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宫腔内带状回声,就要警惕了!

学术   2024-09-20 20:10   北京  


病例回顾

孕妇 27 岁, G1P0 ,孕 13+5 周于外院发现胎儿异常转诊我院,我院超声检查发现胎儿颅骨缺损、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畸形。

于孕 14+4 周行引产术,术后取胎盘及羊膜做病理。

二维超声

宫腔内见一长条状高回声带附着于胎儿头颅及躯干;胎儿头颅光环不规则,颅骨缺失,颅内正常结构显示不清,胎儿胸壁下段及腹壁上段皮肤连续性中断,腹腔部分内脏突向羊膜腔内;胎儿颈项透明层( NT )增厚(图 1-5 )。

超声提示

胎儿羊膜带综合征、 NT 增厚。

病理诊断

羊膜及绒毛膜炎症性改变。

图 1 羊膜腔内条带着高回声一端附着于胎儿头颅及躯干,另一端与胎盘相连

图 2 胎儿头颅强回声环缺失,颅内正常结构紊乱

图 3 胎儿胸壁下段及腹壁上段皮肤连续性中断,腹腔部分内脏突向羊膜腔内

图 4 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

图 5 胎盘绒毛膜板下及绒毛膜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绒毛间隙血栓形成,绒毛周围见少量纤维蛋白样物沉着。羊膜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病例讨论


羊膜带综合征

羊膜带综合征 (amnioticband syndromeABS) 是由于羊膜带粘连或缠绕胚体的一部分而引起的胎儿发育异常,可累及胎儿的各个部分,常表现为颅脑缺失伴颜面部畸形、腹壁缺损及肢体离断或环形缩窄,发生率约 1/1500 。

其发生机制多为羊膜自发性或医源性破裂后羊水外流,羊膜部分回缩和裸露的绒毛膜形成羊膜带,胚胎进入胚外体腔与羊膜带粘连,由于其束缚、压迫导致畸形的形成。

本例胎儿可能是由于羊膜及绒毛膜炎导致羊膜自发性破裂而引起畸形的发生。

超声诊断

由于胎儿被束缚的部位是随机的,常表现为多发性不对称畸形,胎头、躯干、肢体可单独受累或联合受累。

声像图特征

1、 羊水中见一带状或网状回声漂浮并粘附与胎儿,胎儿受到限制而活动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必须显示羊膜带才能诊断 ABS 。

2、 头颅畸形,可发生于颅骨的任何部位,以无脑畸形、露脑畸形常见,且畸形多为非正中性。

3、 颜面部畸形,多为不规则、非常见部位的鼻发育异常或唇腭裂。

4、 躯干畸形,广泛的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由于腹腔内极度空虚,可见脊柱向腹侧屈曲呈「V」形改变。

5、 肢体畸形,肢体出现环状缩窄或截断,表现为截断肢体部位远端骨骼突出在软组织外。

足内翻及并指(趾)也常出现于该综合征,当发现指(趾)出有膜状回声,应警惕该畸形的可能。

6、 此类畸形还常合并有羊水过少。

鉴别诊断

产前超声检查时,也可能会在宫内探及线状或带状回声,此时误认为 ABS 的羊膜带。

1、 在孕早期,未与绒毛膜融合的羊膜,表现为羊膜腔内带状结构,边缘游离,不粘附于胎体。

2、 轮状胎盘突入羊膜腔内的部分较薄时,也可表现为膜状回声。

3、 羊膜外妊娠,孕早期羊膜破裂后,胎儿在胚外体腔继续生长,破裂的羊膜呈带状回声,与胎儿无缠绕现象。

4、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双胎之间的隔膜较薄,未与胎儿粘连。


总结

产前超声检查时,如果观察到宫腔内有带状结构,应警惕羊膜带综合征的可能,但并非所有羊膜带综合征均能显示羊膜带且需与宫腔内线状或带状回声相鉴别。

羊膜带综合征畸形的严重程度及范围取决于羊膜带破裂的时间和位置,以及后者产生的纤维带粘连缠绕胚胎的部位不同,畸形不严重者可行胎儿镜松解羊膜带进行治疗,因此早发现、早发现有利于改善母胎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菊萍,李红,母丽惠.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8例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 13(011):877-878.
[2] 王淑云,孙雪梅,董来君,等. 羊膜片及羊膜带综合征的超声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 000(008):591-592.
[3] BarzilayE, Harel Y, Haas J, et al. Prenatal diagnosis of amniotic band syndrome-riskfactors and ultrasonic signs[J].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5,28(3):281-283.
[4] 韦玮,武卫平,顾芸.羊膜带综合征相关畸形与胚胎发育异常关系的案例分析[J].解剖学杂志,2010, 33(5):621-625

投稿邮箱 / heer897@163.com

题图及文中图片来源 / 作者提供



丁香园超声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告别单调文字时代,实实在在病例说事。
 最新文章