业财富的密码。
03 洁白的栀子
同样颠覆了我的印象的,还有一个像栀子花一样漂亮的土家幺妹儿。她叫李婧源,应我之约,刚从安徽参加茶叶订货会回来的她,在县城的廪君茶庄接待了我。她30出头,用小学生作文的语言形容就是,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红扑扑的圆脸蛋,喜庆可爱。她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显出与她的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干练。就是她,将茶叶与栀果完美融合,大大提升了这两个产业的附加值。
李婧源给我沏上了一杯栀子花窨制的红茶,抿了一口,栀子花香的浓郁和红茶的甘醇瞬间直透唇齿。我们共同回忆起了她们李氏家族企业的历史。
10多年前我在都镇湾镇工作时,李婧源还是一条经常跟在她爸爸身后的尾巴,一个爱撒娇的小姑娘。她的爸爸李作森,那时是都镇湾佷山茶厂的老板,佷山是土家族发祥地,佷山茶在长阳是很有名气的绿茶。千百年来,茶叶是手工制作,李作森最开始也只是一个家庭作坊式茶厂的老板,只做绿茶,人们购茶一般是慕名而去,上门采购。后来随着县内外各种茶叶品牌的兴起,佷山茶叶的销路开始出现问题,倒逼李作森不得不思考如何提档升级。后来在县里支持下,李作森建成了县内规模较大的茶厂,并注册了一个茶叶品牌叫“廪君”。
李作森不到六十岁去世后,李婧源接过了父亲留给她的茶厂。土家族的姑娘勤劳能干是出了名的,她很快将茶厂做大做强,成为县里的农业龙头企业,茶叶产品多次在全国和省里得奖,廪君牌茶叶名气越来越大,绿茶、红茶等各类茶叶产品越来越丰富,她在县城和宜昌开了门店,佷山茶叶在李婧源这一代人手里终于走出了巴人故里。
栀子花的花色洁白,花瓣娇美细腻,花香浓烈扑鼻,是纯洁美丽、吉祥幸福的象征。李婧源给我讲,金福红栀属于水栀子,即开花又结果,她是年轻人,知道年轻人中很多人喜欢喝花茶,她很早以前就在思考,能不能将本地产的栀子花与茶叶融合在一起做成栀子花茶呢,说干就干,她和技术工人一起经过几年的研制,终于将栀子花茶推向了市场。
令李婧源没想到的是,栀子花茶推向市场后,被一些奶茶头部企业如古茗、奈雪、霸王茶姬注意到了,这种茶叶兼具栀子花与茶叶的复合香味,且有止渴生津、开胃消食等功能,这些头部企业将栀子花茶引作奶茶基底,受到了一些年轻人的追捧,2024年夏季,栀子花香味的新式茶饮凭借馥郁清甜的味道,在新式茶饮界强势圈粉,掀起了一股“栀香”新潮流。廪君茶厂的技术工人在省市茶叶专家的指导下,熟练掌握了栀子花茶的窨制技术,并且制定了生产标准,他们带动县内的一些茶厂一起为奶茶企业生产栀子花奶茶基底,但苦于加工能力有限,今年满负荷生产也只供应了300吨,这300吨奶茶基底消耗了栀子鲜花500吨,仅栀子花这一项,就为周边栀农带来1000万元以上的现金收入。
几家大型的奶茶企业要求她明年至少要供1000吨的货,我问她打算怎么办?李婧源眉眼含笑,胸有成竹地说:“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省市县里有关部门的领导了解到栀子花茶市场行情这么好以后,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试点项目,在磨市工业园区将厂房和生产线建好后租给我们,明年开春就可以投产,我们厂计划生产500吨,加上县内其它茶厂的产能,1000吨应该没有问题。您说这是不是天大的好事!”
我感叹,确实是天大的好事。看来,栀子作为一个产业是多变的,它变幻莫测,撩拨着人们的神经。它曾经让我们沮丧过,那时它是灰色的;它更多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是惊喜,这时它是金色的。但它的本色是洁白的,寓意美好,浓烈而又耀眼,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
(图片由作者提供)
谢 谢 阅 读
作者简介
魏远静,出身贫寒农家,八年教书生涯,二十八年“萝卜头”,老来想当文学家。有少量散文、诗歌发表于《印象红磨坊》《江南作家》《土家族文学》和湖北日报等媒体。现供职于长阳县委政法委。
往期 精 彩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