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拇指上的这种肿物,猜猜是什么?

学术   2024-10-11 20:38   河北  

病例回顾



患者张 XX ,女, 29 岁,以「 发现右拇指肿物 1 月余 」为主诉就诊,来我科行浅表超声检查。

查体

左侧拇指触及一肿物,约米粒大小,有压痛,质软,无波动感,表面皮肤无破溃、无发黑,周围组织无红肿。

超声所见

右拇指甲床处可见低回声结节,大小约 0.5cm×0.4cm ,界尚清,内回声尚均,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指骨局部受压(见图 1-3 )。

超声提示

右拇指甲床处实性结节,血管球瘤?

图 1 肿物二维声像图长轴切面 蓝色箭头示肿物

图 2 肿物二维声像图短轴切面 蓝色箭头示肿物

图 3 肿物能量多普勒图  肿物血流信号丰富

术后病理

(右手拇指肿物)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符合血管球瘤。


病例讨论



血管球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1812 年 Wood 首次发现血管球瘤这个疾病,当时被称为「 疼痛性皮下结节 」。1878 年 Kolaczek 认为这是一种「 血管肉瘤 」。1920 年 Masson 从组织病理学方面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肿瘤的病理解剖并将其命名为血管球瘤。1934 年, Popoff 发现并阐明血管球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1942 年, Murry 和 Stout 发现血管球瘤的「 上皮细胞 」是一种间皮细胞。

组织学特点

血管球瘤起源于皮下的控制血液流动的血管球。血管球是位于皮肤中的一种正常组织,在手掌侧、手指足趾上分布较多。

皮下的小动脉分出小分支进入血管球,与静脉直接相连,在动静脉结合处,外层包裹着平滑肌细胞,其中间有血管球细胞。

血管球细胞是一种上皮样细胞,具有圆形或椭圆形核。整个血管球被成胶原网所包绕,其中有多量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及交感神经存在,最外包有纤维组织包膜。血管球的功能,可能有控制末梢血管舒缩,调节血流量、血压及体温的作用。

发病原因

血管球瘤的发病原因不明,多数认为是由于血管球在一定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异常增生而形成的肿瘤;外伤可成为其发生的诱因。

病理特点

血管球瘤在肉眼下呈粉红或蓝紫色,圆形或椭圆形,质软,边界清楚,通常瘤体 <1cm 。

镜下:瘤体表面有一层纤维性包膜,肿瘤内含有大量微小血管,管径大小不等,血管周围有单层或多层「 上皮样 」细胞围绕,细胞大小均匀一致,呈圆形或立方形,胞浆淡红色或稍透明,核稍大,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间质中有少许纤维组织,肥大细胞多见。电镜下观察发现肿瘤细胞具有平滑肌细胞的特征。

临床特点

血管球瘤好发于 30 ~ 50 岁,女性多于男性。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发生于手部,大约占全身的 75% ,而手指甲下是最常见的好发部位。

血管球瘤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触痛明显、间歇性剧痛、冷敏感痛。其主要原因是血管球瘤瘤体具有较多的无髓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对痛觉及温度的变化特别敏感。

超声表现

① 肿块位于指骨周围,低回声或中等回声,临近指骨可受压变形;

② 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形态规则,呈类圆形;

③ 肿块内血流信号多丰富。

鉴别诊断

手部血管球瘤需与血管平滑肌瘤及腱鞘巨细胞瘤进行鉴别。

  1. 血管平滑肌瘤是一种皮肤痛性小结节,位于皮下或真皮深层,为增生的平滑肌束围绕在血管周围呈肿瘤性生长。最常见于下肢,女性多见。

    在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内部回声较均匀结节内可见交房费血流信号。在超声上两者鉴别较为困难,可通过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2. 腱鞘巨细胞瘤可发生于手指指骨旁,但其主要包绕肌腱生长。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肿块,无明显包膜,形态不规则,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腱鞘巨细胞瘤疼痛不如血管球瘤明显,结合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特征可作为两者的鉴别点。

目前手术是治疗血管球瘤唯一有效的方法,血管球瘤有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好发部位,结合其超声表现,可在术前对血管球瘤进行诊断。

术前超声可检查瘤体的大小、位置、血供情况以及有无指骨的受压,可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保证肿物的彻底切除。

参考文献:
[1] 王丹郁,梁峭嵘,杨克非,房惠琼.血管球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06):412-414.
[2] 金永红,杨海燕,朱祥胜,朱宜春.高频超声在血管球瘤诊断中的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09):1195-1197.
[3] 陈涛,袁珍,李淳,苏彦农.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肢体血管球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4}(07):525-527

题图及文中图源:作者提供
投稿:heer897@163.com



丁香园超声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告别单调文字时代,实实在在病例说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